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保理看保理,中银协发布报告就保理业务发展提出两大建议

2022-11-23 23:25:47 新京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由中国银行(601988)业协会(下称“中银协”)15家成员单位共同参与撰写的《中国保理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下称《报告》)近日完成。11月22日晚,中银协官方公号发布了报告。对于保理业务未来的发展,《报告》提出两点建议:一是重新认识保理与贸易融资;二是跳出保理看保理,打通保理与其他供应链贷款产品之间的关系。

据介绍,本次《报告》是中银协连续第十年发布保理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虽然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保理业务量继2020年强势反弹后,实现持续增长,在较困难的经济形势中表现出整体向好的态势。

根据中银协保理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保理专业委员会全体成员单位保理业务量为3.5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97%。其中,国际保理业务量为481.77亿美元,同比增长32.52%;国内保理业务量为3.2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44%。国内保理业务仍然是保理市场的主力增长点,在保理业务中占比达91.29%。

对于国内保理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报告》则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基于地方预算支出的建设项目可能出现生产和支付进度迟滞等问题,基于此类交易项下而形成的保理业务,存在应收账款账期延长的潜在风险;二是由于2022年第二季度疫情因素,国民经济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速放缓,规模型企业产能的缩减将直接影响中小型供应商订单量与支付账期,形成因商业纠纷、应收账款账期延期,产生保理融资的还款信用风险;三是部分同业竞争激烈、产能过剩或过于依赖资金周转的行业存在潜在风险。

基于此,《报告》对我国保理产业和保理业务的发展提出两点建议。

首先,重新认识保理与贸易融资。《报告》认为,包括保理业务在内的贸易融资是按照企业内部的具体交易结构来设计产品,依托实际交易债项,根据交易结算的各个时间节点进行融资安排和风险防控设计,从而解决贷款用途与期限难以管控的问题,这是银行用贸易融资来改造和替代流动资金贷款的根本出发点。此外,保理等贸易融资产品还具有一项明显优势,即一旦由一家银行为企业项下的一笔交易提供了贸易融资,原则上其他银行通过相关的质押登记公示系统就能够获悉债项融资信息,进而避免对同一交易进行重复融资。

其次,《报告》提出应跳出保理看保理,打通保理与其他供应链贷款产品之间的关系。保理业务从商业银行监管角度来看,在广义上属于商业银行“企业经营性贷款”的一种,而企业经营性贷款最大特点在于用途监管,正是基于监管对融资用途的关注,通过构建“保理+贷款”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可以满足企业的“全链条”金融服务需求,既能便利企业的融资申请,也能解决重复融资和资金用途监管的问题。《报告》认为,这将是未来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方向。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杨许丽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