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报价连续六个月不变 银行报价层级明晰化,民营银行最高

2020-10-20 13:45:11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愿

  10月20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LPR显示: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85%、4.65%。此两项数据均持平于上月,并且为今年5月以来连续第六个月保持不变。

LPR报价连续六个月不变 银行报价层级明晰化,民营银行最高

  本月LPR继续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一是央行本月15日续作的MLF利率维持不变;二是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等中期市场利率仍在走高,意味着近期银行平均边际资金成本难现明显下行,银行下调LPR报价动力不足。

  即使本月LPR报价不变,但企业实际贷款利率仍有望保持下行趋势。

  “今年前8个月金融已为市场主体减负逾1万亿元,其中降低利率减负5260亿元(全年目标为9300亿),这意味着为完成全年让利指标,四季度企业一般贷款利率环比还将保持一定下行幅度,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望继续下降。”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大行、股份行同业存单利率仍维持高位

  自去年9月LPR报价以来,7天期逆回购利率、1年期MLF利率与LPR始终维持在165BP、90BP不变,逆回购利率、MLF利率已经成为了LPR报价的参考基础。

  10月15日,央行续作5000亿元MLF,利率继续持平于上月报价2.95%,此次LPR维持不变意味MLF利率与LPR价差继续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与此同时,王青认为,自8月以来,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等中期市场利率仍在走高,这可能对冲银行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负债成本下降带来的影响,意味着近期银行平均边际资金成本难现明显下行,报价行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不足。

  央行于10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继续压降4450.81亿元至89751.77亿元,其中以股份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压降5627.48亿元。

  在结构性存款压降的同时,大行、股份行同业存单利率继续维持高位。

  10月20日,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参考收益率分别为3.13%、3.11%,中信银行(601998,股吧)、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平安银行(000001,股吧)、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光大银行(601818,股吧)、华夏银行(600015,股吧)一年期同业存单参考收益率分别为3.15%、3.15%、3.15%、3.15%、3.13%、3.15%、3.13%,均高于MLF利率。

  “LPR报价连续六个月保持不动的根本原因在于这段时间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降息降准为代表的总量宽松不再加码,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把握平衡。为打击金融空转套利,防范大水漫灌,这段时间以DR007为代表的短期市场利率和以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为代表的中期市场资金利率中枢持续上行。”王青表示。

  10月14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几个月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央行的政策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均保持稳定,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运行,利率水平与当前的经济基本面总体是匹配的。

  年底前一年期LPR仍有望小幅下调

  尽管LPR已连续六个月保持不变,彭博等经济学家认为,年底前一年期LPR报价仍有望小幅下调。

  王青表示,伴随着年底临近,结构性存款压降任务、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趋于缓解,届时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有望由升转降,银行平均边际资金成本将转而边际下行,银行也可能小幅下调LPR报价加点,进而触发1年期LPR报价小幅下行。

  某大型券商固收分析师也表示,预计11月之前流动性都处于“易紧难松”的状态,随着财政支出的提速,11月末流动性会出现边际放松,同业存单发行利率随之下行。

  按照改革后的规则,LPR形成机制要求各报价行需以0.05个百分点为步长报价,且需向0.05%的整数倍就近取整后形成最终发布的LPR。因此,只有当足够多的报价同向变动一定幅度,才会引起LPR的变动。

  当前LPR报价的总体情况是:

  国有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报价相对较低,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报价居中,民营银行的报价最高,最高报价与最低报价之差超过2个百分点。

  从结构性存款来看,9月国有大行出现了逆势增长,如果这一趋势如果延续,在一定程度上或可以缓解负债压力,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有望下行,进而带动LPR报价进一步下降。

  “下一步央行将继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潜力,抓紧推进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督促金融机构为市场主体合理减负。”孙国峰在发布会上表示。

(责任编辑:马慜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