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公司迎政策利好,但还要注意这些问题

2020-11-08 21:55:41 21世纪经济报道  边万莉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将迎来利好政策,但同时面临的监管也将更为严格。

  近日,记者从消息人处获得一份银保监下发的文件——《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可以向属地银保监局申请将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降至不低于130%,汽车金融公司可以申请将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降至不低于1.5%。

  此外,《通知》还要求消金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如,明确定位及业务模式,摒弃“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粗放风控思路,加强对催收公司的甄别,避免消费者过度负债等。

  可申请将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降至不低于130%

  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消费金融行业也不例外。疫情下业务规模下降、不良抬头,这让原本就夹在银行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之间的持牌消金公司处境更加艰难。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不完全统计,在完整披露2020上半年和2019上半年数据的12家消金公司中,一半的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下降,有公司净利润降幅高达90%以上。疫情期间由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降低,坏账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有业内人士指出,疫情对消金公司不良率的影响相当大。

  适当降低拨备监管要求,对消费金融公司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通知》表示,适当降低拨备监管要求。在做实资产风险分类、真实反映资产质量,实现将逾期6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以及资本充足率不低于最低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可以向属地银保监局申请将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降至不低于130%,汽车金融公司可以申请将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降至不低于1.5%。对于拨备指标下调释放的贷款损失准备,要优先用于不良贷款核销,不得用于发放薪酬和分红。

  虽然持牌消金公司在上半年表现不佳,但并不代表消金市场的萎缩。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金公司发展报告》指出,在疫情影响之下,一方面短期压制的消费欲望将逐步释放;另一方面年轻群体更容易因为疫情影响其就业和收入,这一矛盾将更为尖锐,消金需求可能会出现短期快速增长。

  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有效促进消费,推动经济供需循环畅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近期联合印发了《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该文件指出,要推动线下服务消费加速“触网”,充分释放线上经济潜力;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开辟服务消费新模式。

  由此来看,消费金融市场未来还是有不小的潜力。在争夺市场和满足监管资本充足率的双重动力下,补充资本金以及寻找多元化的、低成本的资金渠道,将成为持牌消金公司重点工作之一。《通知》提到,要鼓励消金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增加资本补充方式。

  具体来看,“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通过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开展正常类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进一步盘活信贷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融资结构,降低流动性风险”,“支持符合许可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二级资本债券,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这意味着,在以前股东注资以及发行ABS、金融债、同业拆解等获取资金的方式上,消费金融公司有了新的融资渠道。

  摒弃“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粗放风控思路

  虽然消金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获得了诸多的政策支持,但监管对于风险防控的要求仍然很严格。《通知》要求消金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并提出了四点具体要求:

  首先,明确定位及业务模式。引导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结合国家政策导向、经济金融发展规律和市场环境变化趋势,明确与商业银行差异化、专业化的发展定位,探索优势细分领域,优化业务模式,加快核心数据及客户资源积累,不断提升自主展业能力。

  其次,打造核心风控能力。摒弃“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粗放风控思路,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业务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加大风险管理人才引进和专业能力培养力度,充分利用现代金融科技和微贷技术等手段,强化自主风控能力建设,提高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自主开展对客户的信用评分,不得将授信审查和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高度重视客户自身还款能力,不过度依赖担保或保险机构的风险兜底。

  再次,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准确把握并主动适应国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政策导向,不断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内部挖潜,努力降低管理成本、获客成本和风险成本,最大限度降低利费水平,清晰披露贷款利率和收费标准。加强对催收公司的甄别,选择法律意识强和行为规范的机构协助催收,杜绝暴力催收行为。积极回应消费者投诉或诉讼,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招联费金融公司此前不久因存在不当催收行为被监管点名通报。通报表示,对已明确还款日期的逾期客户胡某,仍继续拨出催收电话,对客户造成骚扰;向客户刘某工作单位拨打电话,告知其同事关于刘某的逾期信息。同时,该公司未严格执行委外催收机构品质考核制度,考核时存在未对催收公司不当行为扣分的情况。

  最后,正确发挥促消费作用。立足行业特色和功能定位,发挥专业金融优势,积极创新产品,着力增强服务能力,促进消费升级。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宜传教育,积极践行责任信贷理念,满足消费者合理信贷需求,避免消费者过度负债。

(责任编辑:邱光龙 HF05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