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中国金融》|刘连舸:全力支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2020-05-19 14:27:52 和讯名家 

作者|刘连舸「中国银行董事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0年第10期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已经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支持复工复产加快推进,是金融机构的重大使命任务。中国银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推动复工复产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监管机构工作要求,主动担当国有大行责任,发挥百年中国银行特色优势,精准助力复工复产提速扩面和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向实体经济源源不断注入金融活水。

靠前服务、积极作为,支持政策“红包”落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政策举措。为了让市场主体充分享受国家政策优惠,中国银行加强向监管机构和有关部门的汇报沟通,全力做好服务支持,促进复工复产提质、扩面、增效。

助力货币政策传导。中国银行认真落实货币政策,积极参与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投标,今年前4个月累计向货币市场融出资金超过10.7万亿元,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面对复工复产资金需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第一季度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4785亿元,比年初增长4.75%。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贷款余额增长5.4%,支持核心城市圈、城市群更好地发挥经济发展“引擎”作用。同时,着力用好用足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对政策名单内客户简化信贷申请流程,在受理材料、审批授权、发放审核、利率优惠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提高服务效率,确保资金第一时间用于疫情防控相关生产经营活动。

助力扩内需政策落地。境外疫情的扩散蔓延,使挖掘国内需求潜力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中国银行将支持复工复产与服务内需扩大深度结合起来。在促进消费潜力释放方面,配合商务部发布了《支持步行街改造提升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围绕步行街建设与管理、步行街大型零售商发展、小微商户结算与融资、支持个人消费等方面,提出16条服务举措,促进步行街复商复市和消费增长。在支持有效投资扩大方面,印发《关于支持“新基建”和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大对5G、特高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领域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主动联络各地主管部门,满足传统基础建设项目需求,有力支持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建设、苏州市轨道交通工程等项目落地。

助力贸易便利化政策实施。支持贸易便利化,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举措。中国银行配合海关“单一窗口”建设,为进出口企业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免费在线税费支付服务,将融资支持更紧密地嵌入通关流程,为疫情防控、能源供应等重点领域万余家企业提供通关即时保障。在浙江、上海、天津、深圳等20多个省市,与当地商务部门共同推出“稳外贸”专属服务方案,切实解决外贸企业实际困难。在外汇跨境结算方面,中国银行充分运用在13个省份获得的贸易便利化试点资格,帮助企业享受进出口贸易简化单据审核等便利措施,促进贸易活动高效运转。

分类分区、循序渐进,精准对接复工复产需求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分区分级、有序开展是关键。在我国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不同阶段,中国银行按照由线到面、渐次推进的原则,针对不同市场主体的特点,主动提供精准适配的金融服务。

优先支持防疫企业复工复产。面对疫情爆发初期物资紧急调度需要,中国银行将支持防疫企业复工复产放在首位。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对抗疫相关企业资金需求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发放,在客户评级、审批权限、集团客户管理等方面制定一揽子配套措施,确保相关企业客户得到高效、适用和充分的金融服务保障。第一季度,中国银行向740家全国性重点防疫企业新发放优惠贷款172.65亿元;向390家地方性名单内企业新发放优惠贷款84.37亿元;向各类防疫企业新发放抗疫类贷款511.02亿元,及时满足抗疫企业金融需求。中国银行还发行了国内首笔AAA评级民企疫情防控中期票据、国内首笔疫情防控主题熊猫债,积极利用债券资本市场为防疫企业募集资金。

全面支持产供销企业复工复产。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中国银行印发了《关于加大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力度的通知》,设立2000亿元公司信贷专项规模,全额配置战略经济资本,促进产供销有机衔接,支持复工复产提速扩面。重点支持卫生防疫、交通运输、重要物资生产、基础设施补短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助力发挥产业链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等对宏观经济和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对于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疫情影响的客户,针对其不同情况,安排调整还本计划、延长计结息周期、延期、借新还旧、展期、调整授信品种等多种续贷方案,因户施策,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张、回款周期延长等不同类型的困难。?

为湖北省提供专项金融支持。3月中旬,湖北地区按下了“复工键”。中国银行第一时间配置500亿元专项信贷规模,制定30条专项措施,支持湖北省疫情防控和分区分类分级分时复工复产。在授信审批方面,简化发起材料和报告,落实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全面摸排湖北省因不能及时复工、资金链紧张等无法正常还款的客户,逐户研究解决方案。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推出“复工贷”,支持企业开展债务工具融资,提升在线金融服务质效。在普惠金融方面,对中小微企业提供规模总额为25亿元、期限最长10年、利率可低至2.75%的专项信贷产品,为湖北中小微企业“输血”。针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贷款客户,批量放宽还款限期,支持湖北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

聚焦重点、持续发力,提升关键领域服务质效

为找准复工复产服务支持的重点、痛点和难点,中国银行持续开展客户调研,了解不同行业、区域和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的核心诉求,将金融资源更多地投向经济运行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

着力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也是稳就业的中坚力量。保障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一定程度上就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在疫情和外部形势变化的冲击下,中国银行着力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迅速上线“战疫贷”“疫情防控?快易贷”“抗疫贷”等一系列应急贷款产品,保障全天候信贷供给,支持客户复工复产所需的租金支付、原料采购用款需求等,并提供业务快速申请通道。第一季度,中国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38%,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4.19%,比上年下降11个基点;第一季度累计发放民营企业贷款6068亿元,在对公发放贷款中占比较上年末提升1.82个百分点。

着力支持制造业复工复产。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所系,是全球产业链融合最广泛、最紧密的领域,也是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面临挑战较大的行业。中国银行的信贷余额中,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较高。为更好地帮助制造业企业渡过难关,中国银行对有发展前景、暂时遇到困难的制造业企业,推出借新还旧、授信产品调整、授信主体变更、还款计划调整等支持措施,解决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第一季度末,中国银行境内制造业贷款余额1.45万亿元,其中高端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2671亿元,较年初增长15.3%。针对供应链受阻等难题,中国银行加大供应链金融产品推广力度,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

着力服务线上经济发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经济和“宅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秩序恢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银行针对新经济、新业态的金融需求,按照“分类施策、梯次推进”的原则,深化跨境、教育、体育、银发四个战略级场景建设,鼓励分行因地制宜提供场景化服务,助力相关领域数字化转型。针对部分企业客户节假日紧急用款需求,新增假日线上贷款产品。推出长三角公司开户一站式金融服务,通过移动智能柜台,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开立账户。大力推广“中银票e贴”、在线供应链融资、在线结售汇、在线单证、在线保函等业务,免去客户往返奔波,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打好支持措施“组合拳”

全球化、综合化是中国银行经营的特色。在服务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中国银行充分调动境内外机构和综合经营公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方位满足客户综合金融需求。

帮助企业开展债券融资。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为企业开展债券融资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国银行利用发债利率相对较低的市场环境,向满足相关条件的企业推荐债券融资方式。先后为小米集团发行国内首笔互联网企业熊猫债;为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徽商银行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北京银行(601169,股吧)等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为国航、东航、川航、深航、厦航等企业发行多支债务融资工具,与航空运输企业共克时艰。今年1~4月,中国银行境内债券承销金额超过5000亿元;离岸债券发行量38.15亿美元,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助力全球供应链稳定。为落实中央关于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推动复工复产的要求,中国银行发布《全力支持疫情防控期间“稳外贸”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为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资金投放不低于1000亿元等13条“稳外贸”精准措施,助力稳住外贸基本盘。深化与中信保合作,为企业提供保险保障和融资支持组合方案,综合运用供应链金融、票据贴现和信保融资产品,通过降低准入门槛、推出专项授信等方式,帮助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深化与跨境电商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第一季度累计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办理跨境本外币业务412亿元。加强对外资企业的主动服务,调动海内外机构力量,为重点企业提供全球金融综合解决方案。

加强多元化综合服务。复工复产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中国银行各综合经营公司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为客户搭建复工复产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平台。中银投在长三角设立的资本股权投资基金正式运作,以金融资本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中银资产发挥债转股业务特色,积极为疫情防控及经济恢复增长提供金融服务,落地项目金额近50亿元,并发起设立湖北省首支专项抗击疫情的股权投资基金。中银保险强化与工商、海关的协调衔接,通过关税保证保险助力企业顺利通关,并针对小微企业在部分地区推出复工防疫保险,减轻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后顾之忧。

坚守底线、主动应变,保障全球业务连续运行

做好自身疫情防控,是支持复工复产的前提。中国银行境外机构覆盖61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疫情扩散蔓延的环境下,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管理压力和运营压力。第一季度,中国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保安全、保服务、保运转。

坚持将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疫情爆发后,中国银行第一时间成立行党委应对新冠疫情应急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统筹做好办公场所防疫、员工健康防护、弹性办公等工作安排。持续为员工配备防护用品,及时慰问确诊感染、疑似感染和隔离观察的员工,当好员工的贴心人和主心骨。3月初,面对疫情全球扩散蔓延,统筹调度全行防疫物资支援境外,通过境内分行和境外分行“一对一”帮扶机制,帮助境外员工和家属做好安全防护。

保障全球业务连续运营。为确保金融服务不中断,中国银行建立应急工作机制,持续完善业务连续性应急预案,推动全球业务稳定运行。优化线上办公、移动办公系统,通过远程办公、轮岗工作,保障业务连续经营。狠抓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疫情防控,本着对客户健康负责的态度,因地制宜完善防控举措。通过将部分业务迁移至总行和其他分行,有效解决了个别分行员工确诊影响业务开展等突发情况,确保基本金融服务持续供给。加强科技力量和线上服务支持,紧急优化线上产品超过80项,帮助更多客户实现了足不出户办理业务。

狠抓全面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加强疫情对全球宏观政策、债务结构、资本流动和供应链体系影响的研判分析,持续完善风险管控策略,提高风险管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重检境外资产负债管理政策,确保境外机构流动性安全、资产质量稳定和连续经营。北京时间4月21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国原油5月期货合约价格暴跌超过300%,历史上首次跌为负值。这一极端市场环境下的“黑天鹅”事件,导致中国银行“原油宝”美国原油多头持仓客户严重亏损。目前,中国银行正按照法治化市场化、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原则,在自愿平等基础上与客户协商和解,控制外溢性,尊重契约,厘清责任,积极稳妥有效化解风险,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同时,查清事实、严肃处理,深刻汲取教训,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控,增强专业性,全面排查和消除风险隐患,做好各种极端情况的应对准备,守住风险合规底线。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中国银行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监管机构工作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国有大行的头雁作用,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支持复工复产与防范化解风险更好地结合起来,助力“六稳”工作、“六保”任务要求落实,加快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邱光龙 HF05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