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六大行投入700多亿发展金融科技,工行金融科技员工就超3万

2020-04-17 15:20:25 第一财经日报  段思宇

  也有多家股份行和城商行公布了相关数据,多数银行科技投入占比超2%,招商银行(600036,股吧)更是高达3.72%。

  银行业金融科技投入正持续加大。日前,上市银行密集披露了2019年业绩报告,作为近两年年报热词,金融科技又刷了一波存在感。

  记者梳理年报发现,六家国有大行在年报中首次共同披露了金融科技的投入资金,合计共716.76亿元。其中,建设银行以176.33亿元的规模位居首位,占该行营收比重为2.5%。另外,也有多家股份行和城商行公布了相关数据,多数银行科技投入占比超2%,招商银行更是高达3.72%。

  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金融领域的普遍应用,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已是行业共识。尤其是受疫情影响,金融服务线上化、智能化的迫切性更加突出。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在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IT架构成为了创新最大的拦路虎。

  银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从人工服务到智能服务,从经验风控到系统风控,从追求丰富流量入口的传统单一模式到聚焦于数据治理、底层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对于银行而言,在前期战略部署之下,金融科技已逐步渗透到业务运营之中,成为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这背后离不开银行真金白银的投入。近日银行2019年年报密集披露,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在内的诸多银行公开了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

  就规模而言,六家国有大行排名靠前,其中,中、农、工、建四家大行投入资金均超100亿元。

  具体来看,建行金融科技投入为176.33亿元,占该行营业收入的2.5%,位列首位;工行金融科技投入为163.74亿元,占该行营业收入的2.2%;农行信息科技资金投入为127.9亿元,占该行营业收入的2.16%;中行信息科技投入为116.54亿元,占该行营业收入的2.12%;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的信息科技投入则分别为81.80亿元和50.45亿元,占比分别为2.96%和2.57%。

  工商银行在年报中提到,金融科技是过去一年工行创新发展的重头戏。 2019年工商银行发布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 1.0),从生态、场景、架构、技术、体制等多端发力,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同样,股份行也发力于金融科技。招商银行、光大银行(601818,股吧)和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去年分别投入93.61亿元、34.04亿元和49亿元,其中,招行投入资金占营收比重最高,为3.72%;城商行中,江苏银行投入6.89亿元,占营收比重1.53%。

  另外,平安银行(000001,股吧)的年报也显示,2019年该行IT资本性支出及费用投入同比增长35.8%,其中用于创新性研究与应用的科技投入10.91亿元。

  不止是资金的投入,各大行为金融科技也在广纳贤才。央行去年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曾明确要求金融机构要在年报及其他正式渠道中完整披露科技人员数量与占比,如今已有银行披露。

  在已公布的数据中,工行的金融科技人员数量和占比较大,截至2019年年末,该行金融科技人员数量达3.48万人,占全行员工的7.8%;建行紧随其后,科技类人员数量为10178人,占全行员工的2.75%;股份行中,平安银行科技人员数量超过7500人,光大银行科技人员达1542人。

  可以看到,金融科技重塑银行业务,这种重塑将对整个行业格局产生巨大影响。有业内人士称,金融科技不再只是提供后台技术支持、而是直接关系到银行利润创造。目前已有银行开始从科技转型中谋得红利。

  比如,长沙银行(601577,股吧)2019年通过加快从“应用启动”向“数字驱动”的动能转换,牵手阿里云逐步向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最终实现资产规模突破6000亿元,营收、净利润均双位数增长;江苏银行得益于金融科技的赋能,2019年零售金融业务规模、效益实现历史新突破,该行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入达104.04亿元,同比增长61.90%;净利润39.02亿元,同比增长32.95%。

  金融上云趋势愈发明显

  银行对金融科技的深耕也在加速推进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业务逐渐成为重要收入来源。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传统的信息安全与IT基础架构较为复杂,导致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面临难题。

  “国内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开始较早,总体以传统集中式IOE架构为主,扩展性和更新速度受限,已经无法跟上以互联网化、在线化、数字化驱动的银行数字化创新高速发展。”阿里云研究中心高级战略专家崔昊称。他说,将集中式IOE架构转为开放的分布式x86架构,并逐步以云计算服务取代周期冗长的硬件建设,将为银行创新提供强大的技术驱动力。

  由此,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上云”。例如,国外Capital One、高盛等银行相继与AWS(亚马逊云服务)合作“上云”;国内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南京银行(601009,股吧)等上百家银行也在跟阿里云等合作“上云”。

  民生银行在2019年还提出以分布式架构转型为动力、以数据治理为抓手,为战略实施和改革转型提供技术“动能”、数据“赋能”和资源保障。

  而利用云服务,记者了解到,一些中小行可以建立数据和业务“双中台”架构,如此一来,在服务客户时,除了提供相对同质化的金融服务外,还可输出云、APP、中台等能力,与客户业务流程紧密相连,增强客户粘性。

  事实上,早在2016年,原银监会就曾下发《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银行IT架构向云计算迁移、私有云与行业公有云并重、开放的分布式架构成为信息系统发展的方向,并要求到2020年银行业面相互联网场景的重要信息全部迁移至云计算构架平台,其他系统迁移比例不低于60%。

  此后,央行与银保监会等部门陆续发布政策支持云计算与银行业融合发展。2018年8月,《可信金融云服务(银行类)系列标准》发布,提出要着重考察银行类金融云服务提供方在企业属性、风险管理、服务协议、服务技术、服务保障等五方面的能力要求,为银行上金融云选择可信的云服务提供依据;2020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称,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生物识别等新兴技术,夯实银行信息科技基础。

  有观点表示,在互联网行业,云计算已高速发展到了“业务系统互联网化”和“数据在线智能化”阶段,而在金融业,云计算仍处于“非核心系统上云”和“基础资源全面云化”阶段。目前,疫情可能是催化剂,将加速银行核心系统的上云步伐,迎来行业拐点。

  以云为基础,未来银行有望构建一个生长在平台上的“数字(孪生)分行”,即利用云端的能力和智能的技术开展金融服务,并且和多方建立新的基于数字技术的紧密连接、高效协同和场景创新。

(责任编辑:李悦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