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标准化成大势所趋 中国本土信用评级机构亟待发展

2021-07-01 09:49:18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德尚玉

  国际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ESG评价标准,因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推进这一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30-60”目标已经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也纳入我国生态文明与总体布局当中,绿色金融已经成为ESG投资最重要的领域。在可持续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逐渐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ESG已然成为主流投资理念及实操策略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欧美正在加强的有关ESG投资的规制和披露原则、对投资标的和基金管理人的筛选机制等,这值得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积极关注,并考虑在国内推出相关行动。但国际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ESG评价标准,因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推进这一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成为当务之急。

  6月29日,在由世界金融论坛与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双碳”目标背景下的ESG可持续发展与理论标准体系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等政、学、商界的权威人士齐聚一堂。与会嘉宾认为,中国监管部门应该强制要求金融机构在对外投资中开展环境和气候影响评估、风险评价和信息披露,要求金融机构对高碳资产的敞口和主要资产的碳足迹进行计算和披露。

  加强ESG标准化、规范化建立

  几年前,国际上已意识到制定一个包括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ESG)的全球范围内统一和强制性执行的国际标准的重要性。从2018年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就开始进行相关的工作。

  据财政部原副部长、世界金融论坛和金砖智库首席顾问朱光耀透露,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主席在今年3月份明确表示要制定一个能够在国际社会上强制执行的标准,要涵盖气候变化领域和社会发展领域。随后,美国财长耶伦公开表示,美国支持就建立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进行国际谈判。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向世界各国就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谈判的相关进程进行咨询。要通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的建立,并推进相关谈判进程。

  “绿色金融是落实中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柱之一,ESG更是打造绿色资本市场的重要理念和实践工具。”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席院长吴红波表示,但由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ESG评价标准,因此加速推进这一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吴红波指出,要加强探讨ESG标准化、规范化建立的有关问题,以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与“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国家气候变化与专家委员会主任、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理事刘燕华表示,“双碳”目标背景下的绿色金融问题有三个“缺口”。

  第一个缺口是承诺缺口,各个国家承诺的总和加在一起,不能满足全球2度温控目标。按照目前的预测,可能之后2100年全球温度上升3-3.5度。

  第二个缺口是技术缺口。目前已经掌握的技术,不能够支撑巴黎协议的最终目标。

  第三个缺口是资金缺口,且缺口非常大。要实现“碳中和”,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主要靠市场弥补。技术应用与市场规模决定成本,市场规模取决于体制机制改革。“双碳”目标下的新一轮竞争,将重新组建全球的市场格局。绿色金融将是今后中国发展前景的一个风向标。

  穆迪集团(全球)国际业务总裁、董事总经理叶敏表示,目前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ESG标准不统一、监管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存在ESG报告框架体系,而各国的ESG发展阶段也大不相同。叶敏认为,统一报告框架与标准,是解决ESG数据挑战的关键环节,也是大势所趋。

  本土ESG信用评级亟待发展

  发展中国本土ESG信用评级机构十分重要。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指出,中国亟待发展本土的ESG信用评级机构,当前ESG发展过程当中应注重信息披露,还需注重如何发挥官方资金的作用。

  朱隽介绍,欧美发达经济体ESG投资起步较早。美国ESG投资规模占资产管理总规模的33%,欧洲达45%。我国ESG投资还处于初步阶段,ESG基金规模尚不足股票型基金和混合性基金总体市场规模的2%,差距比较明显。截至去年年底,全球流入ESG基金的资金大概是1500亿美元,其中90%都是流向欧美。“所以我国与境外差距大,这意味着潜力也很大。”

  对于如何发展中国本土ESG,朱隽给出建议:

  一是普及ESG投资理念。朱隽认为,这需要社会各方的全面努力,通过媒体宣传、投资者风险教育等,引导投资者关注ESG因素,培育ESG投资体系。

  二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落实将ESG要求纳入授信全流程。”朱隽说。

  三是以气候信息披露为抓手,推动ESG信息披露。

  四是培育第三方机构提供ESG投资服务,完善本土ESG评级体系。鼓励更多市场机构提供ESG信息数据,评级、咨询服务。

  五是深入参与ESG标准制定等国际可持续金融治理工作。

  “目前,我国国内的上市公司、债券发行人、金融机构均开始关注ESG,但评价结果显示ESG表现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可能不是因为企业ESG管理不够好,而是因为企业在披露中没有体现出来核心指标数据。”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沈双波认为,对于投资人和企业主体自身,对ESG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为目标的不同,ESG指标选择也会不同。专业的独立第三方机构的评级,无论对企业提升自我ESG管理能力,还是对投资人进行投资标的的选择都极为重要。

  资本市场如何推动ESG可持续投资

  在资本市场如何推动ESG可持续投资发展亦是业内关注重点。

  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就新修订的定期报告格式与准则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框架,完善了具体披露内容。

  欧美ESG市场建设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其花费时间最长的是ESG意识的培养,其次是ESG市场生态的优化,而ESG资产规模的大幅上涨都发生在近几年之内。

  中国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副主任马险峰认为,我国的ESG可持续投资发展不可一蹴而就,需要逐步完善基础制度建设。

  “推动ESG可持续投资发展,既要推动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强化金融机构ESG风险防控,也要加快建立健全ESG市场基础投资、优化ESG投资生态。”马险峰建议,一是建立健全ESG市场基础制度,明确ESG界定标准;二是加强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三是鼓励第三方ESG服务机构加快发展。

  目前,全球有大约600家ESG服务机构,其中大型机构约有数十家。这些机构为企业提供ESG信息披露服务,为投资者提供ESG数据、评级或评价、鉴证服务等,是ESG市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ESG服务机构约有20家,都还处于初步成长阶段,正在不断探索设计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ESG服务,需要加以引导和鼓励。待市场培育较为成熟之后,再逐步进行市场规范。”马险峰说。

  统筹国有上市公司ESG成必然要求

  ESG投资是作为关注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有助于投资者能够筛选出更具有稳定性、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2021年5月24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指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环境信息披露的制度。

  截止到2020年底,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量达到4140家,总市值近80万亿元,其中国有上市公司数量占比大约是28.14%,市值占到43.07%。因此,国有上市公司发展质量,不仅影响着自身的业绩,企业的市值也直接关系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的经济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

  “统筹国有上市公司ESG工作是一个必然的要求。”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副局长张晓红表示,中国亟待构建系统科学实用性与可行性兼具的中国特色的ESG评价体系。

  张晓红介绍,2021年国资委开始深入研究中央企业ESG方面的工作,正在准备发布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蓝皮书,促进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将ESG更好的融入到企业的经营当中。同时引导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强ESG地信息披露,发布高质量的ESG报告,在资本市场塑造良好的形象。

(责任编辑:李悦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