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新规下,银行理财子公司如何发力拓宽渠道?

2021-01-06 12:00:00 和讯名家 

发布机构:普益标准?诠资管研究中心

本文内容来自普益标准“诠资管”系列日报,获取更多报告,请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普益诠财富APP。

为规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业务活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理财业务健康发展,银保监于2020年12月25日会起草了《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称“《办法》”)。本文将对该《办法》进行多角度解读。

一、立足保护投资者权益,提出多维度销售相关要求

《办法》主动顺应理财产品销售中法律关系新变化,充分借鉴同类资管机构产品销售的监管规定,并根据银行理财子公司特点进行了适当调整,对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行为提出多维度要求。本文通过梳理,整合了以下几处核心要点。

一是明晰销售的概念。结合国内外实践,合理界定销售的涵义,包括宣传推介理财产品、提供理财产品投资建议,选择适宜本机构特点和目标客群的理财产品,解决“卖什么产品”的问题。二是界定理财产品销售机构范围。理财产品销售机构包括销售本公司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和代理销售机构。代理销售机构现阶段为其他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吸收公众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三是厘清产品发行方和销售方责任。《办法》注重厘清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发行方)与代理销售机构(产品销售方)之间的责任,要求双方在各自责任范围内,共同承担理财产品的合规销售和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义务。四是明确销售机构风险管控责任。明确理财产品销售机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责任,要求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对销售业务活动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管理。五是强化理财产品销售流程管理。对宣传销售文本、认赎安排、资金交付与管理、对账制度、持续信息服务等主要环节提出要求。六是全方位加强销售人员管理。分别通过机构和员工两个层面提出管理要求,便于投资者查询核实,防止伪冒身份和虚假宣传。七是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要求建立健全投资者权益保护管理体系,持续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评估筛选合适的投资者,解决“卖给谁”的问题。八是要求全面登记信息。要求代理销售合作协议、销售结算资金的交易情况以及销售人员信息依规进行登记。

二、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或更多向他行渠道扩张

《办法》作为《理财子公司办法》的配套监管制度,要求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以下简称为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销售业务活动需要同时遵守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理财子公司办法》和《办法》等制度规定。

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指出,销售机构范围在初期限制在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银行理财子公司,并预留了“适时扩展”的政策窗口。在渠道方面,理财产品销售机构既可以通过营业网点销售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也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手机银行APP)等自有的电子渠道销售理财产品。

这导致此前市场预期较高的理财子销售渠道的全面放开部分落空,短中期理财子公司通过其他非银渠道扩大规模受到了约束。从全市场角度而言,有限度放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银行类固收产品和非银同类产品之间的正面竞争,保护市场多样性。从银行角度,也降低了区域性小行通过此类业务大幅扩张的可能性。结合近期监管对于互联网流量平台上架存款产品的监管治理,短期内互联网平台对银行广义负债的扰动将大幅减弱。整体政策效果预计中性偏正面。

鉴于上述情况,银行理财子公司短期内通过渗透非银渠道做大规模的空间相对有限,增量市场开发有待来日,存量市场的竞争仍为重点。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渗透,未来更多地体现为理财子公司对他行渠道的渗透。

三、《办法》有助于商业银行巩固自身的财富管理护城河

《办法》共八章69条,其中对于理财产品销售机构范围的界定值得重点关注。针对理财产品销售机构的范围,《办法》整体延续了原有规定,包括自销和代销两大渠道,其中,《办法》对理财产品代理销售相对谨慎,没有进一步扩大代销机构范围,这对维持理财产品销售制度的连续性和平稳性,是必要和恰当的,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辨别,是对投资者的一种保护,也是商业银行资管业务长久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另一方面确认放开存款金融机构代销非本行理财产品业务,丰富了存款金融机构的产品种类,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也加大了商业银行在财富管理领域的相互竞争。

此外,《办法》还提出未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许可,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直接或变相代理销售理财产品,更加明确地规定了有权销售理财产品的市场机构,这意味着,当前互联网平台以及绝大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还不能从事理财产品的代销业务。对销售主体的严格约束,一方面对当下财富管理方面的布局太快的第三方平台产生了遏制作用,另一方面使得刚刚起步的理财子公司在产品竞争中获得了调整的时间,维护了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主体地位。

总而言之,《办法》明确了理财产品销售诸多环节中的原则和操作性问题,较好地平衡了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与理财产品代销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也在若干方面大大提高了监管要求,为商业理财子公司的健康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普益标准。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