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类理财产品呈现哪些新趋势?

2023-03-08 12:00:45 普益标准 微信号 

事件背景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3月1日,仍存续的权益类理财产品共409款;2月权益类产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约为-3.39%,环比下降0.3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13.30个百分点,目前权益类产品到期收益率表现差强人意。

?开年以来,理财公司针对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布局现状是怎样的?当前理财公司在产品设计、配置策略等方面,呈现哪些新变化?

?权益类理财产品在业绩表现、资产配置等方面,较此前有哪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对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有哪些值得观察的方向?

?投资者要如何配置权益类理财产品?又该如何调整投资策略?

跟着普益君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Part

1

开年以来,理财公司针对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布局现状是怎样的?当前理财公司在产品设计、配置策略等方面,呈现哪些新变化?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截止2022年3月1日,开年以来,理财公司共计发行5只权益类理财产品,均为封闭式产品,占理财公司发行产品数量的0.31%。其中,1月发行4只权益类产品,较去年同期减少1只;2月发行1只权益类产品,较上年同期减少1只。对比理财公司上年的权益类产品发行情况来看,今年以来的权益类产品的发行数量低于去年同期,且明显低于上年全年权益类产品发行占比(1.14%)。

对比历史数据来看,理财公司权益类产品发行的占比虽然有一定波动,但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去年以来月度最高占比仅1.64%。而混合类产品的发行占比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由2022年1月的11.76%下降至今年2月的3.00%。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发行占比则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由2022年1月的87.54%上升至今年2月的92.44%,今年1月该占比更是高达95.66%。而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情况来看,2022年理财公司所有产品按季度统计的权益类资产配置占比也呈现下降趋势,由2022年一季度的2.38%下降至四季度的2.10%。

可见,理财公司在产品设计上,更加偏向于收益波动更加平稳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发行数量持续处于低位,且明显减少了混合类产品的发行。在资产配置上则减少了权益类资产的配置。

Part

2

权益类理财产品在业绩表现、资产配置等方面,较此前有哪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从产品发行量来看,2023年2月新发行了9款权益类产品,环比减少17款,较上年同期减少1款,产品发行量在2022年4月和2022年4季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业绩比较基准方面,2022年下半年以来平均业绩比较基准有所上升,但年底则开始大幅下降,其中12月业绩比较基准环比下降1.42%,截至目前为止仍未出现回暖的迹象。由此可见,受2022年股债震荡影响,部分产品累计净值跌破了初始净值,而银行理财的个人投资者普遍风险承受能力较低,风险相对较高的权益类理财产品的需求有所放缓。

从资产配置来看,权益类产品整体持仓情况上,2022年末有79.10%的资金投向了权益类资产,环比上涨7.76%,投向于权益资产的比重在2022年逐季度上升,而投向于固收类资产的比重则逐季度下降。今年多家理财公司称看好A股市场表现,并透露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的想法。

Part

3

对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有哪些值得观察的方向?

对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方面,2022年内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破净浪潮,引起了投资者的恐慌,会使得理财公司更偏向于配置风险更低的资产以平稳净值波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和权益类、混合类产品的发行。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是增厚产品收益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逐渐回暖和投资者对净值化后产品收益波动的接受程度的提高,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有望得到提高,各理财公司能否在权益资产配置上实现“弯道超车”则有待观察。

Part

4

投资者要如何配置权益类理财产品?又该如何调整投资策略?

时间是价值投资者最好的朋友,普通投资者可通过构建分散化投资组合的方式参与权益类资产投资,在长期复利中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具体来讲,投资者可分散部分投资到混合类、权益类理财产品中,以实现固收类、权益类等资产的合理配置,进而将投资组合的风险敞口控制在一定水平内。此外,建议投资者定期、客观的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购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并结合市场环境变化动态调整权益类资产(或产品)的配置比例,避免在投资活动中负担过度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普益标准。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