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宁波银行年报中披露的信息很多,我们希望能够尽可能直接、简洁地挖掘出其中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一、六个维度全面剖析宁波银行(002142,股吧)的2019年整体经营要点(一)维度1:主要有由中收与其它非利息收入贡献
1、2019年,宁波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加61.51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加4.44亿元(由于实行IFRS9使得一部分收益被计入投资收益)、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加19.90亿元、其它非利息收益同比增加37.18亿元(主要包括之前转换过来的投资收益等)。
2、这里的中间业务收科主要有银行卡手续费(消费信贷为主的信用卡分期手续费等)以及发行ABS的服务费、产品代销等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2019年合计贡献了20亿元(分别贡献10亿元左右)。
(二)维度2:唯一没有破净以及ROE在16%以上的两家上市银行之一
1、从投资者与研究者的视角来看,宁波银行应该是中国的银行业中仅次于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的一家银行。目前宁波银行的市净率达到1.55(招商银行为1.42),这也是51家上市银行中唯一没有破净的两家上市银行。
2、2019年,宁波银行的ROE为17.10%,这同样也是上市银行中的最高水平,仅随其后的是招商银行的16.84%,且目前宁波银行与招商银行也是目前ROE仍处于16%以上的唯一两家上市银行。
(三)维度3:5000亿元以上银行中,规模增长最快的银行
宁波银行2019年的经营情况继续呈现出“全面超预期”的特征。2019年,宁波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1.32万亿,同比增长18.03%,这一接近20%的规模增速也是5000亿以上银行中最快的(仅随其后的是平安银行(000001,股吧)的15.20%)。
(四)维度4:创利能力惊人,高拨备覆盖率隐藏不少利润
2019年,宁波银行实现350.81亿元的营业收入和137.14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高达21.26%和22.60%,表明宁波银行的创利能力非常惊人。其实这里可以简单对比一下:
1、2019年总资产已经达到1.13万亿的徽商银行(已经非常优秀),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11.59亿元和98.19亿元。
2、规模同样已经达到万亿的盛京银行,其2019年全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10.07亿元和54.43亿元。
3、总资产已经达到1.80万亿的浙商银行,其2019年全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63.64亿元和129.25亿元(低于宁波银行)。
特别是如果考虑到2019年宁波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高达524.08%,这意味着2019年宁波银行的净利润水平实际上被隐藏了很多,也能侧面反映出宁波银行的创利能力是多么惊人。
(五)维度5:不良贷款率最低、资产质量最好的银行
1、2019年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78%,较2018年持平,这是目前上市银行中不良贷款率的最低值,同时也是宁波银行连续10年不良贷款率低于1%。
2、进一步可以以关注贷款率与逾期贷款率两个指标来验证宁波银行的资产质量,2019年宁波银行的关注贷款率、逾期贷款率分别低至0.74%和0.86%,较2018年的0.75%和0.89%均有所降低。
(六)维度6:四个维度印证宁波银行是发展最为全面的银行之一
目前宁波银行是国内银行业中相对较为全面发展的银行之一,这可以从机构网点布局、零售业务占比、中收业务占比、表外业务占比等四个维度进行剖析。
1、机构网点布局:6家跨省分行、3家非银金融机构、1家专营机构
目前宁波银行拥有17377名员工,较2018年的13893名员工,净增了3484名员工,这也和宁波银行的2019年规模扩张相对应。
(1)宁波银行目前拥有上海(总资产969.93亿元)、北京(总资产746.26亿元)、苏州(总资产714.40亿元)、南京(总资产646.70亿元)、深圳(总资产633.27亿元)、无锡(总资产467.46亿元)等6家跨省分行以及1家上海资金营运中心(总资产为2297.59亿元)。
可以看出,2019年宁波银行在浙江省以外的分支机构拥有的总资产规模高达4178.02亿元(占宁波银行全部总资产的32%左右),如果加上资金营运中心则合计达到6475.61亿元(占宁波银行全部总资产的50%左右)。
(2)宁波银行还拥有永赢基金、永赢金融租赁、宁银理财等3家非银金融机构。可以说目前宁波银行仅差消费金融等牌照未获得(正在申请中)。从牌照含金量来看,宁波银行已拥有其它银行最为羡慕的公募基金与理财子公司牌照,这对其投资业务(含自营与代客)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支撑作用。
目前永赢基金的目前市场排名高达25位,较为引人瞩目。

2、零售业务占比:零售贷款与零售存款占比分别达到34%和20%
宁波银行的零售业务发展较为均衡,2019年宁波银行的零售贷款占全部贷款以及零售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分别为33.96%和20.63%,这在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中均处于较高水平,且存贷款没有明显短腿。同时其零售存贷利差也高达5%、零售存贷比为112.92%。
3、表外业务占比:非保本理财与资产托管业务规模较高
2019年,宁波银行的非保本理财规模高达2675.85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14.01%),占其总资产的比例达到20.31%,这在同业中已经处于非常高的位置。
同时2019年宁波银行的托管客户数达到533家,资产托管规模达到2.20万亿元(位居行业第17位),在城商行中仅低于江苏银行的2.52万亿。
4、中收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22%以上,城商行中最高
2019年,宁波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其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22.19%,已经达到股份行的平均水平(目前城商行中尚没有超过15%的)。
(1)2019年宁波银行实现了77.84亿元的中间业务收入,较2018年增加19.90亿元,同比增长34.34%。
(2)2019年宁波银行的77.84亿元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其中银行卡业务收入达到28.32亿元(同比增长55.03%)、代理类业务收入达到43.84亿元(同比增长31.07%)。也即2019年宁波银行这两类中间业务收入的净增量均达到10亿元,合计贡献20亿元。
其中银行卡业务收入的增量主要由信用卡分期付款手续费等消费信贷业务推动,而代理类中间业务收入则主要由发行ABS的服务费收入和基金、保险等产品的代销费推动。
二、宁波银行2019年经营的五把关键钥匙(一)客户数至上:2018年与2019年相继推出“211”工程和“123”客户覆盖率计划
客户数第一是笔者一直所特别强调的,实际上这也是宁波银行所一直坚持的,且近年来尤为明显。特别是针对三大具体业务条线(即零售、零售公司与公司),宁波银行在本地化客户数的覆盖上相继提出“211”工程和“123”客户覆盖率计划等具体量化要求,这实际上本地化经营理念的具体体现,而我们也一直坚信未来客户端的业务方向应主集中于客户数量的积累。
1、2018年宁波银行推出“211”工程,即计划在2018-2020年期间,实现每家支行服务2万户个人银行客户、1000户零售公司客户、100户公司银行客户。
2、2019年宁波银行在“211”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123”客户覆盖率计划,即计划在3-5年的时间里,实现每家分行个人银行实现本地户籍人口数10%覆盖、零售公司实现小微企业目标客户20%覆盖、公司银行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客户30%覆盖。

(二)以小微企业作为发展客户条线的翘板
宁波银行将客户条线分为公司、零售公司和零售三类,其中零售公司条线主要针对小微企业,从其名称便可以看出宁波银行对小微企业的定位是介于公司业务与零售业务之间,既可用来支撑零售业务发展,亦可为进一步拓展对公并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打下基础。因此经常被人们忽略的零售公司业务条线,恰恰是宁波银行运作模式得以成功的秘诀。
1、目前宁波银行零售公司条线的存款和贷款规模分别达到924亿元和795多亿元.。特别是宁波银行零售公司条线的客户数已经接近30万户,意味着户均存款和贷款仅分别为31万元和26万元左右,较为分散。
2、宁波银行零售公司条线的发展战略由来已久,是典型的日积月累的过程,2012年时其零售公司客户数便已达到6.57万户。从其具体模式来看,同样是借助外部信息(如税务等)、采用网格化的推进模式、进行组合营销等等。
目前宁波银行小企业专营团队达到280个、专职人员达到2183人,占全行员工数的12%以上,2018年与2019年全年分别新增450人和734人。
3、宁波银行在最初定位时便不只是把零售公司条线当成小微企业来发展,而是以其为翘板,在两端同时撬动公司条线和零售条线。
其在拓展零售公司客户时借助于组合营销的目标,进一步将客户细分为结算客户、授信客户、国际业务客户、理财客户、电子客户等等,聚焦小微企业现金管理、国际业务以及电子金融三大业务,并提供诸如现金管理、客户结算、国际业务、理财等各类产品与服务,如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推出科技贷,加强与政府、保险公司的合作,并通过深入园区等开展政策宣讲会和业务推介会等,以有效提升客户粘性,逐步提升小微客户的挖掘价值。
(三)较优的资产质量和较高的利差空间是持续引领市场的基本保障
除去规模与结构因素外,宁波银行远超市场预期和引领上市银行的经营业绩得以持续的基本保障则是其较优的资产质量和较高的利差空间。
1、较高的利差空间仅需要微弱的规模增速便可实现远超同业的业绩增长
(1)2019年宁波银行的存贷利差和零售存贷利差分别达到4.17%和5.39%,较2018年分别扩大19个BP和39个BP。
(2)这一利差空间目前在5000亿元以上的上市银行中均位列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平安银行(存贷利差与零售存贷利差分别为4.12%和5.12%)和招商银行(存贷利差与零售存贷利差分别为3.59%和4.79%)。可以说较高的利差空间意味着仅需要微弱的规模增速便可实现远超同业的业绩增长。
要知道2019年宁波银行的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仅同比增长1.20%、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14.86%,零售贷款同比大幅增长31.10%。
(2)特别是宁波银行零售贷款的85%以上由消费贷款构成,且零售贷款平均利率高达7.74%,和平安银行相等,且高于紧随其后且近年来同样发力消费金融的上海银行(6.77%)、中原银行(6.62%)、哈尔滨银行(6.60%)、盛京银行(6.37%)。
2、资产质量持续引领上市银行
可以说近年来宁波银行的资产质量在上市银行中始终居于最优水平。
(1)较优的资产质量可以保证每年在大量计提拨备的基础上,并不需要加大核销力度来缓解资产质量压力。例如,2018年与2019年宁波银行的核销规模分别达到11.42亿元和19.12亿元(仅占当年净利润的15%左右)。
(2)事实上从其资产质量的行业分布来看,较同业也明显更优秀。
例如,宁波银行的贷款主要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商业贸易业等领域(这些也是行业共同特点和贷款的主要分布领域),但其制造业贷款不良率仅为0.98%,可以说远远低于同业水平。
(3)宁波银行的行业不良贷款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住宿餐饮业(4.34%)、文化体育娱乐业(3.36%)、商业贸易业(1.62%)、信息传输与计算机服务业(1.61%)、科学研究与地质勘察业(1.41%)。
(4)从地域分布来看,宁波银行主要集中在浙江(62.99%)、江苏(22.56%)、上海(6.60%)、北京(4.33%)、广东(3.52%),对应的不良贷款率从高到低则依次为广东地区贷款(1.54%)、宁波地区贷款(1.10%)、北京(0.96%)、上海(0.72%)、江苏(0.43%)。可以看出宁波本地的贷款不良率还要更高一些。
(5)从贷款方式业看,不良贷款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抵押贷款(1.20%)、信用贷款(0.92%)、保证贷款(0.50%)、质押贷款(0.01%)。
(四)整体分散与本地经营的原则并行
1、目前宁波银行已拥有6家跨省分行,其中2019年宁波银行在浙江省以外的分支机构拥有总资产规模高达4178.02亿元(占宁波银行全部总资产的32%左右),如果加上资金营运中心则合计达到6475.61亿元(占宁波银行全部总资产的50%左右)。
可以说从业务的整体地域分布来看,宁波银行已足够分散,且业务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北京等发达地区,这对其资产质量有了充分的保障。
2、在业务整体地域较为分散且集中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基础上,宁波银行还通过211工程和123计划等手段强化对各分支机构本地客户的全力争取,这实际上在坚持本地化经营和本地化集中运营的基础上,对宁波银行各分支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足够支撑。
(五)大力推动交易型业务和中间业务发展
1、宁波银行特别注重交易型业务的发展。虽然宁波银行的投资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在同业中一直居于高位(2017-2019年分别为48.85%、50.51%和47.78%),但其投资类资产主要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债券类资产为主(如基金和债券等),非标投资占比较低,由此导致其每年营业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其投资收益贡献的,这也是宁波银行的净息差长期低于其净利差的重要原因(因为更多的价差收入被计入投资收益而非利息)。
2、宁波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包括银行卡结算、消费信贷手续费以及资产管理、资产托管等表外业务,目前其资产托管规模位居城商行第2,2019年银行卡结算和消费信贷手续费合计贡献了20亿元的中收,便足以说明目前宁波银行的营业收入来源非常丰富。
三、宁波银行的发展历程简述(一)宁波银行规模长期稳居城商行第5位,但其也曾在2011年缩表
虽然宁波银行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其也曾有过缩表历程。
例如,宁波银行的资产规模从2011年初的2632.74亿元降至2011年底的2064.98亿元。不过自2012年以来,宁波银行资产规模扩张步伐大幅迈进,一路上扬。2012年突破3000亿元,2013年突破4000亿元,2014年突破5000亿元,2015年突破7000亿元,2016年突破8000亿元,2017年突破1万亿元,2018年突破1.1万亿、2019年突破1.30万亿元。
(二)宁波银行的转型从2010年正式开始
1、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宁波银行真正的转型应该要从2010年算起。2010年之后的数年宁波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相对其它银行而言开始愈发轻盈,其不仅在零售业务方面具有其它城商行无可比拟的优势,金融市场业务(主要以标准化为主且交易账户占比较高)占比更是高达40%以上,应该说城商行也仅有南京银行(601009,股吧)的金融市场业务结构可与之媲美。
2、宁波银行在2010年制订了“三个三年”的战略目标计划(即成为一家令人尊敬、具有良好口碑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正如前文所分析得那样,2010年对于宁波银行而言是一个战略转折点,在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上便体现得非常明显。
(三)近两年的一些新变化总结
近两年主要的经营模式是坚持以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同步经营(并非传统的资产带动负债或负债带动资产模式)为核心,优化资产结构,推进公共资产提升;加大负债业务推动力度,扩大负债业务基础客群,以增加基础存款等。
1、目前宁波银行的零售业务结构基本已经稳定(即零售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稳定在1/3附近、消费贷款占零售贷款的比例稳定为85%左右)。
2、2012年以来宁波银行的客户端战略专注零售业务条线的发展、2015年以来的客户端战略重点聚焦零售公司条线(即中小微企业)、2018年以来则注重三大业务条线的本地客户数积累与覆盖等。
3、同时在以上客户端业务的基础上,宁波银行在资产管理(包括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资产托管等表外业务以及银行卡、代销等中收业务上积极发力,以拓展盈利来源和强化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
此外宁波银行一直以来还特别强化自身在投资端的交易水平,其债券投资交易能力在城商行中可以说与不亚于南京银行。
事实上正是战略的长期坚持、重点方向的灵活调整以及各类业务的全面发展、齐步前行,才使得宁波银行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目前在其零售业务已独树一帜的情况下,且资产管理业务和资产托管业务也在城商行居于领先地位,后续预计宁波银行将通过理财子公司、基金公司及子公司等路径可以进一步增强客户的粘性,并借助于所谓的“211”工程和“123”客户覆盖率计划有效地拓展和积累客户,进一步挖掘客户的潜力,支撑资产负债两端同步前行。
【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任博宏观论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