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起步较早。近年来特别是2016年以来,在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的通力协作和扎实推动下,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也成为全球首个由中央政府推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30·60目标”。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如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30·60目标”,更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和本刊特别组织专题,邀请多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部门领导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张雁云「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2期
浙江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发源地。我们始终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浙江绿色金融是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在践行“两山理念”“八八战略”和新发展理念、支持和服务绿色发展过程中,摸索起步和创新发展起来的。2014年开始,浙江省政府支持湖州市、衢州市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2017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浙江等五省(自治区)设立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湖州、衢州成为首批试点城市。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人民银行等国家部委的关心指导和各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先行先试的重要机遇,以金融支持支柱产业绿色改造升级为主线,大胆探索、稳妥推进,开展好试验区工作,推进“两山理念”新实践,取得了积极进展。近三年来,试验区绿色信贷余额年均增长43%,比全部信贷增速高出24个百分点。新兴绿色产业发展明显提速,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成效显著:2019年,湖州市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跃居全省第一位,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连续三年保持10%以上增长;衢州累计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500余家,创建国家绿色工厂、省级绿色企业、省级节水型企业共计120余家。试验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湖州连续三年被评为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市;衢州出境水达标率实现100%,荣获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明确要求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近期,浙江省委已经发布了《关于制定浙江省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要“打造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进一步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并要“深化区域金融改革试点,创新政保合作机制,完善现代金融治理体系”。浙江省金融系统将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系统谋划、综合集成、迭代升级、久久为功的要求,扎实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结合试验区建设经验,笔者有以下体会。
一是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要坚持深化理念引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向往和追求。绿色是浙江发展的底色,也是浙江绿色金融实践的坚实基础。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看,一个关键要素就是从资源拉动向创新驱动跃迁,绿色发展是必然要求。浙江绿色金融改革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绿色金融服务主体认定难、信息对称难及专业能力不强等难点堵点问题,紧盯标准、产品、政策、流程等核心要素,持续探索创新。始终坚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绿色发展,统筹运用信贷、债券、私募股权基金、上市融资等手段,满足绿色项目多样性和多维度融资需求。始终坚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着力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利用好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贴息和税收优惠政策、人民银行再贷款以及绿色发展基金、国际金融机构优惠资金等低成本资源,多措并举,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
二是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要坚持立足区域实际。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域金融改革的经验之一就是要立足地区特色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改革创新。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在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探索了一批富有借鉴意义的经验。衢州素有“浙江绿源”之美称,森林覆盖率超过70%,是全国9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8次到衢州调研、指导工作,指出生态是衢州最大的比较优势、最响亮的品牌,要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依托这些比较优势,两地抓住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契机,在绿色金融领域实施政策集成,建立货币、财政、监管和司法政策协同支持体系,以绿色金融标准为引领,运用数字化手段,不断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方式、模式和工具,加快推动金融资源配置绿色化和实体化。同时在具体目标、任务上又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其中,湖州从金融供给的角度,以金融自身改革创新,带动引领绿色产业的创新发展,衢州以传统产业绿色改造的经济主体实际需求为主导,改革创新金融服务,形成了独特的绿色金融改革发展模式。
三是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要坚持深化系统集成。绿色金融仅仅依靠市场力量是难以达成的,必须有效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同时又要注重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在改革前期主要是政府推动甚至主导,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更要注重市场驱动的内生创新机制,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建设好改革的系统性工程,实现金融改革与经济转型良性互动、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发展。我们推进改革经验之一,就是要让各级政府、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系统集成,真正实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百姓有利”。浙江省政府成立省绿色金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金融副省长任组长,加强对全省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全局统筹。省级部门打好政策保障“组合拳”,形成货币、财政、监管和司法政策协同支持体系,特别是金融管理部门进一步健全绿色信贷业务管理体系、统一绿色信贷统计标准、开展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优化绿色信贷宏观审慎评估,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探索差异化的监管政策,支持和鼓励绿色金融创新。各市是试验区建设的主体,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改革总体方案,坚持“挂图作战”,积极担当作为,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工作。金融机构积极加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在绿色分支机构资源配置、人员配备和内部考核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力度,聚焦绿色生态链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最大限度地匹配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当前在浙金融机构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举措多、成效实、积极性高,充分彰显了绿色金融的市场活力。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建立健全绿色金融行业自律机制,积极宣传绿色金融理念,引导成员单位把更多资源投入绿色金融领域。同时,通过创新“垃圾分类绿色信用积分”“碳积分”“治水公益绿币”“一村万树”等多种形式的绿色金融产品,引导全民参与。
四是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要坚持深化数字赋能。深化区域金融改革,离不开金融科技的元素,运用金融科技尤其是数字化技术,提升金融要素的配置效率是必然的趋势。浙江将数字经济列为“一号工程”,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7%,同时政府的数字化转型也走在全国前列,建立“掌上办事”“掌上办公”“掌上治理”等系列平台,打造服务和管理掌上改革系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和数字改革的先发优势,积极探索科技赋能绿色金融的新路径。湖州针对绿色金融涉及应对气候变化、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等多个领域的特点,创新打造了绿色金融信息系统、绿色主体认定系统、绿色银行监管信息系统、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等“三系统一平台”,实现了从前端绿色主体认定、后台绿色银行监管、中间信息平台搭桥的绿色金融信息和服务闭环。目前,浙江省内其他地市也搭建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金融信息平台,并逐步与省级平台实现有机联动。与此同时,连连科技、世界银行全球数字中心等一批新兴金融项目落户浙江,各类金融机构也正在加速数字化转型,金融借助科技力量,全面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能级。
五是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坚持深化制度建设。区域金融改革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金融改革路径,采取“先试点、再总结、后推广”的模式,就是要充分发挥基层的探索精神和首创精神,通过局部试点积累经验,为全局改革探索开路。浙江紧盯在局部区域开展绿色金融改革的目的要求,加强对试点的跟踪评价和第三方评估,对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及时梳理、提炼、固化,总结出有代表性的改革成果,形成案例典型。通过改革打造出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亮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经验,并率先在省内其他地区推广试验,形成在全国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同时,不断提升改革能级,对标绿色金融国际标准,在标准建设、信息系统、产品和服务模式等方面升级迭代,发挥“滚雪球”效应,形成一条不断放大特色、放大优势、迭代深化、整体优化的改革路径。更加注重从案例中提炼出标准和制度,加强整体设计、整合集成,真正将改革成果固化提升为长效机制。湖州、衢州两地围绕绿色企业(项目)、绿色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产品等领域,建立起15项地方绿色金融规范,初步形成符合地方实际、有公信力、可操作性强的绿色金融规范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围绕绿色企业(项目)、绿色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产品等领域,持续探索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为国家绿色金融标准建设输送更多浙江经验。
改革之路永无止境。浙江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立足服务新发展格局,在各金融管理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各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下,全力当好“试验田”,在先行先试中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国家交给试验区的各项工作任务,争取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