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银行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也没能“浇退”国内居民的存款热情!
2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1月末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超额储蓄”再度引发关注。
针对这一新“纪录”,业内人士将其归因为理财脱出“稳健”轨道、疫情期间经济下行、民众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悲观预期等因素综合作用后形成的居民预防性储蓄。
“超额储蓄”该如何释放、释放后又将流向何处?正成为近期专家学者、企业家热议的话题之一。
存款纪录,从何而来?
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1月末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同比多增7900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从全年来看,2022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相较于2021年全年住户存款新增9.9万亿元而言,同比多增7.94万亿元,贡献了存款同比多增的绝大部分。
对于巨额超额储蓄的来源,中信证券(600030)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居民预期不佳、消费场景缺失、房地产销售回落和理财产品回表所致。
具体来看,首先是资产价值与收入水平的不确定性增大,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居民倾向于增加储蓄,消费和投资的倾向下降;其次,受房地产行业风险等影响,居民部门的购房意愿有所降低,潜在的购房配置资金向储蓄转移;再次,受疫情影响,消费场景的缺失也使得2022年以来居民消费支出显著低于潜在规模;最后,随着2022年末防疫政策优化、地产支持力度加码、经济预期好转,债市收益率大幅上行,理财净值普遍受损,导致投资者纷纷将理财赎回至存款。
除了上述关于超额储蓄来源的普遍性归因外,业内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中金公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财政与准财政的支持是居民存款上升的主要因素,而从行为金融视角来看,如果财政和准财政是推升“超额存款”的主要原因,那么其后续释放的动力可能相对比较强。
超额储蓄≠居民存款增长
进入2023年后,居民“超额储蓄”释放成为市场普遍期待。中银宏观朱启兵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想要判断超额储蓄中可转化为消费的空间部分大小,首先要厘清居民储蓄的形式,以此来判断后续储蓄向消费转化的时间远近。
虽然储蓄存款出现了大幅多增,但是储蓄存款增长并不完全等同于银行存款增长。
朱启兵认为,居民储蓄为居民可支配收入中非即期消费的部分,即“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超额储蓄”则为实际居民储蓄与预期居民储蓄的差值,该差值是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导致的储蓄被动多增。而消费支出下降程度低于可支配收入导致2022年形成预防性储蓄。也就是说居民存款增加可能来自可支配收入增长以及从其他金融资产和房市中转移出来的配置资金,这不等同于整体居民储蓄的增加。
天风宏观宋雪涛指出,究其缘由,超额储蓄的核心来源都在收入端:可支配收入增加、收入预期下滑、收入结构恶化,这三种原因都可能造成储蓄上升。未来能转变为消费的储蓄也主要是由减少消费支出而带来的预防性储蓄这部分,至于有多少能变成消费,取决于储蓄的分布情况以及居民未来的收入预期。
谈及这一部分超额储蓄的释放规模如何、何时才能释放?多位业内人士都有所表态。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2023年基本面的修复改善预计能够带动预防性储蓄的消耗,但消费和地产的复苏还需要其他方面的保障配合,因此当前不宜高估超额储蓄对居民消费和地产销售的提振效果。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也认为,居民超额储蓄并不会快速且完全的释放,实际储蓄率回落的幅度可能不会非常剧烈。
“巨款”释放,流向何处?
当前,市场普遍对超额储蓄释放抱有强烈预期,那么,这笔“巨款”一旦释放,将会流向何方?
业内普遍认为,资本市场或将承接增量资金。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指出,随着资管产品逐步丰富和多元化,以及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理财需求增加,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意愿及成熟度明显提高。预计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可能维持低位震荡,而下半年伴随机构理财冲量节奏发力和债市走强,年中将是关键节点,银行理财市场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迎来恢复机遇。
中银宏观研究朱启兵也表示,资产配置需求弹性相对较高,尤其是存款与理财之间的转换空间较大,财富效应或撬动部分定期存款回流理财。
而另一方面,明明表示,超额储蓄对消费的提振不宜期望过高,预期下降、出行消费受疫情反复影响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消费信心回暖的态势。
同时,超额储蓄向房地产释放的预期判断也不明朗。房地产财富效应与房价增速仍然是一个长期制约,目前经济预期和收入预期处于改善前期,居民风险偏好仍然较低。明明认为,预计地产销售会出现改善,但是超额储蓄能否向房地产行业释放、释放规模又如何仍需进一步观察政策落实力度及居民的预期修复节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