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实践丨谁是下一个苏炳添,走近银行的代言人

2022-01-29 08:00:00 时间之痕 微信号 

本文投稿首登于《零售银行》月刊2021年12

2021年12月1日,招商银行(600036)宣布中国著名田径短跑运动员苏炳添成为公司全球品牌代言人,进一步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在东京奥运会创造田径100米项目亚洲纪录后,苏炳添已签约小米、七匹狼(002029)、安井食品(603345)等多家知名品牌的代言,这次代言招商银行,受到了银行业的普遍关注。一直以来,银行业很少找代言人来宣传品牌形象,但苏炳添与招行的合作,也并非银行找代言人的孤案,仍然在不同的环境下有少量银行开始了与代言人的合作。

(来自《行长要览》)

2018年5月24日,王俊凯被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授职为“工行VISA信用卡首席新青年合伙人”。合伙人是另一种形式的代言。

2018年11月23日,中国银行(601988)联合万事达卡在京举行中国银行随心女人卡发卡庆典暨世界网坛两次大满贯得主李娜见面会,并向随心女人卡代言人李娜现场赠卡。这是一种产品代言人。

2021年8月17日,中国银行签约谷爱凌为形象代言人,为中国冰雪爱好者“滑遍全球”提供金融服务保障。谷爱凌与国家体操队、国家冰壶队以及花样滑冰世界冠军隋文静、韩聪,共同组成“中国银行梦之队”,为成功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贡献中行力量。活动代言是最普遍的一种应用。

……

代言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商业行为和营销方式,随着时代变迁,以及多种媒体的活跃和专业的媒体偶像诞生,这种商业营销也在发生着不断的进化和演变。从260年前,英国夏洛特皇后代言的“皇后餐具”;到140年前,莉莉·兰特里(Lillie Langtry)成为第一位明星代言人代言了Pears Soap肥皂;到20世纪初,将体育明星印在香烟上,以集卡形式促进销售;再到20世纪80年代,耐克靠迈克尔·乔丹一个人的形象,将品牌推向国际化。代言对于品牌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在很多商业分类里都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力量。

相信看到这里,很多朋友都在考虑,银行是不是真的需要代言人?如果需要的话,为什么与代言人合作的银行屈指可数?我们看到大部分银行的广告和平面形象,都尽可能选择银行内部员工或者并不顶流出名的演艺人员。如果不需要的话,为什么银行又愿意在代言人领域进行尝试?尤其,我们看到银行合作的代言人以体育和演艺领域的代表为多。究竟怎么与代言人合作才能最大化地完成对品牌的建设、转型和提升?这些都是今天我们需要探讨和分享的内容。

一、代言的作用

首先我们从广义的商业角度来看看,代言究竟有什么作用。再来考虑这些作用是否能给银行带来帮助。一般来说,代言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一)促进销售

这是最基本的商业流量思维。每一个明星都是自带流量的,也就我们常说的“粉丝”。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粉丝们的关注,他们使用的产品也会受到粉丝们的追捧。这样明星代言某个产品,就直接形成了流量到产品的指向作用。那么,当这些粉丝有相关需求,还在选择犹豫的时候起决定性的作用。当然,利用粉丝效应,玩“买牛奶倒掉投票”这种促销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而对于银行来说,代言人的作用就是在客户对产品的选择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但由于银行产品的特殊性,代言人既不是KOL也不是KOC,起不到K(关键)的作用。毕竟,一个明星可以拿个平底锅说“真好用”,但不能拿个银行理财说“收益真高”。当然,银行在进行产品创新的时候,需要产品去精准打入一个市场的时候,就需要精准选择覆盖这类人群的代言人。

(二)提升认知

当一个品牌从初创走向成熟,从小市场走向大市场的时候,就可以借助代言人来帮助提升品牌的社会认知。比如前面说到的耐克借助迈克尔·乔丹作为代言人,迅速扩展提升市场地位的故事。这一点,可能大银行在整体上可能就用不上了,但是一些快速扩张的城市银行、中小银行,需要让更多的客户认识他的时候还是有这个必要。介于银行的属地化管理,选择的代言人可能需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但当银行需要走出地域,走向全国的时候,就需要一个有着更广泛影响力的代言人。这种情况就是常说的“花钱买个吆喝”,往往不需要很长时间,这是扩张阶段的短期品牌行为。当然,如果要专业一些,这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运营过程,将代言人化身为KOL,通过更多的交互手段完成对品牌的推广。

(三)明确定位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代言人,完成企业品牌的定位。这一点看起来有点虚,但实际上是代言人能取得的最佳成果。我们说“品牌是客户的自动归属”,当品牌文化与客户的理念相符,则客户会自动归属到品牌的旗下。那么代言人,就将这种品牌文化具象化、人格化,让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品牌,就想起品牌的代言人,比如看到海澜之家(600398)就想到印小天,看到金嗓子喉宝就会想到罗纳尔多。这个时候,一般客户会产生两种情绪:第一种情绪就是“我也是这样”,比如海澜之家与印小天这种就是如此;第二种情绪是“我相信他”,当然罗纳尔多肯定对金嗓子喉宝没有这种影响力,因为他不是用嗓子的专家,帕瓦罗蒂还差不多。这就是调性不符,代言人的定位和行业品牌定位不符。就拿苏炳添这次与招行的合作,其中就有调性的问题,苏炳添与小米合作,可以说小米看中了他的“快”,和手机行业里的机器性能“快”是有共同点的。那招行看中了什么?如何确定这个品牌定位,还是只是赚一波冠军流量,这十分值得商榷。

这三个作用,在不同的银行和银行的不同发展时期,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代言人。否则,虽然不一定会出现严重的翻车事故,但造成品牌形象冲突是跑不了的。

二、代言的选择

当银行遇到适当的时机,就可以选择一个代言人开始合作。这种合作,从本质上是一种双选,银行需要考虑明星的各项因素是否能给自己带来足够的帮助。而明星也不仅仅是看重银行付出的代言费,还有更多需要考虑的因素。这些都要基于银行的基本调性来进行选择。

(一)银行选明星

银行选择明星的思考可能要比其他商业企业要复杂一些,我们认为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七个方面。

1、调性匹配

每一家银行都有自己的品味格调,这种格调称为调性。而每一个明星,也都有自己的领域专长、性格特征以及公众形象,这是明星的调性。银行的调性与明星的调性是否相符,决定了两者能否形成代言合作。比如:今年脱口秀冠军杨笠就因为几次代言,被推上风口浪尖,而调性的符合程度都成为这些正义的焦点。代言长城坦克300受到网友抵制,代言Intel道歉收场,代言奔驰被调侃“原来那么多人不买奔驰,是因为不想买”……,而当她代言宝格丽珠宝,则被网友盛赞。杨笠的脱口秀围绕着构建立自主的女性形象,这与宝格丽珠宝给的定位“做自己,永不凋谢的铿锵玫瑰”调性非常搭配。但因为舞台表演需要而激化的男女矛盾问题,则让她在男性为主流的汽车、电脑等产品当中折戟沉沙,这就是调性不符。调性相符带来的是企业文化和明星人设的匹配,这一点尤为重要。那么,我们不妨思考,什么样的而银行可以找杨笠代言?

2、客群相符

每一个明星都有自己覆盖的群体,举一个很简答的例子:陈道明大叔可以称为“师奶杀手”,雷佳音则是中年女性的“前夫哥”,而满装鹿晗小哥哥只能“诱拐诱拐未成年少女”。客群相符是形成流量商业的前提,一家瞄准高端知识分子群体的银行,可能会找易中天老师作为代言人,收获一千万的流量,但一定不会为了一亿流量而找某些idol做代言人,而真正的有影响力的偶像,英语用“icon”。客群相符,从最基本的商业层面,才能实现从“粉丝”到“客户”再到“消费者”的转化,否则还有可能产生1+1<0的负面影响。那比较好的效果有什么样的呢?比如:某银行吸收SNH48女团退役成员成为银行银行卡中心正式员工,结果以往无法进入发卡的科研院所、技术单位轻易被突破,技术宅死胖子们排着队主动来办卡。虽然这不是代言,但也说明了女团的定位客群就是缺少时间恋爱、且长期沉迷于二次元的技术宅们。

3、成本合适

这个很简单,化多少钱的事情。一看预算,二看目标。有时候最贵的未必是最好的,所以银行才需要进行选择。

4、声望足够

声望代表代言人的影响力,影响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客群中可以影响的人数,当然越多越好。二是在客群中影响他们的决定能力,当然是越强越好。比如:一般的idol就是走的数量路线,他们可能可以影响几千万上亿无知青少年;而当青少年们要考虑是考研还是就业的时候,可能更多人选择信赖张雪峰老师,毕竟张老师是考研指导专业老师。

5、风险可控

个人的行为言论,可能会给代言合作带来的风险,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近几年这种情况也出现了不少,代言人的劣迹行为造成品牌狼狈撤换代言物料,更换代言人的局面。比如:某加拿大籍华人艺人吴X凡,因涉及严重刑事案件,造成15代言品牌迅速宣布停止合作。当然,金融机构也没少给明星代言人添乱子,比如监管全面打击P2P的时候,一批伪P2P金融企业停止营业,投资人血本无归,声讨代言人的例子也不在少数。还有一种,就是一些对于产品有排他性协议的,有可能因为明星的忽视而产生风险。比如:某明星代言A银行的信用卡,但是在生活中用B银行的信用卡,还被粉丝发现并大肆宣传。所以,德艺双馨这成为银行对代言人的重要要求,而这一点往往和流量至上的销售行为有相当大的距离。

6、成长潜力

一部分年轻明星,他们的具有很好的潜力和基础,如果成为银行的形象代言人,可以随着他的成长持续为银行提升形象。比如:《长安十二时辰》之后,易烊千玺走出一条演技派的路线,成为TFBOYS中最被人看好的一个。少年老成,稳重大气的风格,让华为连续四年签约成为Nova系列产品的代言人。这是一种很好的个人与品牌的共同成长,这种成长潜力往往体现在少数特别优秀的明星当中。其中,大多数演艺事业较体育事业的职业生涯更长,有着更好的成长潜力。银行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其实更需要一个有着成长潜力,能长期稳健为银行代言的公众人物。

7、竞品排斥

通常,企业与明星进行代言合作,都会要求一个排他性协议。也就是为某企业代言,就不能为同类企业或具有竞争性的产品代言。明星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是需要对外宣传的,所以很容易就能查找到。但是这也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别的同业选择的代言人,有可能也适合我们,所以可以岔开档期或者找同类明星。二是这往往在短期代言里体现得比较明显,主推一个产品几个月到半年时间,排他性的影响也会降到最低。三是长期代言的排他,代价很大,往往是就关联性产品进行排他。比如:国足签了阿迪达斯代言,就不能穿耐克的运动服饰和鞋子。前面也说了一种代言银行卡的排他性,说明排他本身对明星的约束很高。

(二)明星怎么选品牌

我们说了银行怎么选明星,也谈谈明星怎么选品牌,帮助银行在洽谈代言合作的时候能找到重点,迅速达成意向。

1、代言费用

明星本身对代言没有特别的需求和兴趣的情况下,那么考虑的只有代言费用。反过来就是说,如果银行希望明星不计较代言费用,就要额外向他提供其他的价值,同时也不能因为代言给明星带来太大麻烦。

2、代言品类

明星考虑代言还会了解代言东西的品类。了解品类的目的,大家也都能感受到,主要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适应性,也就是这个品类适不适合我,比如:你让SNH48的小姑娘,就没有办法代言母婴品类,但是她们对临时品类就很好的适应性。二是转变成本,不适应怎么办?就可能需要转变,比如你让王宝强走idol路线,那转变成本就像登天一样大,这还是外在的。内在的呢?比如你让梅西代言篮球,他这转变成本是让他习惯用手触球,这就是内在转变成本。所以围绕这两点,明星大部分会选择适应性好,或者适应性即使不好转变成本也很低的品类合作。这一点是银行的优势,银行的业务和形象,不需要太多的适应性,转变成本也非常低。

3、代言提升

当然,明星看重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代言是否对自己有所提升。这包含三个内容:一是是否提升明星的品牌框架有所提升,也就是说能否丰富明星自身的品牌形象。比如:某明星一直是一个喜剧明星,是否通过这个代言的TVC,展示出他的演唱实力或者演技甚至体育水平。本质是代言人通过代言破圈。二是是否提升明星的影响力覆盖范围,也就是说明星是否能通过代言实现影响的领域发生变化,比如:脱口秀演员李雪琴,经过大量与德云社成员的合作,成功将影响力扩展到传统曲艺圈子,尤其她参加《财新学会脱口秀》,跨界金融领域聊财富自由,与其同期的嘉宾有郎永淳、毛大庆何帆梁建章、施展。看到这里,有没有哪个银行考虑过,李雪琴是不是也适合我?当然除了领域变化,还有可能地域变化,县级明星成为国家级,国家季明星成为国际大腕。第三是客源互补,银行需要代言人带流量,明星也希望通过代言合作从银行吸引一批客户,这是一种互换行为,所以明星愿意找客群类似,但又不完全一样的合作企业。对于银行来说客户群非常广谱,总有一类客群能喜欢这个代言人。

三、如何用好代言

如果银行已经签约了一个代言人,那么就要通过一系列的联动活动和代言行为来实现代言效果的最大化。这样才能把代言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一)代言的定位

银行要开展活动,就会有所期待,有要求,甚至有KPI。那么在这之前,就得清楚代言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否则制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带来的后果,要么活动效果不好,要么造成代言合作的困难。

1、手段

代言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代言人可以在产品和渠道上带给银行足够的流量,但流量毕竟仅仅是流量,有可能是鸭子背上的水,流过无痕,能不能完成获客,能不能完成产品转化,都还需要银行自己的努力。甚至这些流量都是阶段性短暂的,能解决多少销售问题其实有待考证。

2、圈层

其次,代言强化了银行的定位,哪怕是国有银行这种定位非常广谱的银行,也通过代言人细分出来了很多领域的定位。这给了银行细分产品服务客户的能力。一些圈层定位很特殊的代言,有可能给银行打入一个新圈层的机会。

3、人格化

代言赋予了银行人格,让银行的品牌更容易被人理解,更容易让客户接受。在开展互动的时候,用人格化代替神格化的品牌,可以产生更多的互动形式。最重要的,人格会被客户进行自身带入和趋同。

4、不能实现的

当然,即使代言人再厉害,也在很多银行自身需要做好的工作上,无法起到促进作用。包括:一是差异化,银行的业务同质化程度很高,但是想紧靠代言形成差异和个性识别非常难,但这一点往往被很多银行所期待。二是核心竞争力,这点银行肯定无法通过代言获得,乔丹推动耐克的奇迹是不可能在银行上演的,所以希望一个代言就能拯救一家银行是不现实的。三是底层能力,无论流量如何,代言效果如何,最终都要落地到银行的业务和服务上面来,银行和服务的底层能力是代言解决不了的。清晰认识这三点,才能知道代言的流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流量来了如何能留住,并在服务体系内不断运转。

(二)使用代言的时机

大家觉得是任何时候都能使用代言么?显然持续使用代言的成本肯定非常高。那么在有限的成本下,以下几个时机使用代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1、新银行设立

一家新的银行设立,银行初创从0到1的时期,需要有一个代言人打开局面,告诉所有的客户“我这个银行是是做什么的,跟别的银行有什么不一样”,然后通过各种代言宣传,迅速构架银行的额圈层和定位,形成独有特色的人格和品牌调性。

2、完成新转型

银行的转型,就是围绕着重新建立圈层和定位,形成新的品牌调性来的。在银行完成转型,已经明确了这些要素之后,就可以聘请合适的代言人完成宣传,其他的方法与银行新设是一样的。

3、寻找新客源

当银行对产品的定位设想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实现理想的效果,通过客户画像这技术重新定位了新的客源,这个时候,可以通过代言的方式,尝试接触这类客群。比如:我银行的车贷产品一开始定位的目标是公务员,后来发现公务员都爱坐公共交通或者就近分了房子,那么想尝试在私营企业主这里下功夫,可以陈宝国老师以《大宅门》的角色定位来代言。

4、快速占领市场

定位很准确,产品设计也很贴切,流程顺畅,客户体验很好的情况下。需要迅速占领市场,不给后来者追赶的机会,构建规模壁垒。这个时候也可以借助代言人的力量,费用砸下去,宣传铺下去,影响力盖下去。

(三)代言的方式

到了使用代言的时候,究竟应该怎么用呢?也就是跟代言人的合作具体内容一般包括以下集中:

1、广告影片(TVC)

就是我们最常见的视频广告。视频广告的效果是最好的,也是能够长期使用的一种代言方式。通常拍摄的视频广告分为3分钟版,1.5分钟版,1分钟版和30秒版,同样的内容刚经过剪辑成不同时段的成品,有利于插入不同的媒体渠道。比如:电视广告,通常是1分钟版,但央视黄金时段往往是30秒版,而到了视频网站的非会员广告,则可以使用1.5分钟版本,到了银行自己的营业厅,经常播放的就是3分钟版本。

2、平面照片

其次,覆盖面最广的不是广告片,而是平面照片,以代言人的影响拍摄一组照片用于宣传使用。照片的使用范围非常广:可以用于手持资料,比如:宣传折页;可以用于移动宣传,比如:公众号贴图;可以用于户外广告,比如:地铁站广告;……。平面照片带给了代言人更多与客户接触的机会,也通过代言人的影响力将银行推荐给客户。

3、翻拍

当代言人档期有问题或者代言的程度比较浅,无论是广告影片还是平面照片,经协商可以采取翻拍的形式减少麻烦,同时也是降低成本。比如:代言明星以前拍过一张刷牙的照片,后来拍烧烤的广告时,经过授权直接P图将牙刷换成了烤串。银行的形象化产品非常少,所以在这方面的空间很大,很容易通过特效技术或者P图技术实现翻拍。

4、姓名肖像权代言

有一种程度比较深的代言,需要将明星的姓名和肖像权与代言品牌进行绑定,这常出现在排他性协议里,这个明星只能将代言中的姓名肖像授权给被代言的银行,而不允许给同业同一领域使用。比如:同样的案例发生在游戏领域,罗纳尔多作为当年最好的前锋,是各类足球游戏必不可少的人物,可是当他的姓名权被授予《实况足球》使用的时候,其他足球游戏则不能使用他的名字,比如《FIFA足球》系列游戏中,巴西队的主力前锋名字只能叫“NO.9”。当然还有一种代言对肖像权的使用,是代言人日常生活中同类产品只能使用代言品牌的。比如:代言了百事可乐的球星,开新闻发布会桌上的饮料就不能放可口可乐;代言了某银行信用卡的明星,购物刷卡就不能用其他银行的信用卡。

5、作品附加

又名植入广告,是通过代言人将代言的企业或者产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带入自己的作品里。直接带入的方式是硬植入,比如:电影《变形金刚3》中的舒化奶,这就是杠杠的硬植入,演员直接跟反派说“等我喝完这瓶舒化奶”。间接带入的方式是软植入,通过相关作品的剧情场景中显示相关企业、品牌或者产品的信息。比如:比如一个歌手的MV里,需要一个咖啡馆的场景,结果在镜头中显示咖啡馆品牌,这就属于软植入。如果是MV这样的独立作品,可能代言人可以轻易完成植入,但如果是像电影这样的多方创作作品,这就不仅仅是一个代言能够植入的了,不过代言人可以在其中起到推荐和联系作用。

6、出席活动

这个很简单了,银行已经在做的就是请代言人出席发布会、见面会等各种公开的、现场的宣传活动,开展一些直面客户和媒体的交互形式。出席活动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代言人的档期问题,需要提前沟通。一些明星对于现场活动有特殊要求的,比如流程问题、食宿标准、安保规格、场所环境等等各类问题,都需要进行磋商和确认。

(四)代言周期

你需要一个代言人给你的银行或者产品代言多久?这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要进行不同的选择。而且根据代言合作的期限长短,选择的代言方式也会有所区别。

1、短期

短期代言一般3-6个月,主要用于阶段性促销。比如:银行开门红期间,找代言人做一个“回家”主题的代言,告诉在外奔波的人们,家里有身边的银行来帮他照顾,可以放心。这个周期只要3个月,形式可以是新年TVC,一些平面广告,加上少数几场足够级别的现场活动。比如:搞一个这几年科技企业很流行的“XX银行新年家宴”,银行行长、董事长以及代言明星给各地客户代表“家人们”炒个菜。当然,我们看到文头介绍的银行代言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短期代言。

2、长期

长期代言一般1年以上,主要用于提升或改变企业形象。适用时期主要是在银行战略转型期,或者银行的形象提升期。比如:某银行准备转战“银发客群”市场,那么聘请全球关爱老人形象大使作为代言人,通常这种代言要至少5年以上,在吸引一部分老年人体验了这个“银发银行”服务并且能沉淀下来之后,银行完成了战略转型。才能结束代言。代言的形式,就会更多种多样

3、战略代言

最长期的代言叫战略代言,通常不记年,以某种条件的得失作为代言存续的标志。通常情况下,有两种情况会有这么长时间的代言:一是共同成长,即银行与代言明星共同成长。比如:某城商行的代言人是当地备受好评的笑星,随着这个城商行走向全国市场,这个笑星的作品随着代言也走向全国,成为了受到全国人民喜欢的笑星。第二种情况是“参与”,也就是代言明星对银行做的这件事情非常感兴趣,除了代言,还愿意通过投入精力或者投资的方式参与到其中。比如:银行要开展扶贫金融服务,某明星愿意长期支持,并愿意陪同银行业务人员一起走访贫困地区。

(五)其他配合

开始代言,通常还会做一些特殊的处理,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代言”已经沦为“广告营销”的代名词。新时期代言的新玩法上,又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我们举两个效果比较好的方面:

1、title

现在的代言人,通常不叫代言人,而是换了一些称呼。通常情况下遵循一个这样的公式:银行(或产品)+区域+内容+职务。比如:XX银行VISA信用卡全球冬奥会首席体验官。说到这里就要特别说说“体验官”这个职务,很多科技企业都聘请了“体验官”,给客户形成了三个概念:一是我的体验企业非常重视,有专门的O级管理者来负责;二是以前的广告代言明星很可能并没用过这个产品,现在他是体验官了不可能没用过,得对这个产品负责;三是体验官听起来像是一个产品设计的技术类岗位,很专业的样子。所以,体验官也成了明星代言“参与”企业的一种类型。

2、策划和筹备

很多title不再是一个“形象代言人”这样的外部title,而是类似“合伙人”“体验官”这样的内部title。也就是说,从名义上,明星成为了银行的员工。那么各种物料就得配合到位,比如:一个员工工位,最好开放式的,环境越好,拍照片宣传起来企业形象越好。一个工号牌,最好带0,带连号,带特殊数字的,款式一定要跟所有员工一样。一张聘书,最好搞一个聘用仪式,同时在聘用仪式上最好公布职级序列,也就是一个普通员工通过什么样的努力才能坐到这个位置。名义上保密,实际上通过各种正当和不正当的渠道向外宣传的薪酬,也就是代言费用。最后一个,当员工嘛,当然要有考核,有考核就要有目标,也就是要公布代言人的工作目标。比如:文案可以这样写,XXX首席体验官,将在未来的10年里,全面提升我行对年轻客户的吸引力,完善二次元跨界体验的设计和交付。可以稍微虚一点,但是让人家觉得这个代言人,并不仅仅是拿了钱做广告那么简单。

(六)代言的应用

最后,针对长期和战略代言,在媒体推广上还有很多可以借力的地方,这在当前越来越娱乐化的媒体环境,早有借鉴。

1、制造话题

通过代言制造话题是一种潜移默化、且更容易让人接受的宣传方式。这种方式就是给代言人找个热闹,然后让客户们来凑这个热闹,这种情形更有生活感,更利于互联网环境下拉进明星与客户的距离。而这个过程则可以带入银行的宣传。比如:大家喜闻乐见的嗑CP,某银行曾经拿下台湾漫画家几米的版权漫画《向左走向右走》,发行了一对左右信用卡,分男女版。找一对年貌相当正在传绯闻的明星代言,再好不过。广告片拍着拍着,故事就不仅仅是故事了,而是事故,在这种大家都开心的事故背后,都会带上“就是在某银行的活动中,成就了一对神仙眷侣”。

2、网络互动

代言明星的个人微博、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在一段时间内,会受到银行客户的高度关注,当有客户向明星问起代言相关内容的时候,需要安排银行客服人员,加入明星的经纪支持团队,来协助代言明星解答客户提出的相关问题。如果能够将明星打造成相关业务和产品的KOL,既是提升了银行产品的宣传能力,也是给代言明星提供了另一个专业人设。

3、蹭热点

当代言明星有热点产生的时候,银行蹭热点也是很正常的,比如明星有新作品问世,影视剧、歌曲MV等,都可以进一步合作贴片广告等。如果明星的作品获得了社会强烈反响,银行可以发一个恭贺,或者发布一个同款海报,蹭蹭热度。比如:代言明星的电影获得了年度票房冠军,银行可以到明星和银行的微博、公众号等媒体,发布恭贺海报,将这个热点引到银行来。

4、价值回馈

当然,为了维持代言人和银行的共同成长,还是需要提供一些价值回馈融入到代言明星的交互当中。比如:给明星的直播间提供礼品,用于抽奖,加强代言明星的成长,也是在强化银行自身的成长,毕竟当明星给银行代言的时候,银行也给明星提供了一个非常稳健、良性的信用背书。

现代广告教父奥格威曾说:名人代言的广告效果不一定好。第一,观众会认为广告中的名人是被收买的,事实也的确如此;第二,名人代言费用高额,而观众很可能记住名人而忘掉产品。对于银行来说,清晰地认识代言人的作用,以及用好代言人,让代言人在银行业务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发挥关键的作用。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代言人,并且不断强化自身服务能力,让代言带来的客户流量,最终沉淀为银行可以持续挖掘和发展的根基。谁是下一个苏炳添?让我们拭目以待。

纯属原创,如欲转载,请保持文章原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时间之痕。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