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1月26日电 近期央行先后推出3000亿支小再贷款,2000亿清洁煤炭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中信证券(600030,股吧)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宏观首席分析师程强、宏观分析师王希明发布研报,预计未来一年再贷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可能达到1万亿。再贷款可能成为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柱。
研报介绍,1998年开始,基础货币的投放方式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目前以MLF和降准为主。基础货币指货币和准备金,是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的基础,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记为负债。
研报称,近期,央行先后推出多种再贷款工具,预计未来一年再贷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可能达到1万亿,或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激励相容、精准滴灌的特点,是央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包括定向降准、PSL、TMLF和再贷款等。随着货币政策阶段性目标和约束条件逐渐发生变化,定向降准、PSL和TMFL的使用减少。再贷款采用“先贷后借”的模式操作,具有投向灵活、直达性强的特点,可能成为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柱。
研报指出,截至2021年9月末,各项再贷款余额约1.95万亿,预计未来一年新增再贷款投放有望达到1万亿,包括3000亿支小再贷款、2000亿清洁煤炭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作为对比,今年1-11月MLF和降准净投放的基础货币合计为9500亿,因此未来再贷款可能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之一。(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