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存单发行热度依旧。2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开年至今已有2811张同业存单发行,实际发行量已突破2万亿大关,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除已发行的同业存单外,不少银行也已披露了备案发行额度,整体相较于上年出现了持平或上涨。在分析人士看来,今年由于经济趋势复苏,实体融资需求上升,经济活动可能对超额储蓄构成一定影响,预计同业存单发行量略高于去年,但利率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同业存单掀起发行潮
同业存单发行量升高。2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根据中国货币网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已有2811张同业存单发行,实际发行量约2.22万亿元,对比上年同期同业存单发行量有所增长。回顾2022年同期同业存单发行情况,彼时共有2784张同业存单发行,实际发行量约1.92万亿元。
不过,分期限来看,目前同业存单的发行仍延续了上年同期以中长期为主的趋势。在已发行的2811张同业存单中,期限为1月的同业存单仅有387张,而3月、6月、9月及1年期的同业存单则均超过了500张,其中1年期的最多,数量达682张。
谈及开年以来同业存单发行量上升的原因,光大银行(601818)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一方面是机构看好经济复苏,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上升;另一方面,随着居民储蓄逐步向投资和消费转换,部分银行存贷比压力势必有所上升。因此,银行适度增加同业存单计划发行规模将为此留出空间。
除已发行同业存单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还有多家银行的同业存单正在排队等待发行。中国货币网显示,仅2月13日市场待发行的同业存单就达122张,计划发行量约1417.5亿元。
在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看来,2023年开年伊始同业存单发行热度不减,体现出银行对同业存单市场获取资金的持续看好,预计后续同业存单发行量还会持续走高,市场吸引力依然较强。
备案额度整体提升
所谓的同业存单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存款类金融机构可以在当年发行备案额度内,自行确定每期同业存单的发行金额、期限。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不少银行已相继披露了同业存单备案发行额度,整体相较于上年出现了持平或上涨。
国有银行中,除邮储银行暂未公布2023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外,其余五大行计划发行额度均较上年有所提升,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备案额度均上调超3000亿元。股份制银行方面,光大银行、浦发银行(600000)2023年备案额度较上年同期上涨超1000亿元;平安银行(000001)、兴业银行(601166)、华夏银行(600015)2023年备案额度则与2022年持平。此外,江苏银行(600919)、宁波银行(002142)、上海银行(601229)、张家口农商行、常熟农商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城农商行、民营银行也不同程度上调了同业存单备案额度,增幅在2亿元至600亿元之间。
对于多数银行2023年同业存单备案发行额度略高于或等于去年同期的原因,周茂华表示,主要是经济趋势复苏,有望带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同时,部分中小银行负债压力相对较大也推动银行适度提高发行额度计划。
“地方中小银行在监管叫停异地违规揽存、结构性存款受限的大背景下,普遍压力较大,依然有提升同业存单融资的需求,以维持业务发展需要。”廖鹤凯指出,随着货币政策边际宽松政策明朗化,中小银行更是加大了同业存单的发行,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缓解自身流动性压力。
积极储备负债端资产
2月10日,央行官网披露2023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而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
对于后续同业存单的发行趋势,周茂华认为,今年由于经济趋势复苏,实体融资需求上升,经济活动可能对超额储蓄构成一定影响,预计同业存单发行量略高于去年;同时,国内经济稳步复苏,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增加可能带动市场利率中枢略有上移,但国内经济处于恢复阶段,财政、货币政策偏积极,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有助于稳定市场利率,预计同业存单利率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随着存款利率持续下行,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该如何缓解负债端压力?周茂华指出,中小银行需要优化负债结构、拓宽负债来源,减少对高息存款的依赖。同时,要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稳步提升中间业务比重;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增强客户黏性等。
廖鹤凯则表示,银行负债端面临的压力,短期看可以通过增加同业存单发行缓解,但长期看,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还需要有更强的服务属性,以实际的服务附加值提升银行客户黏性,发挥自身优势和股东优势发展出区域特色或符合未来趋势的行业特色业务,提升业务稳定性和稳健经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