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姚辉亚:数字银行商业模式得以验证 数据处理与治理成为关键能力

2021-11-04 15:08:46 21世纪经济报道  侯潇怡

  11月2-3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举办。11月3日下午,微众银行科技创新产品部负责人姚辉亚在金融科技主题论坛的“全面数字化赋能下的银行‘危’与‘机’”圆桌对话上指出,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同时定位提供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银行,疫情其实验证了数字银行这种商业模式能够实现商业可持续。

  姚辉亚表示,疫情之后,小微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大,因此微众加大了对小微领域的投入,截至今年6月底,微众累计触达的小微企业已经超过227万家,累计授信客户超过73万家,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超过7100亿,服务范围覆盖全国27个省和直辖市。在这些小微企业当中,年营业收入在一千万以下的企业占客户总数的80%以上,其中60%的企业客户是首次获得银行贷款,今年上半年新增的首贷户也超过4万家。在疫情背景下,数字化是微众银行服务小微非常重要的手段。

  作为一家数字银行,微众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特殊人群在疫情中跨越鸿沟,享受到数字化的便利。早在2016年,微粒贷便推出手语客服服务,让听障人士也能便捷享受到金融服务,到今天为止已经服务超过一万的听障人士。疫情期间,微众也优化了视障人士金融服务的体验。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的金融机构都能够接触无障碍的服务理念,所以还把这个框架做了开源,希望业界有更多金融机构可以加入,让更多人群可以享受到数字化的便利。

  姚辉亚进一步指出,基于数字化的模式下,通过大数据、模型化的方式来做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风险分析的维度与频度,甚至颗粒的大小程度都能得到很好的优化。但随之而来的是两个挑战:

  一是数据处理能力面临挑战。以微众为例,客户量达到亿级后,有效的处理这些数据的难度非常大,过去一两年微众此前使用的数据库在批量处理数据时遇到了瓶颈,当数据量达到PB级,想在规定的时效内完成业务处理难度很的。就拿跑批来讲,要满足在一个特定时间把监管报表报送出去,把业务及时、如实展示出来难度很大。所以微众引入了新的数据库去解决批量处理数据的挑战。此外,在大数据领域,银行有大量业务需要做实时决策,比如反欺诈、多维数据分析等。因此微众银行推出了自主可控的一套大数据平台,并在过去两年持续优化框架,不断提升其效率,并引入相关框架支持反欺诈和多维分析,使基于数据的决策更敏捷。

  二是数据治理面临挑战。当银行数据越来越多,隐私保护越来越严格,怎么保护数据安全,怎样管控数据质量?微众做了大量尝试,并建立了专门的对于数据治理的一套治理架构来确保流程和工具管控好数据质量与安全。当然,数据治理在业内的探讨刚刚开始,未来微众会投入更多力量构建一套可持续的数据处理能力,以支持业务增长。

  作为创新型的银行,如何持续产出新的产品,保持创新能力?姚辉亚指出,怎么样快速迭代、持续创新是像微众这样以创新和科技为特色的企业面临的永恒的话题,从微众银行的角度,在微粒贷取得成功后,近些年微众推出了服务小微企业的产品“微业贷”,业务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广度和深度。基于这套能力,微众又加大对科创类小微企业的进一步服务,并推出了“科创贷”,用户体验反馈很好。

  除了产品本身的创新之外,企业还需要构建一些基础能力和生态,比如微众与担保公司和再担保公司也搭建“银政担”的合作模式,在不增加小微企业额外成本前提下,建立起风险分担机制,同时结合人民银行的再贷款、贴息准入、风险补偿等进行一系列支持政策,从而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责任编辑:王晓雨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