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理财赛道开启:“银行版个人养老金产品”即将面世

2021-09-17 09:40:08 金融时报  赵萌

  9月15日,四家机构在四地养老理财试点正式启动,分别是工银理财在武汉和成都、建信理财和招银理财在深圳、光大理财在青岛。根据银保监会此前发布的《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单家试点机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限制在100亿元人民币以内。这意味着,总额最高400亿元的养老理财赛道正式开启。

  市场普遍关注,区别于普通理财产品,养老理财将有怎样突出的特点?是否会在未来出现供需两旺的态势?理财子公司要想在这一赛道上胜出,还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金融机构抓住银发经济发展机遇,加速布局养老金融领域,养老理财试点将成为关键抓手,助力破解适老化的个人养老金融产品供需不匹配、创新性不强等问题。”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郑忱阳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个重要切入点

  实际上,养老理财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此前,部分银行曾发行养老理财产品,如交通银行重点面向企业年金等养老金客户、薪酬福利客户,相继推出了多款开放式和周期型系列养老专属理财产品。但整体来看,商业银行的养老理财产品仍比较少,市场供需不匹配。此外,部分产品也存在着养老属性不突出、发行营销不规范、以单一化的债券投资为主等问题。

  早在去年,监管层便已透露了养老金融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按照“名实相副”的原则,对各类带有“养老”字样但不符合标准的短期金融产品予以清理;“另一条腿”则是稳步推进养老理财试点。

  “试点的意义在于,通过四家机构在四个地方的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模式,再推广到整个银行理财市场,使更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甚至其他资管机构都能进入到这个市场中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受访时表示。

  也有专家将养老理财称为“银行版个人养老金产品”。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将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依次称之为‘基金版个人养老金产品’和‘保险版个人养老金产品’,那么,养老理财可以被称之为‘银行版个人养老金产品’,三者都是第三支柱的有益补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多数专家认为,养老理财的试点是培育发展第三支柱养老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和抓手。

  产品特点是偏长期更稳健

  “产品可能在10月开始发售,目前我们还没有拿到具体的产品说明书。此次销售的大概率是一个产品,而不是一批产品,起投金额大概率为1万元。”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表示。“产品正在积极准备中,全力支持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招银理财内部人士在回应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来看,距离产品正式面世还需时日。四家理财子公司均于近日纷纷表态,将深入挖掘客户需求,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养老理财产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满足更广大投资者的财富保值增值需求和长期养老需求。

  然而,市场普遍关注,区别于普通理财产品,养老理财将有怎样的突出特点?特别是,在净值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养老理财如何兼顾收益的安全性与净值化管理之间的矛盾?

  “养老理财产品将在投资期限、风险等级、收益水平、购买门槛、资金投向等方面与普通理财产品有明显区别。”郑忱阳表示,在投资期限方面,养老理财是偏长期的理财产品,未来将重点布局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平台;在风险等级方面,养老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将低于普通理财产品;在收益水平方面,养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更加稳健;在购买门槛方面,养老理财产品将降低购买门槛以覆盖多层次投资者;在资金投向方面,短期内养老理财产品投资范围仍将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待产品成熟后将加强权益类资产布局。

  专家普遍认为,养老理财产品要想在净值化管理之下兼顾安全性,就要强调一个“真”字,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此外,在产品设计上,理财子公司可以灵活设置投资期限,比如期限内可以赎回、返还份额等,也可以参照保险机构的做法设置犹豫期,给投资者更多的考虑空间。

  市场供需两旺态势可期

  “从需求方面看,居民对于通过理财投资等渠道积累养老资产的需求是巨大的,目前主要的问题在于适合的金融产品供给不足。在解决‘未富先老’问题的迫切需求之下,养老理财产品的发展空间较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发现,受访专家对养老理财未来发展有着较为一致的积极评价。“养老理财为建立和完善第三支柱养老市场开辟了新的赛道。”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邓宇在受访时表示,目前,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养老理财新赛道的开启能够为商业银行存量理财业务和增量理财产品提供很好的衔接,促进资管新规落地,且为进一步推动第三支柱养老市场建设探索出了新路径。

  “预计养老理财产品在未来会出现供需两旺的态势。”郑忱阳表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叠加居民财富不断积累,老年人对养老保障、医疗卫生、养生保健等公共服务体系存在刚性需求,再加上养老金缺口持续扩大,养老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值得关注的是,对应于旺盛的需求,理财子公司要想在养老理财的赛道上胜出,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供给能力。郑忱阳认为,理财子公司要把握政策机遇,弥补在产品设计、投资策略、风险管理、投研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具体来看,在产品设计上,要精细化客户画像、标签化客户群体,借鉴国内外同业养老产品的先进经验,将养老和普惠深度融合,丰富养老理财产品体系;在投资策略上,以长期稳健为投资理念,探索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积极投向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的领域,结合先前在固收类、多资产和中长期净值型等产品中积累的投资经验,动态调整股票、债券、基金、商品等多元化资产配置方案;在风险管理上,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实施第三方独立托管以实现风险隔离;在投研能力上,打造高水平的投资研究团队,配备具有大类资产配置经验的资深投研人才,加强投研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李悦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