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理财吕占甲:“固收+”产品要赚合理遵从常识的钱,赚风险预算内的钱

2022-05-30 14:12:16 21世纪经济报道  黄桂煊

  导语:“做“固收+”产品千万不要追求策略的极致,不要想着去赚任何策略的最后一分钱。”吕占甲如是说。

  5月20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南财理财通、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二期银行理财线上策略会”召开,来自银行理财公司、投顾机构的高管人员及行业专家出席会议,围绕理财公司的产品设计、运作策略、投资者教育等展开讨论,为银行理财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交银理财固定收益部吕占甲作为银行理财公司的代表,对银行理财市场的现状和产品的运作逻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同时也对银行理财的转型发展提出了建议。

  以下为对话实录:

  南财理财通:今年以来不少“固收+”产品回撤比较大,变成了“固收-”,那么理财公司应当如何做好“固收+”产品,如何避免“固收+”变成“固收-”?如何拓展“固收+”产品的收益来源?

  吕占甲:“固收+”产品一个重要特征是它追求绝对收益,如果是相对收益,比谁做得更好或比谁亏得更少,那就偏离了“固收+”产品的方向。

  究其根本,“固收+”产品是通过多资产的轮动和多策略的配置来实现绝对收益,其中关键是产品资产风险预算的合理分配。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看“固收+”产品绝对不能说它是固收简单地加上什么资产,它实际上是各类资产之间风险的再分配,是一个动态的分配。所以首先应该关注的是风险,而不是收益,加的资产种类也绝对不是简单的叠加,不是越多越好。根据产品的风险预算,客户允许回撤多少,是做风险预算合理配置首先要关注的,要关心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

  具体来说,“固收+”产品怎样避免变成“固收-”产品?

  首先,“固收+”作为一个产品,一定要做好产品的准确定位。权益仓位不一样,中枢不一样,就决定了这个产品的战略配置不一样。低波的“固收+”和高波的“固收+”应该卖给不同的客户。

  第二,发挥平台优势。我们理财公司可以充分利用银行的综合平台去挖掘好的细分资产、好的细分策略、好的管理人,把它纳入投资范围,然后合理地去组合它们。另外,我们有些长期限的“固收+”产品能投非标,这也是我们的独特优势。通过低波的非标加一些量化对冲策略、CTA策略或者高收益债就可以和一些资产形成对冲,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同样的风险承担情况下获得更好的收益,也就是提高夏普比率。

  第三,我刚才再次强调的风险预算的管理要贯穿始终,这个怎么去理解?在产品风险预算动态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有些资产和某些赛道的股票由于不断上涨、估值持续拔高,或者一些资产和权益板块遭遇持续下跌,比如组合内投了一些房地产债券,这类债券在今年二三月份以来在整个地产板块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波动率是大大增加的,这些情况对组合的风险贡献都是扩大的,所以我们做“固收+”产品一定要不断进行动态管理,对中间有关资产要及时做止盈,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做适当的止损。

  最后一点是我的个人体会。做“固收+”产品千万不要追求策略的极致,不要想着去赚任何策略的最后一分钱。比方说今年的转债,在2月份之前,还想通过低价格、找一些内部轮动去赚钱,以及有些板块的权益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你是在做“固收+”,不是在做相对收益。

  所以扩展来说,做“固收+”产品,更多是一种大类资产配置理念。从长期来看能加收益,必然也会有减,一直只加不减是不对的。比方说,有些产品极度地避免“固收-”的结果,对不对呢?想法是好的,结果是错的。有些产品权益全减仓了,零持仓就好吗?我觉得未必。总之做“固收+”产品,不要去追求一种极致的结果,也不要去赚不该赚的钱,赚合理遵从常识的钱,赚风险预算内的钱,那我觉得“固收+”产品长期来讲都会管理得很好。

  南财理财通:今年以来,受股债市场震荡等因素的影响,刚刚完成净值化转型的银行理财遇到首个市场考验,破净产品不少,赎回压力挺大,存续规模、发行数量都在缩水。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上述的现象,理财公司应当如何应对当前的挑战?

  吕占甲:我们知道今年是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也就是说从今年起,各类资管资金才真正地放到了同一起跑线进行同台竞争,而不再像以前一样。现在无论是基金、理财还是券商资管,大家面临的投资环境约束和投资技术约束是一样的。所以当市场下跌的时候,尤其是股债共振下跌的时候,理财产品的净值下跌,应该是属于正常现象。

  但我觉得,“破净”这个说法本身就不太准确。在刚兑时代产品净值永远是1,不用去考虑净值本身问题,只考虑收益兑付问题,所以在那个时代的一种想法就延续下来了。实际上产品真正表现的好坏,是看今年以来或成立以来的收益率是否为负,而不是静态的产品净值,这样更为科学。但这也反映出,理财从刚兑时代到第一次全面净值化时代的转型需要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现在已经进入正式的净值化时代,产品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出现回撤也是可以理解的。

  针对“破净”,各家理财公司都非常重视,但我想说,这在银行理财长远发展中只是一个小波浪。因为我们要知道一点,中国财富市场未来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大的。根据数据统计,未来到2030年,全行业至少有250万亿的体量,每年复合增速10%,不用担心市场是不是进入零和竞争了,肯定不是的。

  银行理财在这样高速发展的市场中竞争力还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就在于银行理财作为一个综合平台,它的货架式布局非常完善,无论是产品的期限、形态、申购费率都很有优势,再加上大部分的理财产品都本着低波动的角度去管理,所以目前来讲,理财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面对这种“破净”现象,银行理财应该怎么做?

  作为管理人,除了回购这些技术性操作之外,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及时的沟通,这是在任何市场回撤、产品遇到问题的时候,作为管理人员首先要做的事情。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产品为什么会有回撤?要把这种情况及时和客户沟通,和公募基金走不一样的路。银行理财一定要做好全流程的陪伴服务,这一点各家银行理财公司都做得很不错。

  第二,作为管理人,我们要进一步做好产品定位,对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进行精准刻画。如果说产品下跌符合客户的预期,那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出现投诉,或者是客户提出一些问题,那一定是存在预期差的。把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准确地刻画并传达至渠道和客户端,是我们银行理财持续要做的事情。只有把产品销售给合适的客群,才能通过长期投资业绩的交付,帮助投资者形成清醒的认知,从而使投资者愿意承受短期的净值波动,并从中获得长期的投资收益。

  最后,对银行理财来讲,进一步提高投研和产品管理的科学化和体系化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银行理财人均管理规模很大,产品数量较多,从一开始各家都形成了一定的投研框架和组织架构。怎样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类策略或某一个投资经理,形成大规模产品和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把研究、投资、产品管理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可能是银行理财未来树立核心竞争力要考虑的事情。

  南财理财通:今年以来,公募REITs受到市场的追捧,溢价率较高,而光大理财的公募REITs主题产品也领涨权益类市场,那么未来是否有更多理财公司发行公募REITs主题产品?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公募REITs投资,目前银行理财参与公募REITs投资存在哪些难点呢?

  吕占甲:REITs在我们国内是一个新的资产种类,很吸引人,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

  公募REITs在国外有很长的历史,国内才刚启动。这样一个资产种类的确为我们国内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尤其是它与股债商品的相关度较低,具有一定的抗通胀功能,是一个好的资产,这也是一个共识。而且对于理财资金而言,参与REITs的确可以依托我们母行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经验优势。另外,银行理财要做绝对收益产品,那么公募REITs刚好可以从降低组合波动、分散风险的角度为大类资产配置提供一个新的选择,所以能很好地匹配理财资金的属性。

  从风险收益的角度来看也是很不错的。国内上市以来很多REITs收益率都在15%以上,国外的话长期来看,根据收益统计,估计都在12%以上,10%以上是肯定有的,而且它的回撤相对股票来讲又低,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品种。尤其是未来我们国家要降低实体经济的杠杆,要增加资金进入长期的资产,那么REITs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未来也必然会扩容。

  作为这样一个投资标的,我们交银理财也是积极参与,我们投了一些REITs项目,但如果是到发主题产品的层面,我们虽然也在考虑,但觉得目前还是有一定困难。

  一是目前供给还是非常有限,二级市场上基本拿不到量,而一级的项目上架速度还是比较慢的。二是我们参与完这个品种之后发现投资流程还是非常复杂的,当然可能后面投资多的话会慢慢熟悉起来。目前REITs采取公募基金加资产支持证券的架构,这里面涉及多方管理人,层级和管理链条都比较复杂,而且这里面还存在项目和管理人的分割、信息如何准确地披露来避免代理人风险、税务问题、法律框架问题等,我们在推这些资产的时候明显感觉速度比较慢,这可能和资产种类的属性有关,但不管怎么说,REITs这个资产是值得去布局的。

  南财理财通:为什么今年以来量化对冲策略产品能够逆势取得正收益呢?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量化对冲策略产品的投资机会?投资者选择这类产品的时候应当重点关注哪些因素?

  吕占甲:首先,的确股票跌的时候大家才想到去做对冲。但实际上量化对冲策略需要从它的全生命周期去看,不能因为今年股市跌多了,而它跌得少,甚至有些是正收益,就觉得它好,这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思路。

  其次,从数据看,今年中性策略的量化对冲产品获得了正收益。但是也要看到,这些产品一旦在牛市中肯定跑不过股票型基金或者多头基金。在震荡市中,我们也投量化对冲策略,我们发现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和策略的有效性,也就是说,震荡市中量化对冲策略也未必好,还要有慧眼识英才的能力才能选好。所以说如果去选择量化对冲策略,不要因为它有多少超额收益,这是不太合适的。

  一个好的量化对冲策略,夏普比率应该是比较高的,也就是说回撤控制得比较好,同时长期来看能给一定的绝对收益。但是指望有更高的诉求,我觉得就不一定合适了。另外一点,作为投资者,选择这类产品首先得寻找优秀的管理人,而且这类产品要看它的风险收益特征。

  第二,受我国衍生品的限制,量化对冲策略其实都有规模容量。所以要注意它的规模有多大,像某些私募都做到上千亿,产品最终表现可想而知。

  第三,量化对冲策略再好,适当配置。作为投资者来讲,时刻得有大类资产配置的理念才能减少自己投资的痛苦体验。如果自己不想这么费劲的话,应该去买银行的多资产理财,现在银行做的多资产理财,有一部分会全市场精选量化对冲的好的管理人或私募。

(责任编辑:王晓雨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