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下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继续用好总量和结构性手段,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提振总需求,增强市场主体信心。具体表现来看,一是继续发挥总量工具作用,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降准仍有空间。二是更好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进有退,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三是以我为主,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工具,降息必要性下降。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廖丹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对比去年,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货币政策表述由“灵活适度”转变为“精准有力”。具体看来,报告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货币政策的提法释放了何种信号?对后续金融市场的发展将带来哪些影响?对于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对于上述转变,温彬对每经记者表示,2022年,为应对疫情冲击、地产下行、主要经济体加息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内外因素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积极作为,并强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在保障流动性充裕的基础上持续助力宽信用、稳增长。
温彬指出,2022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不断丰富和完善,完成两项普惠小微直达工具接续转换,增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创设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以及保交楼等专项再贷款,重启PSL新增融资,达到“稳总量、调结构、降成本”等多重目标。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双管齐下”,基础货币供给充足且成本下降,对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回稳向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于2023年,温彬表示,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但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促消费、稳投资仍是重要任务,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今年仍有一定降准空间
展望下阶段,温彬表示,下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继续用好总量和结构性手段,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提振总需求,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温彬认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继续发挥总量工具作用,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降准仍有空间。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使得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助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民生。考虑到降准对于提供长期流动性、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和支持实体经济比较有效,今年仍有一定降准空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二是更好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进有退,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经过多年探索、创设和发力,当前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有6.4万亿元,占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15%左右,在水平和比例上保持适度。下一阶段,为更好地体现“精准”要求,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金融、小微企业、乡村振兴、能源保供、基础设施、保交楼等领域的支持,并根据评估结果和实体需求“有进有退”,强化与其他政策工具的衔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以我为主,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工具,降息必要性下降。经过持续的降成本努力,当前实际利率水平较为合适,伴随我国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经济循环更为顺畅,在“坚持以我为主”“统筹短期和长期”以及“统筹国际与国内”的原则下,今年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降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