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上市银行2019年年报的披露,作为资管界的新生力量,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经营业绩也掀开面纱。截至目前,已开业的11家理财子公司中,有7家公布了相关运营情况。其中,工银理财净利润达3.3亿元,位居首位。
理财子公司最早开业是在2019年5月20日,开业后,各公司便加速理财净值化转型,逐步调整存款资产与业务,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同时,推进销售体系,完善各项制度,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充实研究、投资、风险管理等各方面人员等。
如今,数个月后,行业的“先行军”已先后交出答卷。从净利润方面来看,7家理财子公司有5家公布了相关数据,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分别以3.3亿元、2.96亿元的净利润位列前二,其余三家理财子公司盈利还未到1亿元。有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理财子公司开业时间并不长,管理的理财产品规模有限,盈利能力还未凸显。
另从产品规模来看,截至去年末,交银理财产品余额为1102.05亿元,建信理财产品余额为838.26亿元,中银理财产品余额为744.92亿元,其余几家公司未披露相关数据。尽管上述数据相较母行原有的理财规模而言仍然较小,但可以看到理财子公司正平稳有序地进行产品交接和创新,且保本理财规模压降明显。
有业内人士表示,“破旧立新”是理财子公司诞生初期运营的主旋律。上海基煜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总裁王翔称,理财子公司新发售的产品摒弃资金池运作,贯彻了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三单”管理和净值化管理要求,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也日趋规范。在客户接受度方面,随着新老产品衔接的持续推进、理财子公司产品信息披露制度、投资者教育体系等的完善,理财产品能更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投资运作情况,投资者可以获得充分的信息对产品进行判断并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规模稳步提升。
步入2020年,在前期的积累下,理财子公司正加速前进。不过,受疫情持续影响,产品发行数量稳中趋降,一方面,理财子公司不断创新产品,如推出抗疫类理财等;另一方面,理财子公司也在积极布局线上渠道以求抢占先机,如开设投资者线上风险测评等。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证券(601788,股吧)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称,理财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摆布压力也在加大,随着疫情不断蔓延及全球金融市场震荡,理财资产配置已从相对舒适区间,变为不得不面临收益率倒挂、回撤幅度加大等多重挑战,且资产端压力逐步向负债端传导。
对此,王翔表示,这就对理财子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理财子公司应充分考虑到银行理财“破旧立新”之际,如何发挥在资产端方面的固有优势,提升投研能力,从投资端和资产端角度出发设计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设计的初衷是为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理财需求,满足不同的风险偏好需求。以了解客户为前提,配合持续的投资者教育,才能推出匹配不同风险偏好特征客户的产品。
农银理财总裁段兵近日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理财子公司应加快打造涵盖宏观研究、大类市场研究、行业研究、标的研究,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研体系;背靠母行运用强大的资产获取能力,充分发挥银行理财的大类资产配置优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客户获取稳健的投资收益。
另外,提升对权益类资产配置的投研能力也是不少理财子公司的共识。中邮理财总经理步艳红就发文称,理财子公司作为财富管理机构,加强权益投资、为客户创造高价值回报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根据理财子公司现有的投研能力,短期内可通过被动投资的方式,或与其他机构合作FOF、MOM等方式切入权益类投资,后续在投研能力和配置能力成熟的基础上,可拓展至主动权益、衍生品等更为复杂的领域。
而考虑到投研、风控、运营科技等方面的建设,已有理财子公司提出了2020年的业绩目标。如交通银行候任副行长周万阜近日在业绩电话会上称,2020年交银理财产品规模计划达到约11000亿元(含受托管理总行的存量理财产品),其中,新发行产品规模增加至5000亿元,就产品类别而言,约80%为固定收益类产品,其余则包括混合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及现金管理类产品。
光大理财则表示,面对2020年复杂的外部环境,在客户端,打造好产品容器,做大现金管理类产品,做优标杆性产品,控制产品回撤,帮助投资者获得稳健回报;提前布局养老理财、智能投顾等关键业务,把握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结合的大趋势;多元销售渠道与多场景嵌入,适度提高机构客户占比,打造开放资管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