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为民”理念的甘肃实践

2021-10-14 15:09:43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不同的历史时期,金融被赋予不同的地位,但其责任与使命一脉相承,那便是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甘肃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金融资源投入、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全力支持甘肃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甘肃金融活水润民心、金融服务暖民心、金融管理稳民心的初心使命与实践担当。

  金融活水润民心

  扩总量解决融资难事。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用足用好总行对经济困难省份新增再贷款等差异化支持政策,积极争取新增12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限额,用于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截至7月末,甘肃省各项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长8.3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19个百分点。前7个月,全省新增贷款1421亿元,贷款新增量创下自2016年以来的同期最高。

  降利率让利实体经济。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认真落实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措施,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1-7月,全省金融机构新发放的各项贷款、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5.60%、5.01%、5.69%,同比分别下降26、17、38个BP,贷款利率均创自2015年有统计以来新低。

  优结构稳企纾困保民生。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坚持信贷投放服务实体经济导向,召开全省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和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牵头出台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意见,持续开展稳企纾困行动,累计对2.4万多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096亿元到期贷款实施了延期,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升级。7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268.67亿元,较年初新增342.69亿元,同比多增135.28亿元;涉农贷款余额7003.37亿元,较年初新增347.71亿元,同比多增230.79亿元。

  补短板支持涉外经济发展。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坚持以“惠企便民”为目标,制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业务实施方案,全方位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1-7月,全省跨境贸易和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量36.1亿元,同比增长35.14%。同时,推动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正式落地,推进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发展,帮助我省涉外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30多个,涉及资金7.12亿人民币,企业出口应收账款融资时间由原来的3天缩短到1个小时。

  金融服务暖民心

  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围绕央行职能和履职特点,面向农民、务工人员、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普惠金融重点人群,以“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 等为主题,制定差异化金融知识普及方案,深入开展了存款保险、支付服务、反假币、国库、征信、反洗钱、外汇等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活动,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加强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咨询投诉电话管理,完善咨询投诉电话应答知识库内容,对通话质量进行日常抽检,确保接听话术规范、用语文明;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投诉受理人员培训,全面掌握金融投诉受理应对技巧;密切关注金融消费者集中反映的咨询投诉事项,及时下发风险提示,切实加强风险预警。1-7月通过咨询投诉电话接收咨询投诉3562笔,均妥善办理。新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调解室和调节站24家,成功调解纠纷425起,涉及金额3.31亿元。积极推进金融广告专项治理工作,借力“金融广告随手拍”微信应用小程序开展违法违规金融广告监测、上传、审核及甄别处置工作,1-7月全省共推送、审核违法违规金融广告线索118条,并通过短信提示、平台投诉、约见谈话等形式将确实属于违法违规的9条金融广告全部清理删除。

  始终坚守国库为民服务初心。深入推进“互联网+国库服务”模式,全省电子缴税比率达99.7%。持续推动国库“点对点”直拨业务,150多项、超200亿元政府补助资金通过“国库直通车”直接发放到群众手中。简化小微企业减税降费退库环节,建立小微企业退税快速通道,小微企业退税平均缩短3个工作日,已累计为5万多户小微企业办理退税业务18万笔、金额6000多万元。有序开展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减税降费相关工作,让人民群众第一时间享受政策红利。1-7月销售储蓄国债6.95亿元,建立了应兑未兑储蓄国债到期提醒兑付机制,通过电话提醒、上门走访、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等方式积极开展兑付工作,兑付率达91.8%,赢得了社会公众的高度赞扬。

  不断提升支付为民服务效能。为了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今年2月,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制定了《关于提升老年人支付服务便利化程度的实施意见》,指导辖区金融机构通过开通绿色通道、优化智能服务、开展上门服务、强化金融宣传等举措,改进“适老”金融服务场景,打造安全、无障碍的适老化金融服务环境。截至7月底,省内90%以上的银行机构已完成手机银行APP适老化改造。大力推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建成“‘云闪付之城’+小而美农村支付生态圈”47个,云闪付APP注册用户突破624.76万,县域公交云闪付支持率达100%。落实企业银行账户“放管服”改革要求,鼓励银行机构减免小微企业账户开户及管理费用。截至7月底,共减免小微企业开户费373.56万元、管理费469.89万元。

  进一步优化征信为民服务水平。推动上线甘肃省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即“陇信通”平台,帮助金融机构挖掘潜在客户,防范信贷风险,缓解信息不对称,推动银企更好合作。目前,平台已促成辖内银行向325户企业办理首贷业务14.33亿元。加强窗口服务标准化建设,从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环境标准、对外礼仪等方面制定征信服务人员服务准则,严格柜台服务行为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将常见问题制作成宣传展板和折页,配备业务引导员,引导群众按流程办理查询业务和解答群众业务咨询。大力宣传个人信用报告互联网、商业银行网银和手机APP、云闪付APP等查询渠道。创新开展特殊人群查询服务。通过采购防护用品、定期消毒、强化人员管控、升级测温设备等措施,确保临柜查询服务安全有序。保障特殊时期公众征信权益,指导金融机构累计为5139家企业和15967户个人调整了还款计划或征信记录。创新开展特殊人群查询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提供预约上门的人性化服务,满足群众特殊服务需求。

  全力保障现金供应。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积极开展发行基金储备、调运和摆布,加大金融机构现金库存和券别调剂力度,1-7月累计投放现金284.22亿元,回笼现金323.19亿元,确保人民群众用上干净钱、放心钱。累计投放20元及以下小面额现金12.32亿元,回收不宜流通人民币10.87亿元,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现金需求。指导金融机构积极完善制度机制、优化兑换流程、提高服务标准,积极为社会公众开展残损人民币鉴定、兑换,1-7月兑换大小面额残损人民币5700余张,金额近30万元,尽力挽回人民群众财产损失。

  金融管理稳民心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充分发挥“陇银e通”甘肃省企业银行结算账户监测系统作用,系统上线以来,累计向银行发送可疑账户5.5万个,发现疑似风险企业11.9万家,大大提升了全省账户风险管理效能。持续深化与公安、通信管理局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合作,通过涉案人员、涉案手机号码、涉案银行账户交叉印证,实现银行账户开户人和手机号码使用人“三涉案”联动核查。组织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和各银行机构开展“全民防电诈、全社会反电诈”宣传月活动,覆盖158万人次,多渠道普及买卖账户的典型案例、社会危害、法律后果等。据悉,全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连续6个月“零涉案”。

  监管利剑愈显锋芒。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持续整治拒收现金,对11家行为主体进行了约见谈话,对2家涉事主体给予了行政处罚。开展征信市场动态监测,走访和现场约谈违规机构6家。对115家金融机构金融消保业务进行全面评估。联合监管部门对两家机构开展反洗钱监管走访,向公安部门移送可疑线索74起、立案侦查11起,推动洗钱入罪宣判3起,首例“自洗钱”案件立案侦查。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查处非法买卖外汇案件15起、处罚款1046.38万元。联省公安厅、等部门制定预防、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赃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跟踪查办“4·11”地下钱庄专案,已立案调查227起,收缴罚没款7222.08万元。深入推进跨境赌博“资金链”治理工作,配合公安机关立案查处网络涉赌案件179起,冻结账户687个,涉及资金7200余万元。

(责任编辑:邱光龙 HF05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