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0-11日,第“十五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四季酒店举行。11月11日下午,举行了主题为“全球大变局,财富新挑战”财富管理主题论坛。该论坛上,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发表了主题演讲,她在主题演讲中对财富管理行业进行了回顾,陈述了当前行业所处的趋势,以“认知·变革·进化”为题目,分享了她对银行理财转型创新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潘东回顾称,中国的资管市场过去的一年是在转型中重拾增长。总体上来看,2019年行业取得了3%的规模增长,虽然增幅不大,但止跌意义重大。同时结构上分化明显,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增有所长,与此同时,信托、基金、券商资管则在下降。她认为,到今年底,资管行业的结构会发生重大变化,过去多年中,银行理财规模在行业中排名第一,今年资管市场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权益市场复苏,公募基金大幅增长,按照目前的增幅,到年底资管行业的座位可能会重排,银行理财或许不再是第一。
结构上的情况来看,潘东指出,中国市场仍然是零售资金为主,保险在过去五年的时间增长了10万亿,养老金从7万亿到了11万亿,与此同时,存款在增长,货基在缩水,跨境产品在增长,被动产品在提速换挡。所以,很多结构性变化在水面下发生,总体规模上感觉变化不大,但放在全局环境下变化非常之大。另外,从中外对比看,美国被动市场已经连续以19%的高速度发展了整整10年,而中国是在过去两年刚刚开始增长,如果复制美国的这条道路,也许在未来的十年可以看到一条增长曲线。目前,资金端格局中,零售贡献了60%的资金来源,养老金仅占6%。
当前资管行业出现了哪些新的趋势?潘东指出,首先,资管行业正在加速进入数字化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生产函数项下的乘数,而数字化在推动整个资管行业的竞争分化,不同规模的资管机构,正在通过不同的路径进行数字化。大机构强调综合化、定制化,遵循的是强者恒强的竞争逻辑,小机构遵循的是标准化、专业化,准入的难度在下降。
其次是生态化经营。“我在这个行业十年了,从来没有看到过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深度融合走到今天这么重要的地步。”潘东说。
生态经营中孕育着很多新的变化,零售的趋势与机构的趋势很不一样,比如爆款基金现象,潘东认为,之所以出现爆款基金现象有两方面因素,第一,老的预期收益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在压降,市场上不再有大量的预期收益型产品供给,这是供给端的影响。同时,资本市场表现好。今天正值双十一,潘东透露,当日光大理财发行了一款固收+理财产品-阳光橙绝对收益策略产品,产品配置了固定收益、量化中性、优先股、股票直投等多种资产及策略。截至其发言时间,在6小时内该产品已募集160亿。“在转型的大背景下,有时候就是顺势而为,那个‘势’把握住了,就能够取得成功。”
关于投研能力建设,潘东认为,在数字化的时代,第一要加速把原来基金公司的精英人才驱动转换为体系化的平台能力驱动,这个是银行理财跟公募基金的区别,是中国的资管机构跟国外资管机构的区别。她认为,体系制胜的趋势很重要,当前资管机构正从烟囱林立,条线化响应的组织架构往前端敏捷、中台赋能的横向的组织转变,强调敏捷、快速的迭代。
最后,潘东分享了光大理财的一些实践和思考。她透露,首先第一件事是对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进行整合。银行理财与基金的区别主要有两点:银行理财比所有管理人都更加了解投资者;银行理财比所有管理人都更加了解资产,因为投资者是自己的客户,企业客户和资产在银行体系内。“我们觉得在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价值微笑曲线,底层资产端靠的是资产管理者,在资金和客户端靠的是投资顾问、理财经理,这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资产管理强,财富管理就强;财富管理强,资产管理会更强。”
其次是打造产品容器。潘东表示,银行理财与基金公司不同,要求在短时间内迅速关闭老产品,新的产品体系必须快速跟上。所以必须打造全天候、全期限的产品体系,产品容器上一开始就必须要有非常完整和全面的规划。此外,在渠道方面更加开放,潘东认为,现在要进入到开放环境里,通过开放平台,把自己的理财产品放到其他诸如全国性银行、城商行、线上场景等平台上进行销售尝试。
在投研能力建设方面的探索,潘东认为银行理财与基金公司也不一样。银行理财要的是多策略、全天候大类资产配置,基金公司是没有项目融资类、PE股权的,银行理财的货币、债券、融资、另类、权益全都有,但具体投资思路不一样,标准化的投资要严格按照基本面研究、估值研究、风险管理、动态平衡的逻辑去做,非标准化的业务要求向另类投资转型,要做企业的主办资管机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