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微阅读】践行ESG理念,实现商业银行自身的绿色运营——中国银行业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创新系列典型案例

2022-07-18 17:03:54 中国银行业杂志 微信号 

请点击上方关注,点击下方“在看”

文/李琪  本刊记者

本文载于《中国银行(601988)业》杂志2022年第6期

导语:银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践行ESG理念,一方面需要优化信贷投放,打造一张“绿色”的“资产负债表”;另一方面,银行虽然不是碳排放最主要的市场主体,但也应以身作则,践行节能降碳理念。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日常运营过程中,积极探索对办公大楼、网点等建筑进行绿色建造及运营维护,通过绿色办公、绿色采购等行动节能降耗,改造优化绿色信贷管理等IT系统,借力碳市场、购买碳排放配额等多种措施,争取尽快实现自身在运营层面的“碳中和”。

银行办公建筑绿色建造及运营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建筑领域的节能降碳潜力巨大。中国建筑(601668)节能协会能耗专委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9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达到50.6%。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最新报告,大约39%的全球碳排放来自建筑和建筑业,其中11%来自材料和建造,28%来自建筑运营阶段(加热、冷却和供电所需的能源)。

为此,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新建办公建筑积极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进行绿色运营维护。以北京中信大厦(又名“中国尊”)为例,为中国中信集团及中信银行(601998)总部大楼,建成于2019年,自建成以来先后获得了LEED-CS金级认证(2020年)、WELL铂金级认证(2021年)、中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中的最高级别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2021年),在建筑建造、设计、运营以及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方面树立了标杆。

据介绍,中信大厦在设计之初即采用了绿色运营的理念,运用多项世界领先的技术,降低能耗,提高运行效率;在建设和运营阶段,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数字化运维,真正让大厦的先进绿色技术发挥优势,提升品质的同时降低了能耗与碳排放。中信大厦应用了多项节能降碳技术,如大厦采用可以分区域、分时、分场景控制的智能LED照明系统,按照实际需求控制各区域照明时长(如中午12:30-1:30,楼层照明灯自动断电),节能率为29.54%,年度可节约电量271万度,减少碳排放1637吨;大厦空调系统全面应用变频技术,整体节能率达到70.55%,年度可节约电量603万度,减少碳排放3642吨;大厦配备了100部垂直电梯,所有电梯均配有能量回馈单元,类似电动车动能回收原理,在电梯“空载上行”“满载下行”时,进行发电并回馈电网,整体节能率可达到36%,每年可节约97万度电,减少碳排放586吨;大厦屋顶配置了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可发电8万度,减少碳排放48吨;大厦配备了内置专家系统的综合能源管理系统,针对中信大厦机电系统特点深度定制开发了九大能耗评估体系,通过对能源消费的精细化管理和节能策略优化,预计每年可节约电量150万度,减少碳排放906吨。

另一方面,银行对自身既有建筑的绿色运营也是ESG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常见的做法是通过绿色办公、绿色采购等行动降低能耗。以兴业银行(601166)为例,该行自2013年开始对办公场所进行节能改造,通过推广LED灯具,建设机房精密空调系统等,持续降低能耗,减少银行自身运营的碳排放;在供应链企业筛选上,兴业银行坚持在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商在环保认证、安全生产、劳工保障等方面开展相应审查,将供应商的环境与社会绩效等作为采购参考标准。

民生银行(600016)为例,在绿色采购方面,积极向供应商传达绿色采购理念,并在工程项目、IT设备、办公家具、办公用品、印刷品、显示屏、网点建设等多个采购项目的招标要求中,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准入条件和评价标准;在绿色办公方面,民生银行办公场所和营业网点建设坚持绿色、节能、环保原则,主功能区主材选用不锈钢板、LVT石塑地板等具有良好环境兼容性的绿色材料,照明采用声光控延时自熄开关控制或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

内外联动合力打造“零碳”网点

银行营业网点众多,同样面临建筑领域的减碳约束。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多地银行开展了“零碳网点”建设,主要通过购买减排量指标或碳配额指标,以及节能减排等绿色运营方式,来抵消自身运营产生的碳排放量,从而实现网点的“零碳排放”,上述举措有助于实现网点的可持续运营,降低银行经营风险。

以中国建设银行中山市分行为例,该行秉承“先试点再推广”的创建思路,内外联动,合力打造“零碳网点”样板。2021年5月20日,中国建设银行中山市翠亨新区支行正式挂牌营业,成为全国银行业首家“零碳网点”。

从“外”的方面来说,借力碳市场、购买碳排放配额,实现网点装修建设施工的碳中和。据介绍,前期经第三方机构核查,该网点因装修需要而使用的建材、建材运输及网点装修过程中石化燃料及外部购入电力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共计7吨碳排放。为此,2021年5月14日,建行翠亨新区支行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完成了7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CCER)(产生于济南玮泉生物发电有限公司1×30兆瓦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注销,从而实现该网点装修建设施工的碳中和。

更重要的是,从“内”的方面来说,建行翠亨新区支行通过建设“零碳网点”,将节约、环保、可持续等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日常经营,在实现自身运营的碳中和的同时,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引导客户全面实现碳中和。据介绍,该网点一是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经营。全面落实节能用电、节约用水、减少用纸、垃圾分类等,把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到网点的全方位经营管理。同时,利用网点LED屏、劳动者港湾、宣传栏等阵地,大力宣传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倡导网点员工及到店金融消费者自觉学习低碳生活知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形成低碳生活共识,增强低碳生活自觉性,做低碳生活的先行者。二是引入先进的“建智造中山·行光明未来”智能服务模块。围绕个人、企业成长不同阶段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分类展示建行适配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与客户交互互动,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推荐信息。三是该网点坚持“移动优先”策略,以手机银行5.0版上线为契机,创新打造广东省首个手机银行特色服务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随时随地随需、绿色低碳环保的金融服务。四是探索打造大湾区政务服务区。在“百项政务”基础上,通过激活网上银行服务区,连接广东政务服务网点,升级“千项政务”功能,有效解决市民2000多项政务办理难题,一站式解决市民往返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政务的难点,让老百姓(603883)“进一家门、办多家事”,有效减少出行碳排放。

翠亨新区支行网点大力宣传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

改造优化绿色信贷管理系统

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赋能银行绿色金融管理系统,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或消除人为操作失误,弥补管理空白和盲点,是金融机构实现自身的绿色运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另一重要抓手。

自2018年以来,监管机构根据《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对绿色相关统计口径予以更新,进一步明确绿色金融统计要求及标准,业务统计范畴也从绿色信贷扩大至涵盖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投资、绿色银行承兑汇票、绿色信用证以及绿色消费金融等绿色金融业务,并更新了绿色信贷项目环境效益计量计算方法。绿色金融标准的变更,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统计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目前,各家银行在统计、报送绿色信贷的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管户客户经理对绿色融资标准的理解来判定绿色属性,在银行系统中进行绿色信贷统计标识的录入。实践中,由于部分客户经理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标准存在认识不充分、相关知识匮乏的情况,导致对绿色项目的识别不充分,录入的绿色金融数据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准确性,绿色金融统计数据的认定、复核、整改工作量巨大。

随着绿色金融支持范围的进一步扩容,为保障绿色金融统计的准确性,银行亟待改造升级绿色系统,科技赋能绿色统计。银行需要一个平台化的易理解易操作的工具,帮助客户经理识别绿色项目、降低操作难度和人为差异,提升绿色金融数据归类与统计的准确性。

广发银行为例,近年来,该行积极引导资金投入绿色业务,绿色金融业务规模保持良好增速的同时,绿色金融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提上日程。据介绍,自2020年起,广发银行开始探索优化绿色信贷管理系统,分别邀请安永、中节能、中诚信来行内开展绿色系统交流,经反复研究,引入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专业咨询公司,通过建设专业全面的绿色指标映射库,解决该行绿色信贷管理系统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广发银行绿色信贷数据统计质量,提升一线业务人员绿色金融专业水平。

以“关键字搜索/推荐法”和“纯绿行业投向法”两种方式优化该行绿色金融识别流程,提升绿色金融数据质量。中诚信绿金(北京)有限公司结合该行绿色业务发展现状及业务发展布局,最终确定以“关键字搜索/推荐法”和“纯绿行业投向法”两种方式优化该行绿色金融识别流程,实现资产与现行绿色金融统计标准的实时、准确映射,将绿色认定从人工识别提升为映射库智能认定与人工辅助认定相结合,降低了客户经理的操作难度,减少人工成本和人为理解差异,提高信贷数据归类与统计准确性。

“纯绿行业投向法”是指通过对信贷资产进行梳理,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基于对“客户名称”“主营业务范围”和“贷款投向”等指标信息的综合分析判断,最终确定自动映射方法的筛选指标。如,“森林经营和管护”“畜禽粪污处理活动”“防洪除涝设施管理”等行业投向项目,都满足央行和银保监报表的要求。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增加客户经理工作量,仅需将映射关系表嵌入后台,自动出结果。但为保证数据准确度,该方法会牺牲部分可能会出现绿色贷款的行业投向,导致绿色信贷涵盖面不够全面。

“关键字搜索法”则通过人工辅助认定,弥补“纯绿行业投向法”绿色信贷认定范围不全面的不足。客户经理通过搜索该笔贷款主要投向的内容,自动匹配关键字库中包含该关键字的字段,形成下拉菜单联想,待客户经理选择对应的关键词后,弹出提示映标条件。若无映标条件,则直接认定为绿色信贷。一般来说,关键字为该笔贷款主要提供的服务或产品。该方案可跳过客户经理勾选行业投向环节,解决行业投向填写不准确的问题。采用关键字库搜索,匹配绿色信贷更加精准,同时有助于客户经理理解绿色信贷认定范围,为推广绿色信贷打下基础。

通过环境效益测算,奠定“双碳”数据基础。该项目实现投融资业务环境效益自动测算,通过后台植入绿色信贷环境效益公式,可线上自动计算绿色信贷投向项目或资金款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在确保结果科学、准确的基础上,大幅降低了在量化环境效益方面的工作量,为推进广发银行环境信息披露奠定数据基础。

通过数字化技术引导,助力绿色金融发展,促进全行绿色信贷数据统计量的增长。依托《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及监管机构绿色统计口径多维度对比分析,引导基层一线严格按照绿色数据口径评估和引入绿色项目,帮助一线拓展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碳中和相关重点行业业务,通过数字化技术引导绿色金融发展,促进全行绿色金融项目数量增长。(责任编辑:李琪)

(感谢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冯蓬蓬、周睿、张春雷、王潇毅的大力支持。感谢杨梦展、张致尚、曾艳提供相关案例文字材料。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22年第6期)

更多中国银行业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创新系列典型案例可点击以下链接:

【杂志微阅读】碳金融:盘活碳资产  活跃碳交易——中国银行业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创新系列典型案例

【杂志微阅读】绿色金融助力高碳高污染产业绿色转型——中国银行业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创新系列典型案例

【杂志微阅读】绿色金融助力生态资源的价值实现——中国银行业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创新系列典型案例?

【杂志微阅读】绿色金融助力生态环境修复——中国银行业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创新系列典型案例

【杂志微阅读】绿色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加快发展——中国银行业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创新系列典型案例

【杂志微阅读】绿色金融支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业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创新系列典型案例

微信征稿启事

《中国银行业》由中国银保监会主管、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是目前唯一一本带有全行业性质的公开刊物,是沟通监管部门和机构的纽带,是行业交流的平台,也是社会了解银行业的窗口。目前《中国银行业》杂志微信公众号已开通征稿邮箱,面向广大读者征稿。我们期待您的稿件。

微信投稿邮箱:zgyhy001@163.com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银行业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