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0亿元中小银行资本金专项债,预分配额度已通知地方。
10月21日,财政部召开三季度财政数据发布会。
经全国人大批准安排,2020年安排新增地方专项债3.75万亿元。为了对冲疫情负面影响,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加大,专项债规模较去年大增74%。
(发布会现场,图片来自财政部官网)
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王克冰介绍,经国务院批准,前期已提前下达3.55万亿元,剩余2000亿元用于支持化解中小银行风险的预分配额度已通知地方。
前三季度专项债支出2.8万亿元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约3.37万亿元,较去年增长58%。其中,已支出2.8万亿元,使用进度约75%,与时序进度相当。
王克冰表示,专项债资金重点用于国务院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七大领域,同时积极支持“两新一重”、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中符合条件的项目。
其中,用于交通、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以及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约占8成,用于生态环保、农林水利、能源、冷链物流等领域约占2成。
2000亿元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专项债,也有望逐渐落地。银监会消息显示,这笔2000亿元专项债资金,将用于支持18个地区的中小银行,由省级政府负责制定具体方案。
公开消息显示,浙江、内蒙古、广西等省相关工作在有序展开,温州银行、乌海银行、北部湾银行等已经相继发布公告,召开股东大会审议了申请地方专项债用于补充资本金缺口的议案。
王克冰还介绍,各地已有近3000亿元专项债券用作铁路、轨道交通、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等领域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
这意味着,用于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规模占比在10%左右。
允许专项债用于部分重大项目资本金,可以放大专项债的撬动作用,但这些项目要满足更为严格的财务、现金流标准。今年,专项债用于资本金的范围有所扩大,允许各地用于资本金的规模占比也从20%提高到了25%。
通报资金进度慢、使用不合规的地方
各地审计厅针对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显示,部分地方存在资金闲置、“钱等项目”的问题。
审计署关于201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同样指出,部分地方存在项目不合理或停止实施等原因,出现了资金未使用的情况,部分资金闲置超过1年。
7月29日,财政部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政策进行了微调,赋予地方一定自主权,对因准备不足短期内难以建设实施的项目,允许省级政府及时按程序调整用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部分地市级发改委人士处获悉,由于今年专项债额度增加较多,且发行进度较快,部分项目前期评估不够,存在一定风险。
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王克冰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表示,目前财政部采取了以下六方面举措来提高专项债券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是优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投向。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坚持专项债券用于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融资规模与项目收益相平衡,重点用于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七大领域,积极支持“两新一重”、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中符合条件的项目,可根据需要及时用于加强防灾减灾建设。
二是严格新增专项债券使用负面清单。严禁将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用于置换存量债务,决不允许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严禁用于发放工资、单位运行经费、发放养老金、支付利息等,严禁用于企业补贴等。
三是允许地方依法合规调整债券用途。赋予地方一定自主权,对短期内难以实施的项目,允许省级政府及时按程序调整用途,优先用于“两新一重”、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等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
四是加快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使用进度。抓紧安排已发行未使用的债券资金投入使用。对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实行穿透式、全过程监控,既督促加快专项债券资金使用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也要保证资金使用用到关键处、紧要处,确保项目质量,决不乱花钱。
五是加大专项债券信息公开力度。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发挥全国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平台作用,全面详细公开发行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信息,加快推进专项债券项目库公开,对组合使用专项债券和市场化融资的项目以及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的项目要单独公开,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防风险。
六是健全通报约谈机制和监督机制。定期通报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使用情况,对资金拨付进度快、安排使用合规有效的地方予以表扬,对资金拨付进度慢、安排使用不合规的地方予以通报,防止债券资金滞留国库,同时避免资金拨付后沉淀在项目单位,确保债券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和作用。
(作者:周潇枭 编辑:李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