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

2021-01-24 23:44:31 和讯名家 

声明:相关数据等源于公开渠道、有据可查,文中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正文】

2021年1月22日(周五),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全文4323字),从内容上看这份文件虽然没有太多新东西、亦没有提出新的定量指标要求,但仍值得关注:

一、第一份专门针对商业银行负债质量进行规范的政策文件

(一)这既是第一份专门针对商业银行负债质量进行规范的政策文件,同时也是对流动性管理办法、大额风险管理办法、互联网存款、同业业务等现有规章制度的一次系统梳理和总结,更全面。

(二)我们相信这份文件只是开始,如果说资产端的政策文件带有强制性、商业银行可能心不甘情不愿,那么负债端的政策文件则具有约束性。因为即便没有这一文件,商业银行本身也有提升负债质量的内在动力,如商业银行也希望自身负债来源更丰富多样、成本更低、结构更合理,因此即便监管部门不提具体要求,商业银行也会想方设法提升负债质量,事实上并非商业银行不为,而是想为而无法为,毕竟负债质量提升的本源还在于客户质量。

事实上早在2020年1月,银保监会召开的2020年全国银行业保险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便已明确“全面加强资产和负债质量监管,在现有五级分类基础上,细化分类规则,提高资产分类准确性。尽快制定负债质量监管办法,提高银行保险机构,特别是中小机构负债的稳定性和匹配性”。可以看出,负债质量监管办法的最初设想应主要是针对中小银行,这的确也是中小银行的弱项所在。

(三)我们平常在谈起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这个概念时,其内涵旨在通过“量、价、期限与结构”等四个维度的最优组合来实现商业银行最佳经营实践。特别是,过去的政策文件多从资产端着手,负债端大多从同业负债占比以及创新存款等两个方面进行规范,此次从负债端进行全面规范应有一定指示意义。

毕竟从目前已经出现风险的包商银行锦州银行、恒丰银行等案例来看,其出现问题之前的相关信号虽然看似在资产端,但究其根本还是负债端出现了问题。大多出现问题的银行均受困于“高息揽储”这一背景。

二、适用范围并不窄,且需要定期披露或报告相关情况

(一)虽然文件最初明确提出仅适用于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但文件最后亦明确指出农村金融机构和外国银行分行参照执行,因此适用范围并不窄。

(二)文件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应于每年3月底前,向银保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送上一年度的负债质量管理评估报告。

(三)同时文件还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及时向银保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可能对其负债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事项和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四)商业银行应至少按年披露负债质量管理体系及负债质量状况等信息。

三、关注文件提出的四项“禁止性”规定

文件同时提出四项“禁止性”规定,虽然并非量化指标,但具有一定威慑性,值得关注,因为这是监管部门后续或非现场检查的一个重要依据,具体体现为:

(一)不得以金融创新为名,变相逃避监管或损害消费者利益。

(二)不得设定以存款时点规模、市场份额、排名或同业比较为要求的考评指标。

(三)分支机构不得层层加码提高考评标准及相关指标要求,防范过度追求业务扩张和短期利润。

(四)不得采取违规返利吸存、通过第三方中介吸存、延迟支付吸存、以贷转存吸存、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违规手段吸收和虚增存款。

四、明确提出负债质量管理的“六性”要求

(一)在商业银行传统的三性经营要求(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外,文件对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特别提出“六性”要求,即负债来源的稳定性、负债结构的多样性、负债与资产匹配的合理性、负债获取的主动性、负债成本的适当性以及负债项目的真实性。

(二)无论是结构、来源、获取、匹配等各维度,对负债质量管理的根本落脚点还是要落在负债成本上,因为在净利差、净息差保持一定水平的假设条件下,负债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资产端获取的风险偏好。若负债成本较高,则其在资产投放上会相对比较激进,相应需要承担的风险也会比较高,一旦市场出现风吹草动,则很受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

五、了解目前商业银行负债的结构情况:客户存款占60%左右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来源主要包括客户存款、广义同业负债以及向央行借款三大部分。其中,客户存款是最基础的负债来源,具体包括零售存款、企业存款、政府存款(含机关团体存款和财政存款)。

广义同业负债包括狭义同业负债、同业存单和金融债,是商业银行负债来源的重要补充渠道,同时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融资渠道。另外一部分负债来源则为向央行借款部分(包括央行的再借款再贴现资金、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等)。

(二)从具体数值来看,客户存款(这里仅包括零售存款和企业存款、不含政府存款和非银同业存款)占商业银行全部负债来源的60%左右,相对较为稳定。其中,客户存款的35-40%由活期存款构成、55-60%零售存款构成。

(三)政府存款(含机关团体和财政存款)、非银同业存款占全部负债来源的比例分别为10-15%、7-10%。

【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任博宏观论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