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价齐跌、预期收益率创45个月新低 银行理财如何翻盘?

2020-09-10 19:07:33 北京商报网 

虽获得资管新规过渡期延期一年利好,但正处于转型期的银行理财产品正面临发行量、收益率持续走低的现状:8月309家银行共发行了6593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银行减少15家,产品发行量减少422款,而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更是创下近45个月新低。对此,分析人士指出,银行理财收益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都将保持下行,各银行须不断提升自身投研能力、加强外部合作,以迎接净值化时代的挑战。

银行理财量价齐跌

9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普益标准理财月报获悉,今年8月,各类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普降。具体来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当月发行量分别减少98款、83款、48款和194款,发行量占比分别为19.99%、14.73%、40.16%和22.87%;其中,国有银行、股份行、农村金融机构当月发行量占比较上月分别下降0.19、0.30、1.39个百分点,城商行当月发行量占比较上月增加1.73个百分比。唯有外资银行8月发行量增加1款,但该类型银行发行量仅占2.24%。

发行量下降的同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表现也不尽人意。数据显示,8月银行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75%,较上期减少0.03百分点,创下近45个月以来新低;开放式预期型产品的收益率也呈下降趋势,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半开放式产品收益率连跌七个月,8月收益率为4.09%,较上月下降0.03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开放式产品收率收益率为3.69%,银行同类产品收益率表现均在3.70%以下。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银行理财收益率走低原因有二,一是资管新规后理财产品持续整改,一些具有错配特征的“高息”产品在监管重压之下逐步淡出市场;二是疫情后的货币宽松政策促使市场利率走低。

普益标准研究人士表示,长期来看,理财产品收益率主要受流动性因素影响。当前货币政策的实施也意在引导利率下行,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理财产品收益率在接下来的一定期间里,或都将保持总体下行的趋势。但他认为,货币政策不会大水漫灌,未来市场流动性将处于合理充裕状态,因此银行理财收益率也不会无下限走低,投资者可以多配置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

个别银行保本理财占比不降反升

按照资管新规要求,保本产品的发行量整体保持下降趋势,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银行8月共发行保本产品1428款,较上月减少152款,保持连续6个月下降;发行量占比也由今年1月的23.59%降至21.66%。从业绩报告来看,部分银行已实现了保本余额清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其他几类银行,亦有多家国有行保本产品发行量占比在今年上半年出现反弹。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今年3月,国有行保本型产品发行量较上期翻倍至551款,发行量占比29.72%。随后两个月内,由于非保本型产品发行量下滑,保本型产品发行量占比增至31.87%。根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8月国有行保本型产品发行量占比降至20.33%,但仍高于今年1月的10.11%。

中报数据也显示出部分国有银行保本理财余额占比上升。例如,截至6月末,某国有银行保本理财余额占比10.43%,较上年末增长1.85个百分点;另一家国有银行保本理财余额占比15.42%,较上年末增长0.52个百分点。

而银保监会在今年6月下发的《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中明令严查保本理财反弹,其中包括过渡期整改不到位,未严格执行整改计划,理财老产品、同业理财、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反弹,存量资产整改进展缓慢等。

对此,普益标准研究员李竹表示,因为3-5月受疫情影响,市场较为波动,保本型理财更能安抚到投资者情绪,因此,发行量出现反弹。随后国内疫情控制较好,市场避险情绪回落,保本理财发行量也有所下降,其中国有行表现尤为明显,8月保本理财发行量相比三月下降一半。

新产品发行进度较慢,保本压降速度不及总规模收缩幅度,也是国有行保本理财占比反弹的原因之一。例如,截至6月末,上述某国有银行保本理财产品余额2769.7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8.54%,但由于该行理财产品总规模较上年末下降11.5%,导致保本占比不降反升。另一家银行中报也披露,该行上半年发行非保本理财产品33626.0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62%,其中,仅发行净值型产品26只;截至6月末,该行理财产品规模为2.017万亿元,比上年末微降2.18%。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显示,2019年末,国有行存续产品余额同比增速仅有0.20%,远低于股份行、城商行的10.36%和10.75%。

金融监管研究院副院长周毅钦表示,国有行新产品发行进度较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有大行的规模相对比较大一点,船大难掉头;二是股份制行的体制机制、薪酬体系更加灵活,转型的积极性比国有银行更高;三是国有大行的客户中,中老年客户居多,对净值化产品的接受程度不足,转型中必然会遇到一定的瓶颈。

收益率迎净值化挑战

理财产品收益率缺乏竞争力是银行理财吸引新客户、做大规模的主要瓶颈。一位银行理财经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由于收益率走低,市场竞争加剧,银行理财产品“越来越难卖了”。此外,向存量客户销售新产品难度较大,她表示,银行客户群体以中老年为主,风险偏好较为保守,更加青睐本金安全的存款类产品。

但从净值型产品期间收益率排名来看,净值型产品收益率上限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潜力强劲。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8月收益率最高的净值型产品为工商银行发行的“中国工商银行境外专项理财产品2019年第1期”,期间年化收益率高达159.59%,创下今年以来新高。收益率上线刷新的同时,波动性也在增大。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发行的“私人银行中证500指数增强3号理财计划”,8月期间波动性达452.26。

招商银行行长助理刘辉在中报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保本老产品存量能否平稳压降是银行能否做大理财规模、提高理财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他指出,“刚兑型产品”就像双刃剑,如果它们的无风险成本高而又不能有效压退的话,净值型产品的发展也会受到一些制约和障碍。所以,随着老产品的退出和承接工作的推进,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净值型新产品也将实现更快的增速。如果银行理财规模实现有效、平稳增长,收入的增长也就水到渠成

普益标准研究人士指出,在净值化转型过程中,各银行必须不断提升自身投研能力,提高产品收益率。长远来看,银行可通过与外部资管机构合作,借助其成熟的投研体系,优化产品配置,例如目前很多银行都通过与信托、基金、证券资管和保险资管等机构合作探索“固收+”的产品模式提升产品收益率。目前净值型产品主要以固收类产品为主,该类产品虽具有较低的风险,但收益也较低,预计未来各银行将更多拓展权益市场,配置权益资产以提高产品收益率。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实习记者 杜晓彤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