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十四五”的重要板块,环保行业关注度持续上升,“碳达峰”“碳中和”成今年全国两会热词。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绿色金融的运用与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实体经济对绿色金融服务的需求显著增加,银行、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对可持续发展绿色产业的投资兴趣日益增长。据统计,目前全市场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概念基金合计达117只,近一年平均收益率达47.68%,近两年平均回报达95.56%;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加速,2020年共有7家商业银行或理财子公司推出44只泛ESG理财产品。
“银行推出ESG理财产品,是引导理财客户将资金更多投向可持续发展领域、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普益标准研究员王欣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以ESG主题理财产品为媒介,通过信贷、债券、债权、股权投资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绿色产业和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企业,践行ESG原则,增强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改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绿色金融产品体系逐渐形成
业内专家认为,总的来说,绿色金融是以环境责任为基础的金融。随着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的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发行制度不断完善,交易流程进一步规范,目前已形成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资管、绿色租赁等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1.95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0.3%,存量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另据不完全统计,绿色资管产品方面,2020年绿色信托存续项目数量接近1000个,较2019年增长20%。
“ESG产品将社会责任纳入投资决策,重点投资于ESG表现良好企业的债权及股权类工具,覆盖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乡村振兴、扶贫等领域。”王欣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王欣表示,在新冠疫情暴发期间,ESG投资策略因明显的超额回报而引发了市场关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这个话题,而投资机构也推出相关主题投资策略,相关产品的发行机构更是从公募基金扩大到银行及理财子公司。
银行热推ESG主题理财产品
中国理财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各银行及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ESG主题理财产品共有57只,发行机构包括农银理财、华夏理财、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建信理财、兴银理财、苏州农商行、光大理财和中银理财共8家。其中,华夏银行发行产品数量最多,有34只;农银理财位居第二,发行12只;华夏理财发行4只;建信理财发行3只;光大理财、苏州农商行、兴银理财及中银理财各发行1只。
据理财专家介绍,在商业银行中,目前华夏银行存续ESG产品数量最多,已形成了多期限、多系列的产品体系;理财子公司中,ESG产品数量最多的是农银理财,与其自身战略定位相一致,农银理财的ESG产品致力于推动惠农及相关可持续发展产业的发展。
农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ESG主题理财产品通常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认购起点低,一般是1元起购;二是产品期限灵活,1年至3年不等;三是优选信用主体,避开环境污染严重、企业经营管理混乱的企业,致力于在获取长期、稳定投资收益的同时,还能助力绿色产业,践行社会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
“银行理财引入ESG投资理念,一方面是因为ESG投资产品带来的稳定回报;另一方面也是银行理财行业发展使然。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加速向净值化转型,银行要兼顾资产保值增值和风险把控双重目标。银行通过在ESG领域的投资,不仅可以优选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投资标的,有效控制产品风险,还可以通过优质标的的资产增值获取可观的投资收益。对于理财子公司来说,积极开发ESG主题的产品,可以实现公司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实现自身的差异化发展。”王欣分析称。
产品类型将更加多元化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资金投向角度看,债券型资产占据了ESG主题理财产品资产配置的首位。固定收益类ESG主题理财产品重点投资标的包括绿色债券、绿色ABS、ESG表现良好企业的债权类资产,覆盖了节能环保、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清洁能源、乡村振兴、民生等重点领域。
以华夏理财发行的“龙盈固定收益类ESG理念理财产品”系列为例,产品主要投资于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环保产业,以及与民生、乡村振兴、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相关产业境内市场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农银理财发行的ESG产品则优先投资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态保护等绿色环保产业,兼顾扶贫、乡村振兴、小微企业支持、“一带一路”、民企纾困、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光大理财旗下的“阳光红ESG主题行业精选”产品,选取光伏、电动车、汽车电子等未来成长空间较大、估值合理行业进行重点配置。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认为,现阶段市场中的ESG理财产品主要为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业需要进一步创新ESG投资方式,加强权益类产品的研究开发,深入挖掘民生、环保、普惠、养老等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需求。同时,银行理财业还需要提升自身在ESG领域的投研能力和对投资资产的管理能力,加强底层标的资产ESG相关数据获取、处理方法和分析工具的开发和运用,从而为多种类型ESG理财产品的打造提供坚实基础。此外,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培育负责任投资者也很重要。
“未来,央行可能会将碳金融纳入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以此约束金融机构的融资投向。随着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考核的加强,金融机构未来对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将加大。”王欣预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