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结束,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还值得买吗?

2023-04-19 11:59:57 普益标准 微信号 

事件背景

随着《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现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已正式进入新规阶段。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今年以来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七日年化收益率从年初的2.4%左右下降至2.2%,1月中旬后一直围绕该水平小幅波动;3月底收益率重新恢复至2.4%;进入4月后,收益率已经接近2.5%。

?近来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在产品设计、资产配置等方面呈现出那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新规背景下,商业银行及理财公司在现金管理业务布局领域关注重点是什么?在产品布局、投资配置、获客运营等层面面临那些新的挑战和困难?

?现金管理类产品下一步布局重点在哪里?

?投资者对现金管理类产品的需求倾向上,有什么特点和新的趋势?

跟着普益君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Part

1

近来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在产品设计、资产配置等方面呈现出那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按照银保监会发布的规范通知,现管产品整改对投资者的影响主要在于资金流动性方面:当日申购/赎回的产品必须执行T+1的交易模式,快速赎回额度也限制在了单渠道单款产品1万元。

为了保证产品竞争力,各大理财公司都在采取措施弥补流动性损失。主要措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延长交易时间,部分产品从0时至24时全天均可接受申购。第二、加快资金到账时间,目前已有多家理财公司实现了赎回产品后最快第二个工作日上午资金就能到账。第三、推出组合销售模式,多家理财公司推出了组合产品的业务模式,通过这种业务模式投资者可同时投资于多个现管类产品,相当于增加了快速赎回额度。

由于规范通知对产品投资资产的限制比较严格,资产配置方面尚无明显的新趋势。

Part

2

新规背景下,商业银行及理财公司在现金管理业务布局领域关注重点是什么?在产品布局、投资配置、获客运营等层面面临那些新的挑战和困难?

《现管新规》细化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投资运作约束、认购赎回和销售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统一规范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运作要求。整改后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投资范围和限制基本对标货币基金,投资品种主要为高流动性资产,其信用评级要求更高、资产剩余期限更短、流动性资产比例要求更高、杠杆率更低。同时监管部门对偏离度的管控更严格,产品运作更加规范。目前,多家银行及理财公司对现金管理类产品规则调整的主要方向多为申赎规则和资产估值规则等。其中,申赎规则变动主要影响资金的流动性;估值规则变动主要影响产品的收益率和业绩比较基准等方面;另外,产品的投资范围和比例变动将会影响产品的风险等级和收益表现。

从产品布局的角度来看,全面整改完毕后,现金管理类产品流动性优势削弱,银行理财在监管要求下可能会放弃通过现金管理类产品冲规模的策略,但为了满足投资者低风险高流动性的需求,现金管理类产品仍将是银行需重视的产品类别。

从投资配置的角度来看,新规对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要求与货币基金基本一致,其中涉及“每只现金管理类产品投资于所有主体信用评级低于AAA的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的比例合计不得超过该产品资产净值的10%,其中单一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的比例合计不得超过该产品资产净值的2%”。而这部分债券原本是增厚收益的重要抓手。现金管理类产品在各项监管上与货基趋同,意味着现金管理类产品的配置结构及收益水平也将逐步与货基接近。

从获客运营的角度来看,规范化转型带来资产久期要与产品匹配、资产评级不能过度下沉等一系列要求,对现金管理类产品运营能力带来一定挑战,需要观察后续与货基的竞争情况。调整后,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申赎机制将与货币基金基本一致,投资者将无法进行当日赎回,同时“快赎”上限(依旧可以当天赎回的部分)由5万元调整至1万元。整体来看,赎回规则调整使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流动性有所降低。银行理财机构应不断丰富产品供给,积极研发短期开放式产品,着力降低其净值波动率,增加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替代选择,保持客户良好的投资体验。

Part

3

现金管理类产品下一步布局重点在哪里?

未来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更倾向于配置标准化、短久期资产,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风险低、易申赎、波动小的特点将更加突出。另外,随着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增长受制,其他短期理财产品将受到更多关注,如最小持有期限较短的开放式产品、开放周期较短的定式产品等,其申赎机制的灵活性介于现金管理类、定期开放类之间,能够较好地兼顾收益性与流动性。

Part

4

投资者对现金管理类产品的需求倾向上,有什么特点和新的趋势?

《现管新规》正式实施后,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申购赎回规则有了一些变化,但凭借安全性、流动性和相对收益优势,相比其他类型理财产品仍然有一定优势。从长期来看,虽然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从T+0调整为T+1,申赎规则向货币基金看齐,但是现金管理类产品仍然具备较高的流动性,能够较好的满足部分客户希望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的诉求。在存款利率下行的趋势下,仍然是较好的存款类资产的重要替代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普益标准。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