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2)》

2022-09-22 14:33:56 和讯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这已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四年面向社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情况的年度报告。《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消费金融专业委员会组织、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牵头、9家消费金融公司共同编写、全体消费金融公司协作参与,近期将由中国金融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报告》从发展环境、监管要求、业务发展、发展特色、社会责任及发展趋势等六个维度,全面系统反映了2021年消费金融公司的总体经营状况,并以翔实的数据和丰富的案例,充分展现了消费金融公司取得的发展成效。《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落实政策要求,推动消费金融公司高质量发展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消费金融公司深刻领会国家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理念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促进消费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风险防控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要求,竭力畅通消费信贷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渠道,有效传导宏观经济政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努力探索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与现代金融的新发展格局,积极推动消费金融公司向高质量发展。

  二、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业务稳步复苏

  消费金融公司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国家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消费需求的政策要求,在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前提下努力推进业务的恢复和发展。截至2021年底,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增至30家,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达到7106亿元,同比增长44.2%;资产总额达到7530亿元,同比增长43.5%,与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2020年相比有了较大的恢复。贷款余额和资产总额2020和2021两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2.6%和22.8%,已接近新冠肺炎疫情前的年均增速。

  三、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帮扶困难客户

  消费金融公司积极倡导并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利用现代金融科技实现无纸化、智能化的全流程绿色金融服务。弘扬奉献精神和社会正能量,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持续开展公益爱心和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加大疫情支持政策宣传力度,充分满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困难客户的合理诉求,开辟绿色通道,推出延缓还款、减免息费等一系列帮扶措施,确保支持政策及时落地见效。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消费金融公司共计为5.6万名客户办理延期还款35.95亿元;为24.7万名逾期客户减免利息2.98亿元;为16.8万名逾期客户减免费用1.63亿元。上述帮扶措施赢得了客户的普遍赞誉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四、坚持客户至上,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消费金融公司深刻领会金融服务的人民性,坚持以客户利益至上的工作原则,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金融公司多渠道持续性地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努力提升客户的金融认知和金融素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产品设计与业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保障;注重以人为本,完善信息披露,设置贷款冷静期,引导客户理性借贷;全面落实个人信息保护要求,构建完善、可信赖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积极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活动,认真听取客户意见建议,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落到实处。

  五、聚焦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消费金融公司聚焦三农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努力提升农村居民消费金融保障水平,不断推进农村金融环境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消费金融公司充分利用数字科技和小额信贷的业务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下沉金融服务重心和服务范围,将消费信贷服务深入到广大农村地区,在助力脱贫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农村培育特色农产品、农业新技术和新业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六、践行普惠金融,全面服务实体经济

  消费金融公司以践行普惠金融的历史使命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责任,坚持长尾客户和下沉市场的差异化定位,深化现代金融科技应用和小快灵的经营机制,深度融入线上线下多元垂直消费场景,逐步降低运营成本和服务价格,大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捷性和可负担性,充分满足传统金融难以惠及客户的消费信贷需求,积极探索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和消费需求增长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消费信贷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经济恢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2)》

  

  

(责任编辑:曹言言 HA008)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