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新征程 首家港股上市城商行——重庆银行A股IPO成功过会

2020-08-28 03:44:23 证券时报 

首家港股上市城商行的A股上市计划迎来好消息。

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重庆银行已于8月27日顺利过会,即将成为西部地区首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城商行,也是国内第15家A+H股银行。

2013年底赴港上市,为重庆银行带来了资本、品牌、规范等诸多必需要素,推动该行资产规模从2000亿元增至5000亿元,股权及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A股上市又将打开何种发展空间?外界拭目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银行过会的当口,恰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推动,重庆还在谋划打造内陆国际金融中心,作为本地法人银行,A股上市无疑将是该行新一轮发展过程中最好的助推剂之一。

顺利过会

成立于1996年的重庆银行,前身是在重庆市原有的37家城市信用社和1家市联社基础上组建的重庆城市合作银行,并于1998年更名为重庆市商业银行。

在2007年4月顺利引进香港大新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后,重庆市商业银行也在当年8月正式更名为“重庆银行”。

这一年,南京银行(601009,股吧)、宁波银行(002142,股吧)和北京银行(601169,股吧)3家城商行先后完成了A股IPO,开辟了城商行境内上市的先河。重庆银行也在此时启动了A股上市项目。

但受IPO政策影响,直到2012年初,重庆银行才正式进入A股IPO排队企业名单,由高盛高华证券辅导,拟登陆上交所募资约50亿元。

不过,基于自身经营及资本补充需要,该行于2013年一季度转战港股市场,并在当年11月成为首家在港上市的内地城商行。半个月后,重庆银行A股IPO申请“终止审查”。

2016年,重庆银行A股上市消息再起。同年4月,该行通过关于A股上市的系列董事会决议,拟登陆上交所发行不超过7.81亿股A股,成为第5家披露A股上市计划的H股城商行。

此后,该行A股上市有序推进:6月中旬,重庆银行股东大会通过相关上市议案;6月底,该行在重庆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接受招商证券(600999,股吧)辅导;10月,原重庆银监局批复同意该行A股上市申请。

到2018年6月,重庆银行正式递交A股上市招股书申报稿,并迅速获证监会受理。2020年8月27日,该行A股IPO顺利过会。

截至目前,重庆银行总股本为31.27亿股。其中,当地国企——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并持有该行14.96%股份,为第一大股东;战略投资者大新银行持有14.66%股权,为第二大股东。

新起点,新征程

从首家在港上市城商行,到西部地区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重庆银行站上了新起点,开启新一轮发展的新征程。

事实上,该行A股即将上会的消息已经得到市场的有力回应。截至27日收盘,该行H股股价报收4.35港元,本周最高上涨幅度达4.3%。

部分研究机构、评级机构也对重庆银行给予了积极评价。其中,申万宏源(000166,股吧)证券于8月上旬对重庆银行H股作出“买入”最新评级。

报告认为,重庆银行受益于区位优势,有望伴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快速扩表。就基本面而言,报告称,重庆银行不良认定标准持续趋严,资产风险整体可控;存款活期化率较好;贷款收益率在可比银行中较为领先。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则在今年5月继续给予重庆银行“BBB-”投资级评级,展望“稳定”。这也是标准普尔连续第四年维持对重庆银行的投资级评级不变。

联合资信也在对重庆银行的最新评级报告中表示,重庆市区位优势明显,为该行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同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自贸区、两江新区、中新示范项目等国家战略及政策的实施,使重庆银行面临一定的发展契机。

此外,重庆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产品种类持续丰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信贷资产质量保持相对稳定,不良贷款率处在同业较低水平,拨备保持充足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在重庆谋划打造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的背景下,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的本地法人银行,重庆银行将充分受益于地方经济发展,A股上市则是其新一轮发展过程中最好的助推剂之一。

坚定零售转型

年报显示,去年重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7.9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现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创近五年新高。

重庆银行的资产规模也在这一年突破5000亿元大关,并在今年一季度进一步增至51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来,重庆银行坚定零售转型步伐,实现零售业务各项指标的快速增长:

一方面,该行零售贷款增速显著高于对公贷款。截至今年3月末,重庆银行零售贷款总额接近940亿元,零售贷款占比达36.4%,较2017年初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该行零售存款占比在三年内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至35.9%,零售存款总额亦突破1000亿元大关。

零售存贷款的较快增长,带动重庆银行2019年实现零售业务收入超过26亿元,同比增长两成以上。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今年3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27%,较年初持平。在此之前,该行不良贷款率已连续三个季度下降。

与此同时,重庆银行不断严格不良认定,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悉数纳入不良,这也促使该行不良贷款偏离度从2017年11月最高点时的251%大幅降至86%,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

在此基础上,该行并未放松拨备要求。截至今年3月末,重庆银行拨备覆盖率超过292%,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快速上升,资本充足率也升至13.1%,风险抵补能力显著增强。

今年一季度,重庆银行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1.2%、14.1%,两项增速均居上市银行前列。

科技赋能“强引擎”

各项经营指标呈现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趋势背后,是科技赋能深入推进,成为重庆银行发展的“强引擎”。

实际上,早在2016年,重庆银行便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成立“大数据金融实验室”,着力打造“数据”与“场景”两大核心竞争力。

以该行着力打造的线上小微在线信贷明星产品——“好企贷”为例,该产品基于小微企业大数据风险评分模型,重构了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对小微企业进行全息画像,打破了银行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壁垒。

同时,“好企贷”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创新线上贷款业务流程,提升了服务小微金融客户的效率,直击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为促进全行数字化转型找到了重要的突破口。

在此基础上,2018年,重庆银行进一步成立了“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工作组”,制定了《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工作实施意见》,作为全行大数据智能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

据了解,《意见》明确了详细务实的任务分解表,包含5大方面共41个项目,涉及19个部门,涵盖所有业务条线,全面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建设从经营价值理念向实际技术应用层面转变,力争从金融角度助力重庆市智能产业体系建设,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化转型是目标,数据治理则是基础。2019年,重庆银行数据治理全面开局,着力提升“数据资产”价值,为营销管理、风险防控、决策辅助等领域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这一年,重庆银行全新组建了数据治理专职团队,制订3年大数据应用规划,并理顺了全行内外部数据服务归口管理机制,启动并推进企业级数据治理体系建设。

而今,重庆银行业务发展已呈现线上线下融合、金融与非金融生态融合、服务营销模式与客户行为模式融合的新格局,由物理渠道“硬实力转型”向运营、营销和服务模式“软实力”转型发展,为全行经营提供了更强的创新动能。

公司治理持续完善

做好业务经营的同时,重庆银行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探索建设“三大体系”,不断夯实治理基础,提升治理质效。

所谓“三大体系”,一是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健全董监事会构成、强化专委会设置,建设形神兼备的组织体系;二是通过章程修订、完善授权管理机制,明晰各治理主体职责边界,理清治理结构职责边界,形成严谨完备的制度体系;三是探索科学制衡的运行体系,把好领导、决策、执行、监督四个关键环节,实现各治理主体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相互合作、运转协调。

而公司治理的有效运作有赖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勤勉尽责,高效履职。重庆银行历来将董监高履职能力建设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配强主体、建好平台、做好评价,不断提高履职积极性主动性,确保科学性有效性,持续增强履职能力。

今年6月召开的一次董事会会议上,由战略投资者大新银行派出的非执行董事、副董事长黄汉兴针对信用风险防控、不良资产处置、全面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专业的意见。

事实上,在重庆银行的会议上,像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与会各方畅所欲言,总能在沟通之后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点,充分体现该行履职平台搭建的成果。

此外,该行以公司治理为支点,抓住战略规划、股权管理、关联交易管理、对外投资、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等重点环节,全面增强治理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公司治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现代化的银行而言,完善公司治理永远在路上。重庆银行表示,将持续做好公司治理工作,强本固基,为全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CIS)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