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小银行“抱团取暖”的故事继续上演,这次是河南。中原银行拟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及焦作中旅银行。如果吸收合并工作顺利完成,中原银行总资产规模将突破万亿元,河南省内银行业也将形成郑州银行与中原银行“两强并立”的格局。
10月27日晚间,中原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及焦作中旅银行。吸收合并完成后,将继续投入并拓展主营业务。
总资产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资料显示,洛阳银行前身是洛阳城市合作银行,成立于1997年,2020年末资产总额2759.35亿元,不良率1.82%;平顶山银行前身是平顶山市商业银行,2019年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2020年末不良率2.5%;焦作中旅银行前身是焦作市商业银行,2012年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旅游集团,2020年末资产总额1012亿元,不良率2.05%。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中原银行资产总额为7530.02亿元。这也意味着,在成功吸收合并上述3家银行后,中原银行总资产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在国内银行中能排到20多位。
中原银行方面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吸收合并实现自我优化,继续拓展成一流的商业银行,实现业务高质量发展,最终达到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做优做强地方金融,提升金融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中原银行下辖18家分行和2家直属支行,共有营业网点494家;作为主发起人,在河南省内设有9家村镇银行和1家消费金融公司;控股设立邦银金融租赁公司。今年上半年,中原银行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7.18亿元,净利润21.12亿元。
“两强并立”格局将形成
事实上,中原银行最初就是地方银行改革重组的产物。2013年底,河南省印发《关于河南省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改革重组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明确提出:河南省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小、发展空间受限、市场竞争力不强、创新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足,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历史包袱沉重,存在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河南省城市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银行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足、市场空间狭窄等问题将进一步显现。在彻底化解历史包袱的基础上,整合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组建一家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品牌影响力较强、服务能力更强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既是遵循金融产业发展规律的主动之举,也是有效提升地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地方金融产业市场竞争力和风险防控能力的现实选择。
2014年8月,三门峡银行、开封银行、新乡银行、南阳银行、信阳银行、安阳银行、鹤壁银行、商丘银行、驻马店银行、漯河银行、许昌银行、周口银行和濮阳银行等13家河南当地银行联合发布公告称,将通过新设合并的方式组建一家区域性银行,这家银行正是中原银行。
《中囯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按照方案,河南省城商行改革重组工作将采取“13+X1+X2”的方式,其中,13家是2014年就参与合并的银行,“X1”是指在未参与整合的郑州、洛阳、平顶山、焦作等4个省辖市各吸收合并1家规模较大的城区农村信用社或通过其他方式设立的分支机构。“X2”是在优先考虑老股东的前提下,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和组建需要,适时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
现阶段,郑州银行是河南省内第二大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今年上半年末的资产规模为5719.7亿元。随着中原银行此番完成对当年未参与整合的洛阳、平顶山、焦作三地地方性城商行的吸收合并,河南省内银行业也将形成郑州银行与中原银行“两强并立”的格局。
谨慎规划中小银行改革思路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中小银行改革重组工作加速推进,包括四川、山西、辽宁等在内的多地相继通过“新设合并”方式成立省级法人城商行。
在金融系统业内人士武忠言看来,就宏观层面而言,随着历史包袱的堆积以及宏观环境的变化,部分中小银行的底层风险逐渐暴露出来,推动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现实意义。就微观层面而言,有利于释放银行竞争优势,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未来合并重组的案例可能还会增多。但银行重组改革不是简单的拆分合并,需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还需要处理好重组后新机构的定位及发展问题。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提醒,中小银行合并重组的过程中,要注意部分可能产生的新问题,一是要明确发展方向,合并重组涉及各项资源的整合,并购重组前各家银行的优势与资源不尽相同,需要梳理思路、聚集优势,而不是化作散沙一团;二是要优化人员管理,原有银行的各部门、领导干部、基层员工、公司文化等都存在差异,如何发挥合并重组后的公司架构优势,最大化人员配置效率,这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