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关键五年后,产业金融关键五年到来。
不约而同,“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云服务”等关键词,均频出现在多家银行2020年半年报中。尤其是在今年初疫情的冲击下,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上“云”需求,进一步被激发。这背后,不仅仅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更是金融产业化浪潮来袭的重要见证。
如果说,过去五年是银行“金融科技”的全面觉醒;那么,未来五年,将会是银行迈入产业金融生态竞争的关键。
激活上“云”热情
实际上,金融科技开始频繁出现在银行财报中,始于2018年。到目前,数字化升级,早已成了银行们的“共识”。
中国银行业协会与普华永道于今年初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9)》就已指出,金融科技通过降低成本、增加用户黏性,为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场景。总体上,银行家积极接受金融科技,且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这一点,我们从今年各家银行的中报亦可窥见。
在工行的半年报中,“金融科技”就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一个提到的也是“云服务”:依托云计算、分布式等新技术,一周内开发上线客户经理云工作室,为客户提供7X24小时“无接触”云金融服务。
中行也在中报提及,持续推进企业级架构建设,加快科技改革进程。推进企业级业务架构与企业级IT架构顶层设计、模型建设及配套工程实施,“夯实数字化发展根基”。合肥、内蒙古、西安等多个云计算基地已投入生产运营,持续推进新一代多地多中心基础设施布局及云中心运营格局搭建。
建设更是在半年报中明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金融服务线上化进程。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提供全天候线上服务,通过“云工作室” “惠助你” “掌上网点”等数字化手段满足客户多方位金融需求。建立企业级云生产平台,推进海外业务、授权审核、云审批等项目落地。截至今年6月末,建行集团科技类人员数量为10940人,占集团人数的2.98%。
大银行跑步上“云”,中小银行的热情也同样不落后。
浙商银行同样在年报中强调,就IT基础平台建设方面,加强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完善和推广基于微服务的分布式应用平台,推进基于云原生态分布式微服务技术的IT基础架构改造。推广5G、IPV6、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大型商业银行金融科技起步都比较早,比如建行早在2003年就有过全行科技应用规划,无论是科技基础还是数据基础都有比较深厚的积累。对比之下,更多中小银行也许起步晚,积累也不够,但胜在没有历史包袱。”金山云金融云解决方案总监张珙对周观新金融透露,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到来的确进一步激励了金融机构的上“云”热情,更多基础技术架构服务以及各类“无接触”技术服务需求激增。
产业金融3.0行则将至
对科技日益重视,是金融产业化浪潮的重要信号。
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咨询业务主管合伙人张立钧曾在《产融2025:共生共赢,从容应变》中预计,未来5年,产业金融领域将形成全新的战略格局,迎来产业金融的黄金时期。较传统产业金融而言,产业金融3.0新模式将带来包括战略布局、商业思维、经营主体等全方位的变化。
如果说,过去五年,金融行业迎来了科技能力的全面觉醒。
那么,未来五年,将会是金融产业化浪潮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
“产业金融将呈现的四大主要趋势为科技化、资本化、垂直化以及生态化。”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鲁可指出,科技是产业金融升级的加速器,资本则是连接产业与金融的纽带,“构建生态将会是产业金融的主旋律。”
这些信号,也正在从金融科技巨头们的发展轨迹中得到验证。
无论是BATJ等互联网企业,还是中农工建等大型商业银行,“构建生态”都已经成为共识。
工行在半年报中明确提到,网络金融业务在政务、产业、消费互联网三端发力,紧抓政府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契机,深化政务数字化建设,助力产业互联网布局。上半年,工行网络金融交易额328.22万亿元,同比增长5.4%,网络金融业务占比已达98.7%。
截至上半年,工行云平台已经涉及6大行业和19个细分领域,上线教育云、党建工会云、物业云、商医云等17项标准化云服务,提供“行业+金融”综合化服务。
此外,以零售和科技为名片的招行,也非常清楚自身的核心优势。其在半年报中提及,“主动融入零售客户的生活圈,为客户提供更多金融和非金融的价值服务。主动融入对公核心客户的经验圈,参与到产业互联网进程中去,赋能对公客户及其员工和C端客户。”
截至上半年,招行累计申报金融科技创新项目2451个,立项1733个,其中1098个项目已投产上线,覆盖零售、批发、风险、科技及组织文化转型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数字化基础设施,强化金融科技在中后台场景的应用,API接口服务金融支付、人工智能、智慧停车、智慧医疗等多类场景。
由此可见,围绕核心业务构建生态,早已不是互联网企业的专利,银行们有野心也有能力在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态。产业互联网最核心的To B和To G服务,不止有科技企业能做,银行也在积极投身其中。
“面对数字化浪潮和客户需求的巨大变化,产业金融机构需要重新思考自身在新产业金融生态中的定位和经营管理模式,制定更彻底的转型提升战略,迎接产业金融带来的新挑战。”鲁可认为,接下来的五年,各类金融机构应找准自己的定位、目标客户群和商业模式,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产业金融服务优势。
虽然,传统金融机构将面临各类互联网系企业的挑战,互联网系固然具有行业的优势,但在风控体系和经营规范性上远不如传统金融机构。
从互联网金融1.0时代,到金融科技2.0,似乎都经历着同样的远期概念:5年。接下来的产业金融3.0,五年也同样很关键。
需要跟上这五年的,不仅有金融科技各大头部企业,还有金融科技融合监管的智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周观新金融。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