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江:打造数字银行新模式,构建数字金融新生态,助力数字经济新发展

2023-03-10 10:59:09 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其中特别强调要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领域,已上升到我国创新战略决策的高度,日益成为数字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金融该如何发力?未来是否能够形成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金融”闭环生态系统?这将成为金融业在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必须做好的一道“必答题”。

一、产业数字化已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发展主题,打造数字金融有助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催生出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2021年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的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将是“十四五”时期经济主要增长点。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方面,数字经济具有“急、快、短、频”的特点,与“慢节奏”的传统金融信息处理速度不匹配。以企业资金需求为例,传统金融机构要依赖人工进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批及贷后的定期走访,常常耗时一周,难以和数字经济发展相匹配,需要商业银行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来推动传统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提升,重塑业务办理流程。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浪潮使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与管理体系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然而现实中许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着不会转、没钱转和不敢转等挑战。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从两方面集中阐述了产业数字经济,即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这也预示着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正式到来。国家从政策层面给出了“上云、用数、赋智”的指引,即通过普惠型的云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对接,从而降低企业的中间成本。作为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商业银行应基于对客户需求的灵敏感知和深刻洞察,从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

二、从近期的政策导向以及银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技术创新、融合场景生态已成为银行业发展数字金融的主旋律

在数字经济的引领下,金融数字化作为其中重要的驱动,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强调要“重塑智能高效的服务流程,搭建多元融通的服务渠道”。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指出,商业银行应“打造数字化的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重要产业链,加强场景聚合、生态对接,实现一站式金融服务;推进企业客户业务线上化,加强开放银行接口和统一数字门户建设”。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助推银行业进入全面数字化转型新阶段。2022年以来,主要商业银行借助大数据等新兴科技手段,在数字人民币、隐私计算、无感支付、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元宇宙等多个领域开展积极探索。此外,各家银行聚焦客户需求,开展异业联盟,推进场景融合。主要表现在:与个人、企业、政府建立数字连接、共建开放生态,运用开放银行的形式将数字服务触角延伸至丰富的社会经济服务场景中,让金融服务更为多元、更加贴心。

三、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加快数字银行建设步伐

近年来,在实体经济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国内外领先商业银行纷纷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作为战略重点,通过技术能力建设、业务科技融合、体制机制转型等,从打造“智能银行”、建设“生态银行”两方面入手,取得了初步成效。

具体来看,在打造“智能银行”方面,国内商业银行聚焦客户金融需求,以客户体验为中心,借助金融科技力量,推进业务流程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产品和智能客户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进而推动零售业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而在建设“生态银行”方面,商业银行主攻生态化、场景化建设,通过构建开放银行模式,不断创新线上化场景类产品,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广大金融消费者。当前,生态银行、智能银行成为破局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两把利剑,从需求侧上看,因B端产业链数字化正在起飞,将会为生态银行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场景,背后又会助力B端客户提供更好的面客能力和数字化转型的能力。

推进开放银行建设,就是商业银行“生态银行”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开放银行”(Open Banking)是基于API、SDK等技术实现银行与第三方之间数据共享,从而提升客户体验的平台合作模式,其中开放API技术是其最主要的实现形式。三类参与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开放银行生态。

大型商业银行在构建开放银行时一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自建场景,将外部财务软件、一站式公司注册软件、法律援助软件、税务管理软件、医疗软件等服务型软件,通过技术手段引入银行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财务、金融、法律、税务、医疗等全方位、多场景融合的一体化服务。二是融入场景,在金融监管制度框架下,在通过业务规则和技术控制建立安全可靠的风控机制基础上,逐步扩大支付结算、理财投资、信用卡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及数据向社交、购物、金融科技、财务等第三方公司的输出,利用第三方公司的业务场景,促进银行金融服务触达更多客户。商业银行建立独立于核心业务的开放银行平台,将第三方服务“引进来”,促银行服务“走出去”。

此前中国开放银行已经经历了两代——“银企直联”“Open API”,而在2020年之后,将迈入“Open API+”新阶段。2022年以来,各商业银行产业生态圈和场景搭建布局加速:民生银行(600016)宣布推出“云银行生态平台”,以“行业云+金融云”为基础,以金融场景和生态服务为切入点打造全新银行服务模式;北京银行(601169)发布开放银行1.0,着力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园区、数字政务、数字文创五个领域构建场景生态;平安银行(000001)升级开放银行平台,通过开放生态的“走出去”“引进来”战略落地构建多元化场景生态等。

四、关于商业银行推进开放银行建设的建议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产业数字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商业银行通过开放银行新模式,将持续帮助更多企业在产业数字化浪潮中快速实现转型。在推进开放银行建设中,建议重点做好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开放银行要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更是稳大盘、保主体的助推器,金融机构通过构建开放、多元的开放银行生态,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能力,赋能实体经济,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促全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于大型集团而言,综合评估企业场景的丰富性、内部人员专业度、产品迭代更新周期以及财资场景的可探索性,选择合作方,进行产品共创。对于中小微企业,借力行业应用云服务商提供的标准化服务,推动中小微企业快速上云,助力企业经营数字化水平快速提升。

三是转变客户服务理念,强化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在把握最终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要将第三方合作伙伴及开发人员也视为有价值的客户,而不仅仅视其为流量导入方。还应充分了解合作伙伴的需求和预期,通过更好的共享能力、共建产品、共担风险,推动最终用户体验升级。

四是开放银行要行稳致远,始终要把风险管理作为发展开放银行的基础。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强化内部风险防控,做好业务合规、数据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反洗钱等,保障开放银行安全可靠;另一方面,面对外部网络攻击、黑客攻击,要做好系统建设、安全技术防范,实现稳中求进的发展。

文章原载《数字金融创新思考与案例精选》一书,略有修改,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作者陶江系电子银行业资深从业者、中国电子银行网专家、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金融工作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冀文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