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国金融》2020年第19-20期
开发性金融是以主权信用或多边信用为依托,以实现某个国家、区域乃至全球公共政策或战略性目标为宗旨,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配置金融资源、弥补市场失灵的一种金融形态。在国际上,开发性金融机构已有两百年的历史。作为中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开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砥砺前行、探索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开发性金融路子,成为支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
金融报国、为国分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担当
26年来,开行认真履行“增强国力、改善民生”的崇高使命,主动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优势,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倾力支持国家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支持国家战略性重大项目建设,筑牢经济发展基础。国之所需,业之所向。开行围绕国家战略重点,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倾力支持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京沪高铁、港珠澳大桥等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开工建设、投产运行。积极支持城镇化建设,促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累计发放新型城镇化贷款3.3万亿元。助力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重点支持铁路、公路、民航、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累计支持铁路里程7.3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0.5万公里,支持轨道交通项目502个,支持新建及改扩建机场120个。
落实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开行建立健全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工作机制,统筹考虑区域发展特点,完善高效协同的区域发展信贷政策,全力支持国家重大区域政策、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助推我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十三五”以来,开行累计向京津冀地区发放贷款2.9万亿元,向粤港澳大湾区发放贷款1.3万亿元,发放长江大保护及绿色发展贷款7233亿元,发放东北全方位振兴贷款809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
推进金融普惠,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开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三大行动”,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三五”以来累计发放脱贫攻坚贷款1.5万亿元。通过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累计发放助学贷款1957亿元,帮助133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积极探索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有效模式,累计发放保障性住房贷款4.77万亿元,其中发放棚改贷款4.49万亿元,帮助超过2300万户居民“出棚进楼”。以转贷款服务小微企业发展,发放转贷款2631亿元,惠及小微企业超过24万户,助力稳增长稳就业。
服务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开行积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着力推动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剩产能出清,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提升产业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竞争力。参与发起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设立2500亿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贷款,创新制造业资金合作计划融资模式,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十三五”以来,累计发放制造业贷款1.79万亿元,累计发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1.53万亿元,为提升我国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发展绿色金融,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行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全力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积极支持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产品制造、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领域发展。健全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将环境、社会、治理要求纳入授信全流程,推进重点区域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和国家储备林等林业生态建设,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持续探索生态价值补偿机制试点应用,研究建立县域城镇垃圾处理“补短板”工作机制,创新方式发行绿色债券,引导资金支持生态环保。开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2.2万亿元。
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服务我国经济对外开放。扎实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融资支持能源资源、铁路、电力、港口、通信与工程机械等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聚焦“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建设重点领域,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发起设立上合银联体、中国—东盟银联体、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中拉开发性金融合作机制等8个银行间合作机制,构建全球金融合作的“朋友圈”。累计发放外汇贷款1.07万亿美元,国际业务贷款余额2880亿美元。累计完成共建“一带一路”专项贷款合同签约4312亿元等值人民币,发放贷款3105亿元等值人民币。
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助力国家宏观调控。1998~2003年,配合国家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扩大内需,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提供近80%的信贷资金。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开行积极贯彻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政策措施,把新增贷款用在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上,成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助推器。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开行积极服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前8个月发放复工复产达产专项流动资金贷款4624亿元、“两新一重”领域项目贷款1.26万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1832亿元、扶贫贷款2325亿元、小微企业转贷款1631亿元,在关键时期有力支持了经济恢复发展。
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开行也实现了自身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全球最大的对公贷款银行和国内最大的棚改、学生贷款、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截至2020年8月末,开行集团总资产超过17万亿元,资产质量保持稳定,贷款拨备充足,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开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推动开发性金融基业长青
回顾开行26年改革发展历程,实践探索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也有过一些曲折,特别是胡怀邦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暴露出开行一段时期内存在党建工作形式化、业务发展泛战略化、风险控制模糊化、组织管理行政化的问题,教训极其惨痛。对此,我们要深入开展反思,深刻汲取教训,深化问题整改。同时也要看到,个别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不能抹杀开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不能否定开行人以国为家、为国奉献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在26年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开行积累了丰富的办行经验,这些经验是推进开发性金融事业继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坚持党建统领发展,不断强化政治保障。开行是党领导下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是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服务国家战略和政策目标的银行,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抓党建,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多年来,开行坚持以党建统领改革发展大局,自觉把全行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和推动,特别是新一届党委班子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行,深刻汲取胡怀邦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教训,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党建质量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更加精准高效。实践证明,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管金融,自觉主动与中央精神对标对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党建统领改革发展,才能保证开发性金融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为此,我们创设了行长办公会“第一议题”制度,在深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中找方向、定目标、划重点。
坚持开发性金融方向,不断彰显独特价值。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中国家地位,经济发展中还有许多瓶颈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亟待解决,开发性金融任重而道远。多年来,开行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坚持以开发性金融服务国家战略和政策目标,积极探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开发性金融发展方向,聚焦主责主业,严守业务边界,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政策任务,更好地体现党和国家意志。为此,我们创设了经营管理双月调度制度,及时校准经营方向,解决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偏离主业问题。
坚持改革创新,永葆开发性金融生机活力。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自成立以来,开行始终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改革创新的前沿,依靠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国家战略的开发性金融之路,破解了一系列发展难题。比如,创新“芜湖模式”破解城镇化融资难题,开展助学贷款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创新市场化融资模式支持城市更新建设,探索制造业资金合作计划缓解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等。实践证明,只有适应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冲破思想观念束缚,才能激发开发性金融活力,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不断提出新思路、构造新模式、实践新方法。为此,我们创设了不定期“制度模式论坛”,鼓励全行上下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坚持守住风险底线,更好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开行作为金融行业的国家队,肩负着“为人民理财,替国家算账”的重任。无论是过去化解成立初期受多重因素影响而积累的风险,还是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助力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开行都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筑牢风险防控防火墙,做好自身风险防控工作。特别是近两年来,开行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加大风险化解处置力度,资产更实、质量更好。实践证明,开行只有处理好发展与风险的关系,始终确保资产安全、风险可控,才能保障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稳定作出贡献。为此,我们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委员会运作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处置金融风险,防患于未然。
坚持弘扬开行文化,不断凝聚精神力量。开行文化是激励开行人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26年来,开行在以开发性金融服务国家战略的探索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全行干部员工深受开行文化熏陶,牢固树立“金融报国”的志向理想,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养成“最讲认真”的工作习惯,以国为家、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日益深入人心,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作风不断得到弘扬,干部员工投身开发性金融事业的使命感、荣誉感进一步增强。实践证明,正是有了开行文化,全体开行人才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不断克服发展中的困难挑战,奋力书写服务国家战略的新篇章。
坚定方向、砥砺奋进,为服务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对开发性金融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开行将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推动开发性金融创新发展,更好发挥服务国家战略和政策目标的作用。具体来看,要做到“一二三四”。
一条主线,行稳致远。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需要是开发性金融的初心和使命,也是贯穿开行改革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过去,正是由于坚持这条主线,开行得以实现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未来,只有继续坚持这条主线,才能推动开发性金融行稳致远。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需要,就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到中央有要求、国家有需要、开行有行动;就要牢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和时代特征,找准自身位置,锚定前进方向;就要始终聚焦主责主业,把宝贵的金融资源投向“两新一重”、区域协调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等亟待支持的领域,积极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两条底线,经营稳健。开行以保本微利为经营原则,不以盈利为唯一目标,不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毕竟是家银行,成本要计、风险要控。未来经营发展中要坚持两条底线。一是成本底线。开行不能办成亏损银行,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财务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要学会算政治账,对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不能只看经济效益,还要看其战略意义和社会效益;要学会算综合账,不能只看单个项目、单项业务的盈亏情况,而要看总体盈亏情况;要学会算长远账,不能只看项目短期的现金流,而要看长期能否实现财务平衡。二是同业底线。开行主要服务经济社会瓶颈领域和薄弱环节,发挥融智和引领作用。在与商业银行共同服务的领域,开行要与商业银行优势互补、协同配合,坚持同业底线,不打价格战,不搞恶性竞争。
三级联络,服务实体。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客户是银行的衣食父母。开行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高层、中层和业务一线三级联络人机制,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效率和响应速度,构建“亲”“清”银企合作关系。要通过三级联络人机制,提高现场工作频次和深度,将业务开发、风险防控、信贷管理向客户现场延伸,将维护客户关系落细落小、落在日常,全面掌握客户情况,深入挖掘合作机会,高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在服务客户和实体经济发展中,开行将按照“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要求,对每一项工作都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四个牢记,方寸不乱。一要牢记开行是一家银行。银行不是财政,也不是慈善机构,必须尊重银行经营常识,遵循金融规律,确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可持续。要优化负债结构,拓展低成本资金来源和渠道。丰富金融产品和工具,更好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加强科技系统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为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提供支撑。二要牢记开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开行性质上属于政策性金融范畴,为政策服务,为政治服务,是政策性开发金融平台,是重要战略工具、政策工具和宏观调控工具,不是商业银行。要主动与各级政府沟通合作,做到开行服务战略首先想到政府,政府谋划发展首先想到开行。要发挥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政府组织协调优势与开行融资优势相结合,以市场化方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要牢记开行是国家的银行。开行是党领导下的金融机构,要对党负责。开行是国家的银行,不是行业银行,不是地方银行,不是企业集团银行,所有者是国家,服务对象是国家。开行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做引领、引导、开创性的事,着眼解决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通过银政合作、机制建设、整合资源、综合算账、构造项目,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带动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形成合力,促进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在经营管理中,要做到勤俭办行、廉洁办行,坚决防止贪污腐败、损公肥私的行为。四要牢记开行是中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是中国的国家开发银行,要始终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重,配合国家外交,开展国际战略合作,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
展望未来,开发性金融大有可为。开行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担当作为,努力办成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银行,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