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奋斗历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也是新时代党领导下的金融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十年。这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业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这十年,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稳健实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金融开放稳步扩大,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更加便利。为巡礼式、全景式、全方位反映“非凡十年”的金融成就,本刊特别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专栏,全面展示新时代党领导下金融业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充分展现我国金融业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者|白鹤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2年第21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广东省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为金融发展改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以改革创新激发金融发展“新动能”,以扩大开放迈入金融深化“新阶段”,以高质量发展谱写金融为民“新乐章”,切实扛起央行责任担当,努力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贡献金融力量。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激发金融发展“新动能”
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推动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积极作为,出台系列政策措施,灵活、精准运用货币政策进行总量调控和结构调节,创新平台和机制,探索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广东模式”。
稳大盘: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力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一是认真落实广东“稳经济131条”“助企25条”“金融支持25条”等政策措施。结合实际情况细化10条支持性政策措施。二是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资金供给。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累计为银行机构补充流动性近1500亿元。推动3项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有效落地:成功运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1.88亿元;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贷款356亿元;通过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发放贷款12亿元。在广州等7个地市建立碳减排票据再贴现试点,加强对碳减排票据的融资支持。三是加大金融支持降成本力度。通过降准为辖内金融机构降低资金成本约2.6亿元。进一步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将激励资金从普惠小微贷款增量的1%扩大到2%。全面推动广东17项支付降费政策落地见效,截至2022年6月末,累计减免支付手续费14.6亿元。
调结构:发挥宏观调控主动性,补齐金融发展短板弱项。一是引导金融机构优化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截至2022年6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2.44万亿元、同比增长23.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分别为2345亿元、11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6%、25.2%。二是用好重点行业企业的白名单,如辖内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对象名单、交通物流再贷款支持对象名单,推动专项再贷款顺利落地。三是持续加大金融助企纾困力度。对受困市场主体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推动延期还本付息应延尽延快延,支持银行机构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等实施年内延期还本付息。2022年1~6月,辖内银行机构累计为9万户普惠小微市场主体办理延期还本、金额757亿元。
搭平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一是开展多部门、多层次、多方式、有针对性的融资对接活动,及时响应有效信贷需求。召开金融政策宣讲和融资对接会超过30场,涵盖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交通物流、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以及种业振兴、绿色低碳环保等专项领域,努力提高企业信贷获得率和融资便利度。二是大力开展首贷拓展行动,推动线上“首贷服务中心”专区和线下首贷服务中心地市全覆盖。2022年1~6月,全省线上平台累计撮合首次贷款1.8万笔、金额608亿元;线下首贷服务中心成功对接首贷户5651户,发放首次贷款金额176亿元。三是推动助企融资平台建设和运用,依托线上融资对接平台提供政策咨询辅导、金融供求信息发布等服务。截至2022年6月末,“粤信融”平台累计撮合融资对接35.8万笔、金额达1.94万亿元;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在广东省促成融资26340笔、融资金额6727亿元。
重创新:立足地区经济社会特色,优化区域金融创新生态。一是推动建成“珠三角征信链”,并向泛珠三角拓展。将广东省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促进线上“政采贷”省内全覆盖。二是开展区域金融创新试点。持续推动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有序推进广州市担保登记的统一查询试点。联合多个部门制定金融支持广州市(越秀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稳步推进广深科创金融改革试点申报,指导茂名申报创建国家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三是优化地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发起建立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广东省),细化风险监测评估办法,制定“一行一社一策”风险应急处置预案体系。研究制定《广东省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细化资金链治理措施。
勇立潮头,奋楫争先,扩大开放迈入金融深化“新阶段”
广东毗邻港澳,既得风气之先,又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以守土之责拓开放之路,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互联互通的搭桥工、先行先试的先锋队、深化改革的践行者、优化服务的守门人,为金融扩大开放续写“春天的故事”。
强联动:把握“双区”建设机遇,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一是探索金融市场资本投资互联互通。推动“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成功落地,为粤港澳三地居民投资拓展了新渠道。截至2022年6月末,参与试点业务居民超3.09万人次,金额11.12亿元。推动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支持3家企业获得QFLP试点额度约38亿元人民币;支持2家企业获得QDLP试点额度约1.19亿美元。二是推动移动支付工具互通使用和金融标准对接。港澳版银联云闪付APP、微信和支付宝香港电子钱包,中银澳门跨境钱包与澳门通电子钱包实现跨境应用。发布大湾区首个金融团体标准《金融自助设备运维服务规范》(T/GDJR001-2019),推动金融标准对接。三是深化金融监管合作。研究建设适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要求的电子围网账户体系,便利合作区资金自由划转和使用。不断深化粤澳反洗钱监管合作,探索建立跨境洗钱风险监测合作机制。加强粤港跨境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合作,推动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与香港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联网对接。四是加强大湾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推动相关机构签署《粤澳地区金融纠纷调解合作框架协议》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共同体备忘录》。
便流通:发挥先行先试优势,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一是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跨境人民币产品,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节省汇兑成本。推进跨境人民币更高水平便利化试点,提高优质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效率。截至2022年6月末,广东省有1993家优质企业被纳入跨境人民币更高水平便利化试点“白名单”、累计办理便利化结算3490.22亿元。全省累计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已经突破32.97万亿元。2022年前6个月,广东省内跨境人民币结算量2.85万亿元,占其本外币收支的44.3%。二是创新跨境人民币业务。推动开展人民币融资租赁资产跨境双向转让、绿色信贷资产跨境转让、港澳居民湾区试点地区购房人民币结算、贸易新业态及新型离岸贸易结算便利化等多项创新试点业务。
提效率:深化外汇管理“放管服”改革,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一是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出外债登记管理改革、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等8项跨境投融资改革试点,推动了大湾区在金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先行先试。二是率先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在南沙自贸区推出13项改革和便利化政策,包括支持银行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扩大对外资产转让范围、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于登记等。截至2022年6月末,已有10项政策落地实施,各类市场主体累计办理试点业务1760笔,金额35.4亿美元。三是稳步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跨国企业集团跨境资金集中运营、银行不良资产跨境转让等政策,有力提升了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四是拓宽贸易融资渠道。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上线“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出口信保保单融资”等场景。截至2022年6月末,辖内银行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服务企业1413家,累计发放贸易融资456.74亿美元。
扩试点:深化广东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支持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一是复制自由贸易(FT)账户体系。启动FT全功能型跨境资金池,实现跨国企业集团跨境资金高效归集。截至2022年6月末,省内试点银行累计为南沙和横琴自贸区企业、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及境外企业开立FT账户8700多个,办理资金业务4.7万笔,金额折合人民币超1.2万亿元。二是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提质、扩面、增效。扩大试点政策涵盖的业务范围、取消优质企业准入规模标准、优化银行准入条件、放宽银企合作年限要求,支持将“材料多、环节多”的业务和“笔数多、信用好”的企业纳入试点,强化正向激励和示范效应。三是推广便利化政策及其成果。打造全国首个跨境公交受理金融IC卡项目、发放国内第一批“电子证照银行卡”、推出粤港电子支票联合结算和跨境人民币缴税等合作项目。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外债资金意愿结汇、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融资租赁收取外币租金等推广至全国,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允许外债提款和偿还币种与签约币种不一致等政策推广至粤港澳大湾区,优化贸易外汇的办理流程、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的支付服务等推广至全省。
以人为本,坚守初心,高质量发展谱写金融为民“新乐章”
坚守金融工作的人民性,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思想的体现。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胸怀“国之大者”,秉承“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乡村金融、民生金融,把金融为民、金融惠民、金融利民、金融便民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金融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践行“人民的银行”。
保生态: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支持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发展。统筹谋划“以广州绿色金改试验区为中心点、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圈、以粤东西北地区为外围圈”的“一点两圈”绿色金融发展思路,推动全省绿色金融差异化协同发展。一是建立绿色金融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对碳达峰碳中和的金融支持,研究制定《金融支持广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自身运营率先实现碳中和,引导建成全国首个金融机构“零碳网点”。目前全省“零碳网点”已达52个,累计完成6103吨二氧化碳抵消。二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抵质押方式,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绿色碳链通”融资模式以及“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等绿色信贷产品,推动全国首批碳中和债、全国首单挂钩碳市场履约债券、全国首单公募碳中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全国首单碳中和乡村振兴绿色中期票据成功发行。发放国内环保行业最大一宗并购项目贷款,开展国内首笔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融资,首创在香港、澳门两地同时挂牌发行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注册全国首单“三绿”资产支持票据,创新试点“绿色产品食安心责任保险”“绿色农保+”等新型绿色保险产品。三是推动广州绿色金改试验区建设持续走在前国全列。截至2022年6月末,广州地区银行业机构绿色贷款余额7174亿元;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2.07亿吨,累计成交金额50.92亿元,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区域碳市场首位。
助三农:发展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共同富裕。一是持续优化“三农”融资环境。推动出台广东省《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印发《金融支持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建设行动方案》,依托“农融通”平台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整合共享机制。二是探索农村信用体系支持乡村振兴新模式。以“信用+产业”“信用村+整村授信”为主线积极建立常态化融资对接机制。推动辖区落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试点,通过综合运用线上融资服务平台以及“扫街入村”等方式开展银农对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增面扩量”。三是加强产品创新。围绕特色产业集群和地理标志农产品(000061),推出专属信贷产品。推动辖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养殖圈舍、动物活体“五类抵押物”贷款实现全覆盖。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质量监测和续贷展期管理,保持金融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截至2022年6月末,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33.23亿元、惠及7363户已脱贫人口。深入开展移动支付示范镇建设,持续推动移动支付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建设,推动基层乡镇实现移动支付工具全面普及应用。
护民生:优化基层金融服务,跨前一步为群众办实事。一是开展信用暖民暖企行动。切实保障抗疫期间企业和个人正当的征信权益;对符合条件、受疫情影响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尤其是普惠小微贷款,给予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二是加快国库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使国库资金到账速度从3~5天缩短至实时到账。创新开展通过互联网方式签订授权划缴税款“三方协议”,实现协议签订“只用跑一次”甚至“全程网上办”。推动上线国库资金经收支付服务,支持纳税人通过第三方支付方式缴纳个人所得税。实现全国首笔行邮税电子缴库在广东落地,整个缴库流程比以往方式缩短2~3个工作日,大幅提高旅客通关速度和税款入库效率。自主开发退库电子审核工具,实现国库对退税业务全程电子化审核及办理,保障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个税汇算退税等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直达快享。三是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搭建全国首个省级金融广告监测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对全省全金融行业、全新闻媒体各类违法违规金融广告宣传信息进行监测。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成全省统一的12363热线呼叫中心,积极将非诉调解打造成为金融消费纠纷化解的主渠道。
新时代画卷气吞山河,新征程篇章气势恢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全力支持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作出广东金融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贾瑛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