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子公司自立门户后为何不受“偏爱” 渠道费用、规模是硬伤

2021-03-26 01:48:30 21世纪经济报道 

渠道部门是中收部门,从前因为总行战略倾斜,会要求在APP和网银页面多多“照顾”本行资管部门的产品;当资管部变身理财子公司之后,“渠道为王”的地位凸显,渠道部门对于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代销他行理财产品、基...

都说理财子公司“背靠”母行吃饭,言下之意是理财子公司和母行天然是一家,前者为后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财产品供客户挑选,后者为前者提供海量客户,以及APP、网上银行的“广告位”,本应该是“母子情深”的大好局面。

但事实也不完全如此。

深入思考来看,如果仅仅依赖母行渠道就可以“吃饱”,理财子公司还有什么动力去拓荒同业渠道,甚至在监管未有定论之时积极部署互联网渠道?如果母行渠道部门对理财子公司照顾得“无微不至”,为何有些银行的APP理财页面推荐排在前列的却是别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或者一些基金公司的产品?

比如说,在零售大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的APP理财页面,现金类产品中排在推荐第一位的并非招银理财产品,而是代销的建信理财“建信宝”产品;混合类及其他产品一项,排在推荐第一位的是代销的“交银理财博享鑫荣三年封闭期5号”,也不是招银理财相关产品。

其实,银行渠道部门和理财子公司的关系十分微妙。渠道部门一般属于个金部或科技部,都是总行部门;理财子公司虽然脱胎于母行资管部,但现在与其他子公司处于同样等级地位,特别是部分银行旗下还有基金公司,因此没必要在渠道上厚此薄彼。

一位理财子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以前在母行资管部没觉得,现在到了理财子公司,对比总行部门似乎觉得低半级。”

理财子公司能提供给渠道部门的销售费率实际上远低于外部机构。郑迪坤 摄

“亲兄弟,明算账”

一位上海地区银行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渠道部门是中收部门,从前因为总行战略倾斜,会要求在APP和网银页面多多“照顾”本行资管部门的产品;当资管部变身理财子公司之后,“渠道为王”的地位凸显,渠道部门对于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代销他行理财产品、基金公司产品都是一视同仁的态度。

对于渠道部门来说,现在的主要目标是做大中间收入,而理财子公司能提供给渠道部门的销售费率实际上远低于外部机构,比如基金公司的费率就更高。

“理财子公司能给出的代销费用和基金公司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各家理财子公司产品的销售费普遍在15BP-50BP,但基金公司能给到100BP,甚至更高。对于中收部门来说,哪块‘肉’更肥,很明显。”一位大行理财子公司人士称。

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也表示,理财业务分离出来后有自己的KPI,包括规模和收入,但这与零售部门的KPI及诉求并不能有机统一起来。

从理财子公司角度来说,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是不争的事实,曾经动辄5%以上的收益率目前在中低风险产品中已非常罕见,更多的是“3”字打头的产品,只有一年期或更长期限的一些产品能做到4%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为客户锁住一定的收益率,不至于客户“用脚投票”,能给到本行渠道部门的销售费用自然十分有限。

相对于基金公司自有渠道,银行渠道触及的客户更为广泛,基金公司也没有为客户维持相对固定收益率的要求,所以愿意付出更高成本来获得银行渠道的青睐。包含认购费、申购费、销售服务费的销售总体费用,一般都付给了银行等代销渠道,有些小型基金公司还会让渡一部分管理费和赎回费给销售渠道。此外,基金公司不仅仅有销售费,还有尾佣,即托管服务费,根据基金份额和市值持有时间来计算,这也是给到银行等渠道的。

有些理财子公司的少量权益类产品,也能给到本行渠道相当于基金公司的销售费,但却仍然没有获得母行的更多关注。因为此时银行的关注点在产品规模上,一般而言,理财子公司发行的FOF产品相比基金公司,的确没那么有吸引力,募集一两亿的规模都比较困难,而基金公司只要打出明星基金经理的招牌,再加上公司本身的品牌效应,募集100亿规模的产品也相对容易。所以,同样的费率,看规模,谁的规模大,银行渠道就青睐谁。

上述银行高管举例说明,银行为何在基金公司面前没有对自家理财子公司更“照顾”。他说:“基金公司和银行的合作不仅仅是渠道这一点,而是全链条的,银行必须全盘考虑。比如如果合作愉快,基金公司员工的工资可以由这家银行代发,发放的工资可能转化为本行理财的购买力,基金公司货基产品也可以在这家银行托管。假使托管年平均余额2000亿元,一年托管费银行就可以赚2亿元,在银行托管部算是大客户了。金融市场部也可以委托基金公司管理资产,100亿元资产委托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就足够养活一个团队。双方有互利共赢的土壤。”

“合纵连横”初期更重视规模

没有自己的渠道,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硬伤”。

“中国的理财子公司是一个特殊存在,国外的汇丰、UBS财富管理业务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资管业务创造的收入都有赖于全球客户的强大基础,所以产品才卖得好。而目前理财子公司不具备这种基础。”上述银行高管称。

为了突破本行渠道的限制,很多理财子公司已经开始谋求“外援”,逐渐形成一种“合纵连横”的新气象。如上文所述,零售业务强的招行已经开始代销兴业、交行、中行、建行等理财子公司的产品;相应地,交行APP等渠道也在卖招银理财的产品。

“对于零售部门来说,并不在乎卖的是自家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还是外部理财子公司的,而更追求的是规模快速增长。如果外部机构的产品更有吸引力,收益率更高,也会优先其他理财子公司。如果某家银行APP只卖自家产品,那么客户一对比后发现其他产品收益率更高,就可能流失,转投别家。零售部门的任务是要把这些客户留在本行,哪怕别家理财子公司给的销售费是一样的,但也要给客户提供更多选择。”上述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称。

在费率上面,别家理财子公司给出的销售费并没有比自家理财子公司给的更高,基本是在0.3%-0.4%左右。

“这是因为其他银行为了做大代销理财子公司产品的规模,会考虑降低销售费。这在合作初期比较明显,后续会不会涨价很难讲。”上述大行理财子公司人士称。

成立之初,很多理财子公司也考虑过互联网渠道,特别是流量巨大的互联网巨头,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从接近监管人士处了解到,互联网渠道必须要经过银保监会批准方可代销银行理财产品,目前这条路还没打通。

(作者:周炎炎 编辑:马春园)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