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不良贷款并未充分暴露,存在较大上升压力。”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7月11日答记者问表示。
7月11日,银保监会最新披露数据显示,6月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04亿元,不良贷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
在疫情冲击下,今年以来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61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986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1%,较上季末上升0.05个百分点。
做好不良贷款大幅反弹的应对准备
受疫情冲击影响,实体经济运行遇到一定困难,金融资产劣变风险加大。截至6月末,各机构报告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总体较年初有所上升。
此前,监管出台政策,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而由于不良贷款风险暴露存在一定滞后性,市场普遍认为,后期银行可能面临较大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资产增加和处置压力。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不良资产变化情况,银保监会一直密切关注,秉持客观、专业精神认真分析和应对。一些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和企业经营压力巨大,还款能力下降。虽然银保监会采取了临时延期还本付息、借新还旧、展期、修改贷款合同等对冲政策措施,但经营不善的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今后仍然面临较大违约风险。一些银行、企业和地方政府不愿主动暴露不良,有的甚至故意粉饰和隐瞒。
对当前不良资产状况,银保监会将采取哪些措施防范化解风险?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必须做好不良贷款可能大幅反弹的应对准备。
具体而言,一要进一步做实资产分类。严格区分受疫情影响出现困难的企业和本身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对于后者,严格按规定确定资产分类,符合不良标准的必须划为不良,实质承担信用风险的其他表内外资产也应执行分类标准;二要继续加大处置力度。今年不良资产处置金额要在去年基础上合理增加,降低拨备覆盖率释放的资源必须全部用于处置不良;三要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综合使用核销、清收、批量转让、债转股等手段,做到应核尽核,应处尽处。试点开展不良资产批量处置,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
未来一段时期潜在风险依然较大
截至6月末,我国银行业境内总资产301.5万亿元,同比增长9.8%。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保险资产总额21.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5.7%,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44.6%,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33.6%,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2.7万亿元,同比增长6.4%。
从数据来看,虽然受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冲击影响,银行业保险业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但目前银行保险机构主要经营和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不过,必须看到,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潜在风险依然较大。除了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加大外,根据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介绍,当前银行保险业还面临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形同虚设等诸多风险挑战。
对于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称,有的银行、保险或信托公司,存在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机制失效,资产负债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资产质量在疫情冲击下加速劣变,风险不断积累。
另外,部分市场乱象有所反弹。据悉,一些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图卷土重来。企业、住户等部门杠杆率上升。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
此外,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例如,2020年1月起开始被逐步揭露的“假黄金事件”,牵涉多家银行、保险和信托机构,除了企业本身的原因外,也暴露出一些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形同虚设,需引起高度重视。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强调,银保监会将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优化监管措施,依法处置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水平,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促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