股票/基金   微博   新闻   个人门户  search2

今日话题  深度探讨宜信模式

新闻背景
宜信的P2P模式是,吸收资金供给方的资金,并将其提供给资金需求方,与自行配对不同,在这个过程中,资金供需双方的配对由宜信进行,客户并不能选择贷款的投向。宜信模式的特点是产品线最多,主要做线下,理财顾问+P2P贷款结合。
因投资标的不透明,有人认为宜信旗下多家公司涉及关联交易,其模式无异于“庞氏骗局”,如果因为国内整体经济滑坡而造成借款人大面积违约,宜信如何防范风险?分散投资到底是更安全还是更不安全?核心风控秘而不宣,高风控如何实现?
业内设问

宜信模式引发质疑

宜信模式引争论

质疑一:线下模式被指变相放贷

宜信的模式被业界认为与商业银行或信托公司无异,但后两者都需要申请金融特许牌照,某国有大行人士表示,宜信的这种资金中介行为应属违规。

线下业务,就是发展销售队伍向出资人做理财,信贷员队伍去审核借款人,保证信息可靠和贷款质量,但与此同时,业务也由单纯配对异化成为变相放贷,宜信就是其中的代表。

质疑二:宜信模式风险何在

在中国,虽然也有固守原有模式外、以收取贷款中介费用为主要收入的公司,但越来越多的P2P贷款平台开始转入线下。

线下业务,就是发展销售队伍向出资人做理财,信贷员队伍去审核借款人,保证信息可靠和贷款质量,但与此同时,业务也由单纯配对异化成为变相放贷,宜信就是其中的代表。

质疑三:收取高额利息 年息达28%

宜信以借款人所供职单位注册资本进行区分,即供职单位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贷款月息为1.42%,年息为17.04%,而供职单位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下的,借款人需要支付月息2.34%,年息28.08%的利息。

按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以目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56%计算,宜信28.08%的利息比基准利率的四倍还要多1.84个百分点。

质疑四:宜信小贷觊觎财富管理

以小额贷款起家的宜信在历经多轮融资,积累了数万名客户后,将正式加入财富管理市场。宜信的目标群体为10万-100万美金的客户。其推出的理财方案分为四类,其中三类分别对应风险承受能力低、中、高的客户,还有一类为公益理财项目,以出借资金的方式扶助农户脱贫。

但这种模式一直受到争议。因其基本原理为撮合借款人和贷款人的资金匹配,操作中涉及债权转让和担保等,但第三方管理机构是否具有风险管控能力,以及是否跨界进行金融机构的业务是最大的风险点。

宜信总裁唐宁回应庞氏骗局

借出者可掌握资金使用情况

每位出借资金的理财者都可以清楚了解到自己所选择的每一位借款人的情况,了解自己资金的使用情况。从历史来看,没有任何一位理财者蒙受损失。

我们的模式是小额分散的,你有一万元要出借,可以选择借给十个人,也可以借给一百个人。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这样风险就得到了分散,当其中一两个人出现不能还款的情况,也不会对整体有太大影响。[详细]

高成本与高风险对应

宜信的创新始终都秉承一个核心的原则,那就是合法合规、利国利民。我们认为,无论是从事网上P2P小额信贷,还是网下P2P,或者T2P(资金来源于信托公司)、B2P(银行与服务中介机构合作,借款给个人)等方式,都是普惠金融在中国的有益尝试,而从业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一样的,即公司是否具有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是否不断创新,是否秉承“双底线”原则。

不能按大型金融机构标准衡量小额信贷

宜信表示,在过去几年中,宜信的不良贷款率一直保持在2%以下的水平,宜信的借款人需要承担两部分的成本,一部分是支付给出借人的利息,这部分利息在每年10%~12%;另一部分成本是宜信平台的服务费。“客户利息超过银行贷款利率四倍”的说法并不正确。

小额信贷从诞生之初就担负着更高的成本,更大的压力,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非议。小额信贷的成本要远远高于银行的大额贷款,不能按照大型金融机构的标准来衡量小额信贷。

风险可控前提下 从鼓励金融创新角度予以提倡

小额信贷专家王灵俊表示,宜信这样的P2P公司填补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空白,应该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从鼓励金融创新的角度予以提倡。“宜信理财的门槛低,解决了低端客户的理财需求,而在宜信借款的人又绝大多数在银行拿不到贷款。”

宜信称,作为宜信交易模式之一的债权转让交易模式,所有的资金往来以及未来收益权也都基于每一个特定的债权合同,而且所有的债权合同有效性及交易的唯一性经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核确认。

测试
(共有人支持蓝方)
(共有人支持红方)
结语
宜信在现行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下进行创新,寻求规范和有效操作模式无可厚非,但P2P模式本身就暗藏风险,在P2P贷款平台开始将重心转向线下后,模式更多地带有小额贷款公司的特点,风险因素亦增加,保证风控成为重中之重。从国际经验上看,走向自律、主动提高透明度,是赢得市场信任的重要方式,而不仅仅是依赖于金融监管的背书。 (专题据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稿件整理)
微博热议

CopyRight @ 和讯网 北京和讯在线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返回和讯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