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信用卡带您了解金融消费者合法权利》

2021-09-24 17:58:36 21世纪经济报道 微信号 

  您了解金融消费者权利有哪些吗?您知道如何正当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吗?金融知识普及月,快来和农行信用卡一起get吧!

  一、

  金融消费者的八项权利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保障金融消费者的8项基本权利,即: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信息安全权。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对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进行具体规定,强调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八大权利。

  1.什么是财产安全权?

  金融机构应采取严格的内控措施和科学的技术监控手段,保障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金融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金融服务时,享有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什么是知情权?

  金融机构应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地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可能影响其决策的信息,充分提示风险,不得发布夸大产品收益、掩饰产品风险等欺诈信息,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什么是自主选择权?

  金融机构应当充分尊重金融消费者意愿,由消费者自主选择、自行决定是否购买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不得强买强卖,不得违背金融消费者意愿搭售产品和服务,不得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不得采用引人误解的手段诱使金融消费者购买其他产品。金融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4.什么是公平交易权?

  金融机构不得设置违反公平原则的交易条件,在格式合同中不得加重金融消费者责任、限制或者排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利,不得限制金融消费者寻求法律救济途径,不得减轻、免除本机构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责任。金融消费者享受公平交易的权利。

  5.什么是依法求偿权?

  金融机构应当切实履行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主体责任,在机构内部建立多层级投诉处理机制,完善投诉处理程序,建立投诉办理情况查询系统,提高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质量和效率,接受社会监督。

  6.什么是受教育权?

  金融机构应当进一步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积极组织或参与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开展广泛、持续的日常性金融消费者教育,帮助金融消费者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诚实守信意识。金融消费者享有参与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的权利。

  7.什么是受尊重权?

  金融机构应当尊重金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不得因金融消费者性别、年龄、种族、民族和国籍等不同进行歧视性差别对待。金融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获得尊重和平等对待的权利。

  8.什么是信息安全权?

  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第三方合作机构的管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严格防控金融消费者信息泄露风险,保障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金融消费者享有个人信息和隐私受保护的权利。

  二、

  金融机构侵犯金融消费者权利具体表现

  1.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财产安全没有得到保障。

  2.金融机构发布夸大产品收益、掩饰产品风险等欺诈信息,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3.金融机构强买强卖,违背金融消费者意愿搭售产品和服务,或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采用引人误解的手段诱使金融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4.金融机构设置违反公平原则的交易条件,在合同中加重金融消费者责任、限制或者排除其合法权利。

  5.金融机构没有切实履行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主体责任。

  6.金融机构不尊重金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对金融消费者进行歧视性差别对待。

  7.金融机构导致金融消费者信息泄露风险等。

  三、

  依法文明维权途径“五步”走

  1.协商解决。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发生金融消费争议时,首先可以向金融机构反映问题,让金融机构查找问题原因,积极妥善解决问题。该途径处理问题高效、经济、可得。

  2.投诉处理。如果向金融机构反映问题后,金融机构不予受理或未及时处理、或消费者对处理结果不满意等,消费者也可通过金融机构官网、移动客户端、营业网点等公布的投诉电话、通讯地址等投诉渠道,向金融机构投诉,由金融机构指定的与被投诉事项无直接利益关系的人员核实投诉内容并妥善处理。

  3.第三方机构调解。金融机构作为投诉事件的当事人之一,可能会因自身利益与消费者权益产生冲突,如果处理结果难以让消费者信服,可请求第三方机构组织调解。这些第三方机构具备专业性、独立性、中立性等特点,有利于金融消费纠纷得到公平、合理、专业、及时、经济、便捷的处理。

  4.提请仲裁。经第三方调解未达成一致的,当事双方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5.法院起诉。在其他维权途径维权无效时,金融消费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

  代理投诉的危害

  金融消费者与所谓“代理投诉”的机构合作,存在以下风险:

  1.高额费用损失——部分“代理维权”中介机构,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利用消费者急切的心理,引诱消费者签署代理协议,收取高额的“代理费”。

  2.信息泄露风险——在办理“代理维权”过程中,中介机构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而这些信息都是个人重要信息,容易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或账户资金被盗刷的风险。

  3.征信受损风险——中介机构所谓的“谈判债务重组”,实际上是拖延银行卡欠款偿还的方式,一旦谈判失败,消费者将自行承担利息及违约金,更严重的是影响个人征信。

  4.触犯法律底线——个别中介机构为达目的,指使、诱导消费者编造理由或协助伪造相关证明材料进行投诉,触及法律红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泓杨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