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中国金融》|融资担保业助力经济发展

2020-05-30 17:47:32 和讯名家 

作者|陈琳「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副会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0年第10期

2020年伊始,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餐饮、零售、旅游等服务业以及外向型加工制造业等产业中的小微企业成为最直接、最严重的受灾群体。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影响,随着疫情缓解,各级政府部门积极部署复工复产工作,作为具有逆周期调节作用的融资担保行业,关键时刻更能凸显助力经济“免疫”的重要作用。

疫情下国外担保行业助力稳定经济的典型做法

日本政府积极扩充政策金融公库紧急贷款与担保规模。2020年2月中旬,日本政府出台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扩大的紧急对策方案,日本政策金融公库等将设置5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17亿元)的紧急贷款与担保额度,支援旅游业等行业的中小企业。此外还将利用提高生产效率的补贴,支持企业应对供应链受损,推进设备投资。中小企业最高可贷7.2亿日元(折合人民币4680万元),基本利率为1.11%;个人最高可贷48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312万元),基本利率为1.91%。对于损失特别严重的行业,由日本政策金融公库等对企业债务提供80%的担保;对于地方政府提出贷款支援的行业,提供100%的担保。对于业绩恶化的旅馆、餐饮等企业,还设立特别预算进行支援。此外还将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开发市场补贴,助力企业市场开拓。

美国参议院通过救助法案。2020年3月下旬,美国参议院一致通过规模达2万亿美元的救助法案。该法案长达880页,内容包括对个人进行直接支付、增加失业保险、对企业的贷款和补助,以及为医院、州和市政当局提供更多的医疗资源,要点包括:一是建立一个5000亿美元的纳税人资金池,用于向受危机影响的企业发放贷款、提供贷款担保或进行投资;二是向航空公司和货运公司分别拨款250亿美元和40亿美元,专门用于支付员工工资、薪酬和福利,另外分别拨款250亿美元和40亿美元,用于贷款和贷款担保;三是为“对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企业”提供170亿美元贷款和贷款担保。除了2万亿美元的经济救助计划外,美联储还将提供4万亿美元以稳定金融市场,提供贷款担保支持,以及扶助一些受打击的行业。

欧盟批准法国德国英国等国政府担保计划。欧盟批准法国3000亿欧元政府担保计划。欧盟委员会批准德国的担保措施,以进一步在对抗新冠肺炎疫情中为经济提供支撑。德国政府考虑进行100%国家担保以保护中小企业。2020年3月18日,英国财政大臣苏纳克(Rishi Sunak)在英国政府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提供3300亿英镑的政府贷款和担保及多项举措以支持经济。这一政府贷款计划用于帮助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冲击。政府将为贷款提供支持和担保,其贷款总额达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规模前所未有。

疫情防控期间我国担保业施救小微企业相关举措

自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严格疫情防控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疫情给经济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关注处在困难时期小微企业的实际需要。2020年1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明确要求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应取消反担保要求,降低担保和再担保费。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减半收取再担保费。

银保监会、财政部等各部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相继推出力度更大、更具实效的支持政策,帮助小微企业解决生存发展的难题。2020年2月14日,银保监会印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要求积极帮扶遇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加大对普惠金融领域的内部资源倾斜,提高小微企业“首贷率”和信用贷款占比,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4月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 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增信的通知》,要求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要积极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增信,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加快开展股权投资,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批量担保贷款合作。另外,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印发《关于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支持疫情防控和相关企业发展的通知》,逐条提出并细化业务重点支持企业和地区、降费提效、稳定贷款业务衔接落实相关政策要求的具体措施。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也在第一时间向广大行业会员单位发出倡议,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融资担保职能作用,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相关文件精神的统一指导下,全国各地行业机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行动,纷纷出台重点领域和企业、让利降费、增质提效的具体方案,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充分践行融资担保在防范疫情、助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中的使命担当,涌现出大批鲜活的案例。例如,哈尔滨市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服务中心制定对特定行业、企业新增担保业务保费率在原有基础上下降50%,展期免保费,贷款周转手续费减半,贷款周转金单笔业务期限延长等具体措施,远程办公实行“容缺制”等方式切实为助力疫情防控的重点企业解决实际融资问题。地处疫情严重地区的鄂州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积极对接鄂州市列入湖北省疫情防控重点生活物资保障企业名单内企业,协调人民银行再贷款投放银行,为防疫重点保障企业的融资需求提供信用担保,免收全部担保费用,全力支持企业抗疫保障的紧急融资需求。深圳高新投与深圳市商业联合会、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北京银行(601169,股吧)深圳分行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建立抗击疫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深圳餐饮、旅游、物流、服装行业民营企业渡过难关提供支持服务。首创担保依托“云担保”系统,运用多种科技手段,在规避人与人接触的情况下,不到一周的时间内高效完成33个项目的线上审批、线上签约,充分体现了该产品的“金融+科技”优势。台州市信保中心原则上不抽保、不压保、不停保、不断保,确保平稳过渡。对受疫情影响较大,出现暂时性资金周转困难的客户,合作银行可通过无还本续贷、调整还款期限、重组等方法快速妥善解决。针对确因疫情影响无还款能力的客户,合作银行可发起代偿申请,台州市信保中心将及时履行代偿义务,并视疫情影响情况适当延长追偿时限。

对我国融资担保发展提升变革的思考

第一,加大创新,不断丰富担保产品内涵。本次疫情期间,广大融资担保机构迅速出击、积极应对,涌现出一大批高效率、重信用、惠费率、宽期限的专项服务和产品。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融资担保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稳定器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意识到现有的融资担保产品条线还亟待完善。这就需要在产品的设计上加大创新力度,不断丰富产品内涵。围绕稳岗、应急救灾、帮助弱势群体就业、平衡区域发展等社会责任领域完善产品。精心设计,深化金融理念指导,优化产品设计应用。通过资金风险属性的匹配、产品期限结构的优化及风险收益精准测算等方式,实现金融资源与客户需求的最佳配置。同时提供综合服务,立体化服务内容,扩展提升融资担保服务的外溢效应。充分发挥融资担保业务的节点作用,扩展提升其在信息咨询、信用价值挖掘、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外溢效应。通过产品条线的完善和优化,使融资担保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用得以最大化、立体化。

第二,灵活操作,推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我国,尽管企业融资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以银行为主的资金提供方,但是融资担保作为信用融资服务中介也可以通过利用政策资源、业务规模化、提供增值服务等方式,灵活多样地推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一是积极对接国家支小支农再贷款等低息普惠资金资源,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流向小微企业客户;二是充分运用好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的中央财政支持工具,在自身获得风险分担支持的基础上,将释放的风险压力转化为降费能力,切实让利于小微企业;三是在业务开展中,注重多维度划分客户群体类型,针对群体特点画像,发现总结风险规律,便于业务批量化开展,实现风险成本的规模化转移,从而降低业务成本,提升为小微企业腾挪减费让利的空间;四是以担保服务为支点,为小微企业提供财务、技术、管理咨询等专业技能和信息方面的增值服务。

第三,差异监管,适度提高小微企业代偿容忍度。作为风险监管标尺之一的代偿率指标,其之于融资担保行业开展业务的参考意义不言而喻。而从风险角度看,以本次疫情为例,灾难的波及范围广度和影响深度就如同经济领域中的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难以预知、不可抗力的系统性风险因子,需要通过适度提高监管标尺中的重点指标对冲不同风险因子的特殊性。我们可以在行业内对政府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实施分类监管,要求政府性担保机构在保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对商业性担保机构则要加强合规性监管。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对政府性担保机构,提高其小微代偿风险容忍度,提高财政资金的政策效能,鼓励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强化财政资金对小微和三农的精准扶持。

第四,信息赋能,提升融资担保服务能力。由于服务群体具有小而分散、信息失真、信用缺失等突出问题,业务规模化、风险可控化与成本低廉化形成的“不可能三角”成为融资担保发展裹足不前的制约性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是要通过最大程度解决信息不对称,还原小微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而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范围广、效率高、维度多等特点,与融资担保面临的“不可能三角”的痛点问题高度契合。因此,在融资担保业务场景中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极大程度丰富信息数据深度和广度,通过信息交叉校验,提升信息质量,实现客户画像的精准化,从而提升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质效。同时,通过信息数据精深化处理、模型化应用,更大程度上发挥信息的乘数效应,完善优化小微企业授信的审批和风控模式。通过信息赋能,提高信贷的响应、审批、发放效率,通过规模化处理极大降低融资担保业务运营成本。通过信息水平赋能行业发展有望在较大范围内改观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第五,提质增效,加大财政税收的支持力度。在实际业务运作中,现有政策的执行效果与政策目标仍有距离,机构实际能享受的优惠有限。笔者建议:一是加强财政投入,提升支持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通过资本持续投入、设立风险代偿资金池、贴息贴费支持,构建支持融资担保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资源稳定投入机制。二是细化财政政策的具体操作,提升支持政策执行效果。以企业所得税为例。一方面,需要适度提高融资担保机构税前准备金扣除比例,持续提升融资担保机构资本积累和抗风险能力,酌情提高到2%左右为宜;另一方面,需要解决次年结转收入应税操作形成的拨备覆盖指标弱化问题,建议税前扣除准备金的次年结转调整为累计计提,从而提升融资担保行业自身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变化,优化拨备覆盖,增强行业发展韧性。同时,需要正视当下融资担保代偿确认认定难、操作繁、周期长等实际业务开展中的症结问题,适度降低冲减担保赔偿准备金的标准,更有助于减税政策显实效。三是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扩大财政支持政策覆盖面。有条件地松绑税收支持政策受惠融资担保机构资格限定条件,适度扩大享受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机构范围。从而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帮助融资担保机构回归扶小助微的本源。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邱光龙 HF05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