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银行“双剑客”火爆全场 中国人寿都涨停了

2022-06-16 09:14: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叶麦穗

  继券商股之后,银行股保险股“双剑客”也火了。15日,保险板块盘中强势拉升,龙头股中国人寿(601628)早盘即封上涨停,并且一直维持到收盘,天茂集团(000627)同日涨停。

  保险板块上涨7.52%,板块内个股涨幅全部超过5%。

  银行亦步亦趋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但是涨幅相对保险板块显得有限,全日上涨1.27%,有近40亿主力资金净流入银行板块。

  保险板块大涨7.52%

  截至收盘保险板块上涨7.52%,位列涨幅榜第一,板块内新华保险(601336)涨逾8%,中国太保(601601)涨7.29%,中国人保(601319)和中国平安(601318)上涨超5%。

  消息面上,中国人寿增资云南白药(000538)第一大股东。云南白药14日晚间公告,6月13日,公司收到并列第一大股东云南省国有股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发来的《告知函》,获悉国有股权公司控股股东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有股权公司于2022年5月26日签署了《云南省国有股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增资协议》,协议约定由中国人寿以现金方式向国有股权公司增资90亿元。6月13日,国有股权公司已收到首笔增资款项。

  对于保险板块,中信建投(601066)证券指出,随复工复产推进,汽车产销复苏、龙头险企车险增速回暖,人保财险非车业务结构向好,1-5月人保财险保费增速保持上市险企财险首位、且承保利润持续优化中。寿险亦将随着消费复苏而回暖,而拐点重点观测严监管政策的拐点,当前重疾险销售依然有待恢复,但上市险企渠道改革已有2年以上、预估人力结构已有优化。当前主要保险公司PEV估值处于低位(0.3-0.6x)。

  光大证券(601788)分析师王一峰的研报对于保险板块给出“破而后立,期待重生”的标题。王一峰指出, 2022年初至今A股保险股均下跌,但跌幅小于沪深300,涨跌幅行业排名处于靠前位置,较2021年大幅上升。

  人身险方面,受代理人队伍持续清虚影响叠加“开门红”期间国内多地疫情反复,各公司营销策略受到较大影响,保费收入承压;

  财产险方面,车险综改压力已充分释放,车险保费拐点已至,非车险占比有所提升,支撑整体保费;

  投资端方面,目前长端利率维持在2.80%附近,预计下行空间有限,2022二季度在稳增长政策等宏观调控加持下资本市场有望回暖,催化保险股估值修复。

  根据东方财富(300059)的资金流向表,今天有22.2亿主力资金净流入保险板块。

  近40亿资金净流入银行板块

  银行板块也是亦步亦趋,截至收盘,板块上涨1.27%。瑞丰银行涨停,兰州银行,江阴银行(002807)、常熟银行(601128)、平安银行(000001)的涨幅都超过4%。

  对于银行板块,东兴证券(601198)指出,随着复工复产推进,以及各项稳增长政策的共同作用下,5月社融总量如期回升,释放积极信号;但信贷结构恢复欠佳,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恢复偏慢。预计稳增长政策将继续发力,推动信贷需求逐步回暖。下半年银行有望实现提量稳价、资产质量将延续良好态势,全年盈利增速有望保持稳健。

  东兴证券认为,考虑到区域信贷需求、各行客户基础、存量资产质量的较大差异,预计下半年经济活跃的优质区域信贷需求将率先反弹,对应的区域银行信贷将维持较高景气度,以量补价更加通畅。

  从东方财富的资金流向表来看,主力资金目前对于银行股的投资价值较为认可。6月15日,39.4亿资金涌入银行板块,仅次于证券行业的50.9亿元,位居行业板块第二。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600036)是“吸金神器”,分别吸引10.7亿元和6.7亿元的主力资金净流入。

  海通国际分析师林加力认为, 5月社融数据远高于市场预期及去年同期。全国范围来看,宏观经济受到的冲击比2020年3月疫情期间小。几乎所有经济数据(工业数据、消费数据、投资数据、失业率数据等)与2020年疫情期间相比均未出现明显变差,其中大部分数据甚至表现更好。

  4月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2020年2月,此轮疫情集中发生于大城市,市场对此情绪较为悲观,但这种悲观情绪会在后续数据实际修复之后有所缓和。

  5月PMI数据已经修复,2022年4月低点远高于2020年2月低点。5月起各项数据将开始修复,三季度将迎来银行数据的低基数期。疫情期间出台的诸多政策,如地方债要求在6月底发行完等,也将逐渐发挥效果。 未来催化剂-银行季报发布。

  6月中旬到7月初银行将陆续发布业绩预告。企业业绩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二季度的疫情冲击、上游大宗商品价格的冲击以及库存周期的冲击。区别于大部分实体企业,银行依靠内在稳定机制盈利比较稳定。LPR下降之外,存款利率下降趋势也非常确定,我们预计7月及10月存款利率可能还会继续下调,对银行为潜在利好。疫情期间银行受到的信用风险冲击小于普遍预期,根据调研结果认为中报三季报银行业不良率应该会继续下降。大宗商品价格大涨之后,从市场交易风格来看对于银行这样的价值股是相对利好的。

(责任编辑:王晓雨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