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公司牌照来了,对财富管理意味着什么?

2022-12-22 09:27:59 21世纪经济报道  方海平

  2020年9月,央行正式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下称“金控办法”),明确了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持牌监管之后,围绕金控公司的监管方式、发展经营模式、对金融各行业的影响等话题热议不断,相关政策文件也在不断完善。

  事实上,“金控集团”是一个伴随着金融行业的诞生和发展而同步出现和变迁的概念,顾名思义,是指下设多个不同资质的金融主体的集团公司,由于金融本身是一个特许行业,需持牌经营,因此金控集团或者金控公司的发展与金融监管方式和要求高度相关,在中国不同的金融监管环境下,金控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总体而言,结合市场对当前金控相关管理办法的解读共识,以及当下部分典型金控公司的经营状况来看,金控公司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围绕“综合金融服务”展开,以协同效应、资源整合等为发展重点,这对于财富管理行业而言意义重大。

  金控的前世今生

  围绕金控发展变化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监管对金融混业经营/分业经营的态度。

  改革开放之后,在制度创新的背景下,中国金融行业开始了蓬勃发展之路,金控公司的形态几乎同步地出现和发展。在金融业刚刚起步发展阶段,银行业务和非银业务往往在同一个集团下交叉存在。中国银行(601988)率先在香港成立财务公司从事海外资本业务,随后各大银行相继成立金融控股公司,金控公司高速发展。

  由于早期阶段金融监管的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尚不完善,这种初始状态的混业经营很快积累了很多风险,随后,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及时地开始探索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要求。1995年,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三部重要法律出台,我国分业经营格局基本形成。

  金控集团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02年,国务院批准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集团为三家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这意味着,我国开始探索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框架下,同步推进综合金融经营的创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金融集团。自2005年起,监管部门陆续开放商业银行入股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保险公司等资质,各类金融业务之间的壁垒逐步打开。

  这个阶段也是我国金融机构大发展、金融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的阶段。大中型金融机构基本都开启了多元化布局,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营财团等也纷纷入局,据不完全统计,彼时各类金融控股集团达百余家。

  但这个阶段同样也伴随着风险的集聚,不少公司或个人通过金融控股的方式大搞自融,虚假注资、交叉持股、循环出资以及大量非法关联交易,不断加大杠杆,无节制举债,明天系、海航系,以及多个地产平台类公司的风险事件频发。

  随着各类风险的逐步暴露,监管部门再次收紧了对金融业的监管要求,“强监管”时代再次来临。2018年是另一个转折时点,以“破刚兑、去杠杆、去嵌套、净值化”为核心要求的“资管新规”横空出世。

  边破变立,监管部门同步在为规范发展进一步探索合理的监管方案。同样在2018年,监管部门选择招商局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北京金控集团、蚂蚁金服和苏宁集团5家企业开展模拟监管试点。

  随后在2020年正式出台金控办法,明确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和准入条件。将金融控股公司定义为“依法设立,控股或实际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自身仅开展股权投资管理、不直接从事商业性经营活动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并强调金融控股公司“金融资产占集团并表总资产的比重应当持续达到或超过85%”。

  伴随着该办法的出台,首批金融控股牌照也随之落地,央行批准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同时,监管部门在持续完善细化的相关监管方案,比如今年8月30日,人民银行起草了《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金控模式梳理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对金控公司有多个分类方案。比如,按照金控公司的资本性质,可以分为央企金控、地方政府金控和民营金控三大类型;从金控公司自身的定位特点上又可将其分为纯金控型、交叉持股型、产融结合型等。

  整体来看,我国现存的典型的金控集团包括金融机构体系下的金控集团、大型央企背景下的金控集团、地方国企背景下的金控集团以及其他(互联网公司、民营财团)掌控的金控集团。从目前金控公司的数量分布来看,第四类即其他(互联网公司、民营财团)金控集团数量最多,而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控制的金控集团平分秋色。

  央企金控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金融控股公司形式,依靠央企的资本和地位等核心优势,部署了各类金融牌照,控股金融企业,掌握核心金融资源。按主营业务,央企金控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综合金融控股集团和央企产业系金融控股集团。典型代表是中信集团和光大集团,其基本上都是全金融牌照布局,业务综合,市场地位高。

  与央企金控不同,地方金控由地方政府推动设立,作为地方政府持股金融企业出资人的角色,整合地方核心金融资源,协调区域金融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稳增长的目标,从这个角度看,在各类牌照中,地方政府金控“标配”的牌照是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地方投融资公司。

  民营资本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大量参与金融机构,通过建立金融控股平台增强集团公司实力,也是上一个阶段金控公司大发展背景下的一个普遍现象,民营金控公司持有的金融牌照大多由收购而来,也往往与其主营产业密切结合。

  不管是哪类金控公司,其以“金控”的形式存在,主要都是为了协同资源、做强做大,金控平台往往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可实现金融与产业资源的有效对接,业务合作渠道更加多元,信息资源及时共享,大大降低业务板块之间在交易中产生的搜寻和谈判成本。通过整合资源、客户、技术和服务渠道,打造环环相扣的资源协同生态圈,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提高集团运作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这也是目前几大典型的金控集团尤为强调的发展方向和特点。笔者多次采访中信集团、光大集团旗下核心金融子公司高管,谈及未来的发展模式和趋势,他们都越来越强调作为集团子公司的协同效应。

  这种协同也开始在集团层面形成战略品牌,比如光大集团的E-SBU协同平台,中信集团战略客户“N+1+1”融合营销模式、平安集团“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模式。

  在2022年度工作会议上,中信集团就提出要把中信金控打造成驱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引擎”,并且制定了“一四三五”战略,即“打造一流金控平台、提升四大功能体系、构建三大核心能力、做强五大细分领域”。

  金控之于财富管理

  金控集团的这种模式特点天然契合了一些典型的业务板块的展业特点,财富管理就是其中之一。财富管理本身即是围绕个人客户展开的综合性经营的概念,涉及客户各种不同的具体的财富管理需求,因此也是金控集团重点聚焦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居民财富积累发展,并且逐步从房地产等动产迁徙到金融资产的过程中,财富管理市场拥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是金融机构的必争之地。据麦肯锡报告显示,以个人金融资产计算,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预计2025年个人金融资产有望达到332万亿。

  金控集团如何利用金控特点,形成协同效应,做大做强财富管理业务呢?梳理当下几家主要金控集团的做法和效果,或许能有所启示。

  在涉及财富管理板块的具体战略模式上,中信集团董事长朱鹤新近期对外透露了中信金控的做法,他指出:“中信金控不是简单聚合金融业务的规模,而是要大幅提升综合服务的质效。中信金控的成立,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信金融整体优势的发挥,共同助力子公司财富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中信金控成立了财富管理委员会,下设投行业务、零售体系建设和资产配置三个子委员会,采用“1+3”的组织模式,凝聚了各家金融子公司的智慧、资源和力量。

  具体来看,投行业务子委员会以扩大资本市场总体融资规模、上市公司的覆盖率、推进投贷联动等重点业务为目标,通过采用战略客户“N+1+1”融合营销模式(即N个子公司+1个金控平台+1个财富管理委员会),为战略客户制定专属解决方案;零售体系建设子委员会主要面向零售客户,围绕“做优全产品、全渠道、全场景零售服务体系,做大零售AUM规模”的目标,针对高净值和企业家客群,量身定制专属服务方案;资产配置子委员会成立了“资产配置”和“中信优品”两大工作室。

  平安集团是一家老牌的金控集团,基于金融全牌照的优势,一直起来强调协同营销的概念。“综合金融是平安的优势。在平安的战略里面,综合金融起着十分核心的作用。我们一定会把它做得更好,让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我们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专业让一切变得更加简单,这是我们根本的目标。”在中国平安(601318)2021年度业绩媒体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表示。

  该集团的财务报表也提供了综合金融经营的成效,2021年,平安集团核心金融公司之间客户迁徙近3,301万人次,客户交叉渗透程度不断提高;对公渠道综合金融保费规模同比增长19.9%,综合金融融资规模同比增长26.9%。个人客户方面,平安集团2021年全年新增客户3,240万,其中35.8%来自集团互联网用户。

  展望未来,协同效应、资源整合、综合金融服务,这些概念在新的金控公司框架下必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并可能重塑整个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格局,但与此同时,上个阶段多家民营金控积累的大量风险仍未根除,这也提示着金控集团天然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必须得到重视。上一个阶段,监管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如何在约束金控公司规范经营的同时发挥其优势,考验着未来的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

(责任编辑:王晓雨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