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进程在3月份开始加速,当月的经济活动数据,包括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等指标较前显著改善。
“一季度的中国经济数据受全球瞩目,中国的疫情率先爆发,也率先慢慢走出来,因此经济受到的冲击、以及复工后的经济复苏情况,都将成为全球经济体的重要借鉴。”4月17日,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滑6.8%,为1992年发布季度GDP增速数据以来的最低点,但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此外,伴随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进程在3月份开始加速,当月的经济活动数据,包括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等指标较前显著改善,并超出一些经济学家们的预期。
3月中国经济反弹超预期
由于各地在一季度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以控制病毒传播,服务业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萎缩9.6%。同时,限工限产措施也导致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2%。
但是朱海斌表示,3月数据更值得关注,实际上也超出预期,尤其是工业增加值。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1.1%,预期 -6.2%,前值-5.4%。从环比看,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高达32.13%。
“尤其令人意外的是,疫情震中心的湖北在中部地区占据的比重很高,但中部地区的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同比下降0.8%。”朱海斌称。
之所以3月工业增加值明显偏高,也有样本因素。朱海斌解释称,“由于此次包含的企业主要是规模以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这些企业3月复工复产较快,3月复工率基本达到95%。但相比之下,中小企业2月底复工率约30%-40%,3月底约70%。”
除了上述亮点,就整体来说,一些机构认为一季度GDP增速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疫情防控期间我国供需两弱,一方面国内企业普遍停工停产,此前接下的国外订单无法按时完成,出口大幅减少;另一方面,国内需求疲软导致进口需求下滑,但前期已下订单仍然对货物进口到港量形成支撑,进口在一季度下滑有限。因此,出口大幅减少但进口变动温和导致经常项目贸易逆差加大,一季度净出口对GDP的贡献减少;第二,疫情防控期间,产业链上下游同步停产,此前预计的投资项目在用工和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难以展开,各类投资均陷入停滞;虽然疫情防控后期复工复产有所恢复,但产业链上下游的同步效应尚未完全恢复,投资效率偏低,对GDP的贡献减弱;第三,防控措施抑制居民线下消费。
一季度已经过去,朱海斌预计,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V型反弹”可期。“2月10日开始正式允许复工复产,但实际上是2月整体复工进度比较慢,3月开始提速,环比反弹在意料之中,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速1%、三季度5%,尽管二季度的这一预测本身相较历年比较低,但相比起一季度的-6.8%,二季度无疑显著改善,环比增速是明显V型走势,但至于后续经济能恢复到什么程度,更多取决于海外疫情的防控情况。”
朱海斌称,当前,疫情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二季度的关注重点会从复工复产转移到消费修复,内需二季度还是会持续上行,三季度会回到接近正常水平。
关注疫情对出口的冲击
当前海外疫情依然在扩散,且短期内尚难看到拐点,因此一些机构表示,需关注中国出口面临的外部需求下滑的冲击。
“二季度全球欧美经济增速预期进一步恶化,摩根大通近期再度下调预测,环比来看,预计二季度美国增速-40%,欧元区-22%,日本-17%。这也与相关国家近期宣布延长紧急状态有关。”朱海斌说。
4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提及,预测2020年全球增长率降至同比-3%,与1月的预测相比下调幅度高达6.3个百分点。 IMF将此次疫情导致的严格防控措施和经济冻结称为“大封锁”(the Great Lockdown),并认为这是“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 同比来看,IMF预计,美国2020年和2021年经济增速分别为-5.9%和4.7%,欧元区为-7.5%和4.7%,日本为-5.2%和3%,中国则为1.2%和9.2%。当然,IMF的预测是假设多数国家的疫情和必要防控行动在第二季度达到峰值并在下半年消退,若疫情延续时间过长,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差于当前的预测。
朱海斌表示,如果海外疫情持续时间较长,海外上游厂商停工停产造成的供给中断将导致全球部分产业链无法形成有效闭环。鉴于中国相当部分制造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下游,国内加工制造业相关出口也将受到拖累。
超配中国市场、从防御转向周期
尽管如此,从策略角度而言,摩根大通继续维持对中国市场的“超配”(overweight)立场,原因也在于中国疫情防控到位,率先复苏。
“尽管我们此前也‘超配’中国,但推荐更多的是防御性板块,例如医疗、在线游戏、在线零售等。但上周开始我们的基调更为积极。随着经济复苏,我们更青睐于周期性板块票,未来基建仍是一个主要的推动因素,近期专项债发行也在加速。投资主要关注三大方向——基建、5G和数字经济、公共卫生、医疗。”朱海斌表示。
4月17日,北上资金净流入近86亿元。若按美元计,一季度外资通过陆股通净流出的金额仅20多亿美元,与过去几年总体1400多亿美元的净流入规模相比很小。但此前各界认为资金大幅流出的局面已近尾声。也有多家外资投行对第一财经记者提及,MSCI此前提出的A股扩容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综合交易账户问题。市场原本希望上半年能够推出综合交易账户,目前看来进度可能会受到疫情影响。去年12月,知情人士称,陆港通最早或于2020年一季度开通综合交易,即允许通过单份委托单为多客户账户进行交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