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万没想到!月初MLF意外降息后,央行再次新作MLF,超出市场预期。
11月15日,央行对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的同时,还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麻辣粉”(MLF),规模达2000亿元,利率3.25%。
半月内释放超6000亿流动性
这是本月内,央行第二次通过MLF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11月5日,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4000亿元,与当日到期量基本持平,期限为1年,中标利率为3.25%,较上期下降5个基点。
15日MLF操作则在时点上超出预期,央行连续两周MLF操作实属罕见。
央行为何连续两周投放流动性?
根据央行公告里的说法,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
11月15日是企业缴税和银行缴准日,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有所收紧,Shibor隔夜/7天和DR001/DR007都有明显上行。
分析师:利好信贷市场
12月底或再降准
光大证券(601788,股吧)固收研究团队称,MLF旨在向银行体系补充中长期限资金,可以缓解银行信贷投放过程中所面临的流动性约束。相较于OMO逆回购等短期资金供给而言,MLF和TMLF对于信贷市场的传导作用更为直接、高效。
光大证券解释说,中国商业银行内部决策机制为“两部门决策机制”,资产负债部管理存款、贷款、MLF等中长期资金,金融市场部管理短期资金。
在上述机制下,如果央行向银行体系提供的是短期资金,那么会首先进入金融市场部,再对资产负债部的决策进行影响并最终作用于贷款利率。这个流程对贷款的影响相对间接,因此调控的效应容易在间接传导的过程中出现衰减。
与此相比,央行向银行体系提供中长期资金可以直接进入资产负债部的资金池,资负部据此调节行内各业务条线(包括贷款)的业务规模以及定价。
也就是说,相较于OMO逆回购等短期资金供给而言,MLF和TMLF对于信贷市场的传导作用更为直接、高效。
联讯证券则认为:对债市并非利好
1、昨天下午资金面已经有收敛的迹象,今日央行开展MLF操作,实际是代替OMO,稳定资金面,对冲缴税带来的流动性回笼。
2、从功效来讲,MLF的期限更长,一可以更好的帮助银行解决流动性指标的约束,对接表内信贷,达到稳增长的作用;二可以帮助银行跨年,近期从大行发行存单利率上调与3月Shibor加速上行来看,银行对跨年的流动性诉求偏高。
3、从央行调低MLF利率与加大MLF投放等操作来看,央行可能在尝试,保持资金利率中枢稳定的同时,加强对实体经济的直接影响,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避免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的双重目标。这种操作思路下的货币政策,对债市并非利好。
银行、券商明显受益
市场反应整体平淡
早盘,央行“江湖救急”的消息一出,银行、券商板块快速上涨。
午后,A股再度失守2900点。
早盘国债小幅下跌,午后10年期债主力合约强势反弹,截至收盘,小幅上涨0.14%
从往年来看,11月下半月,资金面通常不会太宽松。
按照往年,年末通常有大额财政库款划转。2018年11月、12月,财政存款分别减少6643亿元、10372亿元。因此,年底财政投放会形成大额流动性供应。
机构预计,今年年底财政投放规模同样是万亿级别。11月底还会有一部分投放,12月底会更加集中。
现在,整个市场都在关注下周三(11月20日)的LPR报价。
目前,1年期LPR品种为4.2%,5年期以上品种为4.85%,持平于9月报价。按照安排,11月20日LPR将进行第四次报价。
分析人士表示,11月初MLF利率降低将大概率带动LPR下调5个基点,进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机构预计,今年年底财政投放规模同样是万亿级别。11月底会有一部分投放,12月底会更加集中,再加上央行流动性供应,资金面可能不会十分宽松,但不至于紧张。这些资金将为支持银行年初冲贷,为基建投放、稳定经济提供充足弹药。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