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用金融手段推进全面绿色转型

2021-01-24 09:35:35 和讯名家 

  编者按

  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起步较早。近年来特别是2016年以来,在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的通力协作和扎实推动下,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也成为全球首个由中央政府推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30·60目标”。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如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30·60目标”,更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和本刊特别组织专题,邀请多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部门领导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王浩「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2期

  2020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表十五周年。十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当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真总结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经验体会,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要求,积极探索用金融手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方法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设银行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绿色金融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属于公共产品,具有显著的外部效应,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化机制得以实现。绿色金融则是一种能够将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外部效应有效“内部化”的资源配置机制。用好这种机制能够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求。近年来,建设银行积极开展新金融实践,运用金融手段解决社会痛点难点问题。在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做“美丽中国的建设者”。近年来,建设银行充分发挥自身在基础设施融资领域的领导地位,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清洁交通、污染防治等领域加大信贷投放。截至2020年11月末,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已超过1.2万亿元;绿色贷款支持项目节约标准煤近4400万吨,较上年全年多出1000余万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7500多万吨,较上年全年多近300万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做“绿色金融的创新者”。建设银行充分发挥自身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优势,综合运用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等工具广泛调动各类社会资源,支持和培育绿色产业。与此同时,按照市场规律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新模式。创新推出“节能贷”“环保贷”产品,搭建“智汇生态”绿色金融服务平台,针对西北干旱气候,帮助解决节水难题。通过日益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做“美好环境的守护者”。十几年前,建设银行就在信贷管理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近年来,又在信贷管理流程中嵌入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价和管控机制。积极研究环境和社会风险压力测试技术方法;利用大数据工具提前识别环保风险,并通过全面风险预警监控平台定向推送风险信息,实行环保风险信息分级预警、分类管理。“拒绝向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发放贷款”已成为全行上下广泛共识。

  做“绿色生活的倡导者”。建设银行积极应用科技手段,在服务客户的各类场景中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以金融活水滴灌式服务社会的绿色发展。例如,我们在浙江地区的银行支付服务中,创造性融入名为“绿贝”的绿色评价激励机制,利用银行支付系统信息优势,对客户绿色出行、绿色支付、环境风险因子等方面进行评价,为环保表现好的客户提供更优惠的金融服务条件,引导客户形成绿色环保意识,用“润物细无声”的办法促进全社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目标,绿色金融发展面临新机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到二〇三五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并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举措。

  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一是首次将环保政策纳入宏观经济治理政策范畴,要求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政策体系,健全环境质量标准;二是加强空间治理,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划分政策单元,区分重点开发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能源资源地区制定差异化政策;三是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度,落实企事业单位治污主体责任。可以预见,环境资源约束刚性将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将内化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

  更加注重产业培育。一是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二是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三是发展绿色建筑,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可以预见,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将加速调整,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将加快培育。

  更加注重市场发展。一是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的市场化交易;二是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三是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生态产品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以预见,市场化手段将更多地运用于污染治理、节能改造和生态修复等重要领域,商业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创新将不断深化。

  更加注重技术进步。一是推动生态环保产业与5G、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增加新基建的绿色内涵;二是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三是开展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关键领域技术攻关。可以预见,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等重要领域都将出现绿色低碳技术突破,并由此从根本上改变许多产业的格局和面貌。

  综合来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将推动政策安排、市场规则、产业格局重大调整,我国绿色金融事业将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绿色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需要新投资,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测算:要实现《巴黎协定》规定的2度温控目标,未来三十年我国能源系统需要新增投资100万亿元,约占每年GDP的1.5%~2.0%。二是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绿色产业体系加速形成,涉及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绿色科技等诸多领域,为金融机构资产结构调整带来新机遇。三是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金融机构在市场准入、信息平台、资金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我们用金融手段解决社会痛点难点问题提供了新机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培育绿色金融新优势

  建设银行始终牢记国有金融重器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建设银行将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紧紧围绕“绿色金融资产成色更加靓丽、绿色金融客户群体更加壮大、绿色金融产品货架更加丰富、绿色金融系统支持更加有力、环境和社会风险管控更加有效、绿色金融专业队伍更加强大”的目标,努力开展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持续丰富新金融实践的绿色内涵,加快培育绿色金融新优势。当前,我们考虑重点做好以下探索实践。

  持续完善绿色金融运管体制机制。突出建设银行绿色金融委员会在全集团绿色金融发展中的统筹协调作用,不断强化“目标计划、资源配置、激励约束、考核评价、队伍建设”等运管体系支撑性要素,更好地支持保障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全面融入信贷政策体系。一是依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规划,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要求,做好区域差别化政策安排。二是根据2030年碳排放达峰目标路径,优化能源信贷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信贷占比,控制化石能源信贷投放。三是积极支持传统产业清洁化改造,研究促进绿色生活方式形成的信贷支持措施。四是稳妥有序地将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要求和超低排放标准纳入信贷准入标准。五是对环保意识薄弱、技术工艺落后、环保事件频发企业制定限制性措施。

  准确把握绿色产业发展重点加快客户群体培育。结合传统优势、市场容量、产业趋势、能力建设,重点围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绿色建筑等主要绿色产业,开展市场规划和客户培育,突出“五个优先”。一是传统优势领域优先,如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项目。二是存量优质客户优先,在合作中选择好绿色金融业务切入点。三是业务积聚度高的优先,如产业园区污染治理集中化改造等。四是能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先,如一些技术成熟、运行稳定、现金流可预期的项目。五是有示范推广效应的优先,如国家、地方的重大工程等。

  围绕重点应用场景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一是针对绿色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规模大、周期长、价格敏感的特征,研究“低利率、长期限”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二是针对清洁生产项目、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财政性投入不足的困难,研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三是针对国家市场化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意图,研究为排污权、用能权等新型财产权创设、登记、交易、转让、抵押、清算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四是针对绿色服务企业规模小、资产轻、押品少的特点,提供合同能源管理融资、合同环境服务融资等绿色金融方案,帮助绿色服务企业更好发挥作用。五是针对各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实践,结合建设银行绿色金融工作试点,因地制宜探索商业可持续的业务模式。

  前瞻管理环境和社会风险。一是将环境和社会风险作为一类专门的风险类别纳入建设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管理。二是对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资产搁浅”等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课题部署专门研究,制定应对方案。三是主动做好银行资产组合管理系统与环保部门环境监测系统的信息整合,加强对环境敏感行业和环境敏感地区的管理。四是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压力测试和成果应用,重点强化气候风险等压力测试。■

  (责任编辑 张驰)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