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破产“余震”:高管遭集体诉讼 行业警示意义强烈

2023-03-15 02:05:55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张艳芬 李颖超

短短几日,在各种“戏剧性”细节推动下,作为科创类金融服务“全球标杆”的硅谷银行轰然倒下,留给客户、股东、大众一片唏嘘。

据悉,硅谷银行的股东们已开启对该行时任首席执行官格雷格·贝克尔、硅谷银行首席财务官丹尼尔·贝克的集体诉讼。

硅谷银行事件后,多国加强对金融机构流动性的监测。这两天,美股银行板块先是经历了盘中股价暴跌触及熔断,后又或受“兜底”消息以及储户“搬家”情况的影响又大幅反弹。3月14日盘前,第一共和银行盘前一度涨超70%、西太平洋(601099)合众银行涨超50%,阿莱恩斯西部银行涨超40%。此外,避险情绪升温,国际黄金价格一度大涨。

综合看,硅谷银行事件余震不断,也给国内金融行业未来发展带来了警示。

高层遭遇集体诉讼

当地时间3月13日,美国《纽约邮报》消息称,硅谷银行的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硅谷银行时任首席执行官格雷格·贝克尔、硅谷银行首席财务官丹尼尔·贝克被股东提出集体诉讼。

股东们指责硅谷银行母公司及高管隐瞒“利率上升将使硅谷银行特别容易受到挤兑影响”的事实。这也是硅谷银行倒闭之后被公开的第一起诉讼。

“这样一个在短期内规模扩张了两倍以上的银行,居然没有监管介入,这有些不可思议。”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硅谷银行事件既有该行自身战略的失策,也有监管过于滞后和失职,两个因素共同促使了问题的爆发。

美国总统拜登于3月13日针对美国硅谷银行倒闭发表讲话称,他将要求国会和银行业监管机构“加强对银行的监管规定”,以降低类似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由于硅谷银行系统重要性不强,跟金融机构的关系不紧密,市场主流分析观点认为,金融机构的信任危机很难传导至整个金融系统。

“由于发达经济体仍然在加息周期中,市场不可避免地开始担心硅谷银行事件的传染性。但从某个角度而言,金融风险的传导本身就是非线性和非理性的。”国泰君安(601211)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认为,通过安抚金融市场来达到稳定信心和避免风险传导,是监管机构需要做的首要工作。因此,只要有央行作为最终贷款人,出现流动性风险的概率从目前来看仍然较小。

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易峘则认为,往前看,如果“国家信用”能在(以天计的)极短时间内稳定硅谷银行储户信心,则能有效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但如果政府处理时间过长或储户预期损失较大,那么美国金融系统稳定性可能受到挑战。

整体看,硅谷银行的经营模式并不是美国银行业的主流商业模式。与硅谷银行的负债端结构不同的是,大部分美国商业银行具有零售存款占比高,客户类型分散的特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资产端的共性,即美国银行业均面临持有至到期证券价格未实现损失较高的共性风险。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该风险只会在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如出现挤兑潮)时成为具象化的损失,因而硅谷银行引起的市场恐慌,后续能否被监管机构、财政部、美联储等推出政策进行平息,是危机是否会扩大化的关键。

据美联储官网,美联储将调查其对硅谷银行的监管情况,并于5月1日发布调查结果。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需要围绕硅谷银行这一事件展开迅速、深入的调查。同时,美联储副主席巴尔将带领此次调查。

目前,美联储、美国财政部联合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宣布为硅谷银行“兜底”,称储户所有存款权益将得到保障。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3月13日,美国硅谷银行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分支银行重新开业后,储户们争先恐后排队取钱。从社交媒体显示的图片信息来看,多地硅谷银行恢复营业的网点处前来取款的储户排成长龙。

硅谷银行事件

余震不断

这两天,硅谷银行事件带来的“余震”仍在持续。市场对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较为担忧,美债风险集中释放,2年期美债收益率大跌超过10%。相对应的是,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国际金价期货价格一度大涨。3月14日,在A股市场上,四川黄金涨停,盛达资源涨超8%,金贵银业(002716)、中金黄金(600489)等跟涨。

此外,硅谷银行事件还波及相关国际投资机构。据彭博社当地时间3月13日报道,瑞典资产管理规模最大养老金Alecta发表声明称,该机构在硅谷银行投资总额为89亿瑞典克朗,在签名银行的投资总额为32亿瑞典克朗,在第一共和银行的投资总额为97亿瑞典克朗。其中,前两家银行已经倒闭,而第一共和银行也惨遭挤兑,3月13日股价一度暴跌超76%。据悉,Alecta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0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00亿元),拥有260万私人客户和3.5万家企业客户。此外,挪威财富基金也“踩雷”硅谷银行,其持仓规模为17亿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11亿元)。

另有外媒报道称,多家亚洲公司曾披露在美国硅谷银行有存款,日本软银集团被指可能是受硅谷银行破产影响最大的公司。该集团可能在技术领域进行巨额投资,并在硅谷银行同时有存款和贷款。

警示中小银行

在轨发展

原本是专注于科创金融的“小而美”银行,却在这两年实现规模超速增长,资产负债规模膨胀中,迷失了本源。曾刚认为,国内中小银行可从中吸取的第一个教训是要立足本源。

“不要过度偏离主业,要紧紧围绕着实体来开展业务,做小而精,小而专的银行。不要把质量发展更多地置于规模扩张之上。”曾刚认为。

不可否认的是,美联储降息和加息,是这家银行倒闭的宏观因素。“要对宏观大势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曾刚看来,硅谷银行最大的问题在于对美联储整体货币政策转向判断失误,直接导致资产配置策略完全失败。

此外,随着宏观经济波动加剧,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开始提高,在此背景下,曾刚认为,金融机构要加强资产负债的管理,特别是在负债端要强化核心存款,强化负债的稳定性,守住不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底线。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