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若滢「中国银行(601988)」
提要:
消费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源(600405)。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为65.4%。未来,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或将进一步提升。
商业银行不断加快零售业务转型步伐,纷纷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完善产品体系、提升客户体验。
抓住消费升级大趋势、推动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和进行跨界合作,是未来银行消费金融的重点。
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一般情况下,银行主要通过信用卡等载体来开展消费金融业务。银行在开拓信用卡业务方面具备发卡量大、规模效应显著、资金充足、渠道多元、风险管控严格等优势。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国信用卡的签发数量共计7.9亿张,总授信额达20.23万亿元。其中,国有大行的客户优势较为明显,工商银行以发卡量1.63亿张的规模位居首位,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均超过1亿张。
在诸如信用卡等传统消费金融产品的基础上,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加快零售业务转型步伐,纷纷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完善产品体系、提升客户体验。例如,招商银行的“e招贷”、建设银行的“快贷”、工商银行的“融e购”、平安银行(000001)的“新一贷”、兴业银行(601166)的“兴闪贷”等都是市场上颇具竞争力的消费金融创新产品。部分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创新产品情况如表1所示。

场景建设不断推进
●自建消费场景
商业银行通过强化自身场景建设,为客户提供“产品+金融”“线上+线下”的一站式服务,借助大数据等先进金融科技,拓展获客渠道、提升服务效能。在这方面,一些银行走在了前列。
例如,在国有银行中,工商银行以“工银e生活”为核心,搭建覆盖衣、食、住、行、娱、学、医全场景的消费金融生态圈,并推出公积金查询、积分兑换彩票等场景服务,上线智能信贷和线上分期等融资产品。此外,工商银行还推出了“爱享保障”和“爱享健康”权益板块和医疗预约挂号服务功能。交通银行不断加强信用卡互联网平台建设,拓展新型平台场景布局,在业内首发布局短视频平台,借助“账单分期”“圆梦金”等产品,从产品功能、营销活动、渠道触点等多角度出发,为客户提供不同场景下的分期服务选择。
在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600036)依托“掌上生活App”全面开放智能消费金融服务,对信用卡中心集中化运作,打通线上线下场景,树立了国内信用卡业务标杆品牌。同时,招商银行还开发上线了业内首个消费信贷产品智能推荐引擎——e智贷,通过云端计算为客户实时匹配出个性化信贷产品。平安银行快速切入客户消费场景,深度融入集团金融、医疗、房产、汽车和城市服务“五大生态圈”,同时构建“AI+”人工智能服务体系,打造“智能化”服务。中信银行(601998)积极布局通讯、海淘、创新科技等细分市场,进一步巩固高端商旅市场领先优势,丰富“金融+商旅”全链条出行服务生态圈。兴业银行为商户提供聚合支付收单服务,构建了集线下实体经营与线上场景经营于一体的“织网工程”,商户收单业务及商户综合金融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
●与外部场景平台“合力”
近年来,商业银行积极借助外部合作渠道切入旅游、家装、教育、社交等消费场景,这主要包括推出联名银行卡、开放API接口、将金融服务接入互联网平台、与大流量互联网头部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商业银行在多维度与外部场景平台加强合作,进一步拓展了获客渠道。
例如,农业银行以缴费中心、消费商城为重点,开展“金融+电商”服务模式创新,加快消费电商金融发展步伐,构建了涵盖零售购物、游戏娱乐、出行旅游、医疗保障、汽车生活、家政家居、文化娱乐等20个消费场景的消费商城。
布局消费金融公司
商业银行通过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可更灵活地面向下沉客户。从业务模式来看,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以传统线下展业模式为主,通过直营模式或中介渠道合作来进行展业,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股东主体(部分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股东持股情况如表2所示),产品以房地产抵押贷款及其他大额贷款产品为主。近两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业务经营向线上化转型的趋势也较为明显,例如,招联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等均上线了线上分期商城。

当前,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总资产占全行业的比例超过了60%,其中,中邮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等业务优势明显,2021年上半年利润率在20%以上。
未来的开拓重点
●抓住消费升级大趋势
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应加快布局文化、健康、养老等升级型消费金融领域。在当前我国消费持续升级的背景下,“银发经济”“单身经济”“她经济”等越来越多的细分市场被催生,商业银行可强化对这些升级型消费领域的业务拓展,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完善自身产品功能,提供差异化的消费金融产品与服务。
●推动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
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应充分运用科技赋能消费金融业务。比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强化客群建设,精细分层管理;围绕客户的身份属性、行为特征、生命周期等,进行客户分层营销和维护;深度洞察用户需求,更深层次地切入细分消费场景,提供嵌入式综合金融服务,实现客群、渠道、产品等多维度价值发掘与创造。
●寻求并加强跨界合作
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应积极寻求并强化与电商企业间的合作,将商业银行资金、专业优势与大型电商平台的数据和客户优势相结合,并且在商业模式、征信机制等多方面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起到“一石二鸟”的效果: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外部互联网数据,强化风险管控能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博览财富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