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责任担当 助力经济恢复——2022年六大行年报分析

2023-05-24 13:33:44 银行家杂志 微信号 

  作者 | 宋效军 李一阳 闫 晗 侯建磊

  2022年,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经营环境,国有六大行在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的同时,延续良好的经营质效和强劲的发展韧性,为金融稳定贡献了坚实有效的大行担当。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国内经济企稳增长的基础尚须巩固,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国有大行须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推进金融供给量质双升,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助力高质量发展。

  行业“头雁”地位持续巩固

  2022年,作为商业银行中坚力量的国有六大行共克时艰,稳步提升资产安全性和经营稳定性,持续巩固行业“头雁”地位,带动银行业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筑牢经济和金融稳定的“护城河”。

  信贷投放力度加大。2022年,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央行持续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国有六大行全面落实国家要求,积极增加信贷投放,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金融支撑。2022年,六大行贷款余额96万亿元,行业占比回升至52.58%(见表1),同比新增10.84万亿元,增幅达12.72%,在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21.31万亿元中占据半壁江山,充分发挥了信贷主力军的作用。

  表1 六大行总贷款在银行业中的占比(%)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银保监会官网

  持续强化风险防控。2022年,国有六大行加码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充分发挥了行业主心骨和金融稳定器的功能。六大行不良率整体仍明显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其中,除邮储银行外,五大行的不良率依旧延续下降趋势并低于疫情前水平。尽管小幅升高,但邮储银行0.84%的不良率仍远优于其余五大行(见图1)。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依旧保持上升态势,明显高于监管要求并全面优于疫情前及同期银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工商银行2022年资本充足率提升至19%以上,稳居全球大行前列。

  数据来源:Wind

  图1 2013-2022年六大行不良率

  盈利趋稳助力风险应对能力提升。2022年,六大行净利润在2021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实现正向增长,利润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与实体经济趋势保持一致(见表2)。利润稳定增长助力增强风险抵御能力,2022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持续得到补充,邮储银行拨备覆盖率虽下降33.1个百分点,但依然高达385.51%(见表3)。

  表2 2022年六大行净利润比较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表3 2022年六大行拨备覆盖率比较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细分领域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2年,国有六大行的经营表现一改疫情前两年的趋同态势,出现了分化趋势。结合六大行数字化转型趋势,基于商业模式画布(见图2),从关键业务、客户连接、渠道通路以及技术支撑四个层面对六大行差异化竞争力进行分析。

  资料来源:网络

  图2 商业模式画布九大模块

  关键业务

  当前商业银行的关键业务包括对公贷款、个人存款、中间业务及不良资产管理。

  对公贷款

  一直以来,国有大行基本以对公信贷见长,对公业务也是其银行业务的“中流砥柱”。2019年之前,六大行都较为重视零售业务转型,去工业化的业务思维导致了对公贷款比重持续下降,2013—2019年,六大行对公信贷普遍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见表4)。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19年后,六大行重新审视对公信贷的价值,通过科技赋能及普惠金融助力对公业务占比回升。

  表4 2013—2022年六大行对公贷款占比(%)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从贷款收益率来看,2017年以来,六大行对公贷款平均收益率持续下降,同时考虑对公贷款不良率及负债成本,对公贷款盈利空间明显收窄(见表5)。尤其是以基建和房地产业务见长的建设银行在2017—2022年间的平均收益率几乎每年都处于六大行后两位,对公贷款价格不具优势,2022年对公贷款盈利空间最低。

  表5 2022年六大行对公贷款盈利空间比较(%)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对公贷款的增量更能反映六大行在信贷投向方面的差异化选择。2019—2022年,六大行的新增贷款普遍投向基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见表6)。其中,工商银行基建新增贷款占比高达50.34%,“因建而生”的建设银行的基建贷款业务优势不足,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量占比反而高达24.41%,印证了其向零售信贷第一大行转型的趋势。

  表6 2019—2022年六大行新增贷款占比(%)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个人存款

  较高的储蓄率被认为是我国能够平稳度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几年中,六大行零售业务发展力度较大,个人存款增长明显。尤其是2022年,消费不振叠加购房意愿低迷和银行理财赎回潮形成了“报复性”存款,六大行个人存款普遍爆发。

  在城市金融服务过度竞争的背景下,县域和乡村对个人存款增长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农业银行长期深耕县域农村经济,获得尾部资金的零售禀赋得天独厚,个人存款业务长期处于行业首位。近年来,建设银行通过代发工资将对公贷款优势转化为带动其个人存款发展的重要抓手。工商银行依靠其雄厚的工商客户优势,复制代发工资业务模式,个人存款规模迅速上升,2022年存款增量跃居行业首位。个人存款高速增长的部分原因可归结为“以价换量”,2017年以来,国有大行个人存款付息率持续攀升(见表7)。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深化,银行的各类平台对存款的存留和聚焦能力将逐步提高,各行将逐步开拓个人存款增长的新模式。

  表7 2017—2022年个人存款平均付息率对比(%)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中间业务

  2022年,在持续减费让利、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及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六大行的理财等相关代理收入大幅减少,导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普遍下降,仅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保持增长(见表8)。

  表8 2022年六大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规模对比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一直以来,六大行对中间业务都高度重视,但缺乏有效提升途径。从收入比重来看,2022年六大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不足15%,明显低于国际水平。即使2022年全球投行业务严重受挫,国际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仍普遍高于40%(见表9),甚至包括相对传统的富国银行(其非利息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54.42%降至2022年的39.08%)。

  表9 2022年国际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从收入分项来看,六大行中间业务结构多元且各有侧重(见表10)。其中,结算和清算业务依赖于贷款业务和账户基础,代理业务依托于渠道,二者容易被分流。本质上,六大行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的经营模式,中间业务发展受到了专业服务能力不足的拖累。六大行大资产大财富管理仍在探索中,理财、基金、信托、托管、投顾类业务应当成为国有大行未来中间业务的发展重点。

  表10 2022年六大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结构比较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不良资产

  2022年,房地产市场波动加剧,银行业不良资产暴露较为集中。虽然对公和个人房地产贷款不良率集体走高,但六大行经受住了风险考验,整体不良贷款率水平相近且保持行业较低水平。其中,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长期在六大行中保持领先地位;工商银行持续提升风险抵补缓冲能力,2022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在六大行乃至全球大行中处于明显优势。此外,建设银行风控能力走在业务发展曲线之前,2022年的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负剪刀差为740.13亿元,多年保持行业最高水平,体现了其严格审慎的风险分类标准。

  客户连接

  客户是所有商业模式的核心,商业银行之争归根到底是客户之争。

  对公客户层面。工商银行对公客户数量长期保持优势,2022年对公客户存量和增量均位居六大行首位。大型企业客户是支撑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各大行大型客户关系相对稳定,争夺性价比较低。中型企业客户是银行负债和中间业务的重要支撑,也是对公业务利润的主要贡献点。以建设银行中间业务为例,中型客户每1亿元贷款可平均派生出31万元中间业务收入,比大企业多7万元,比小微企业多13万元。在普惠金融战略指引下,近几年来,小微企业已成为国有大行的重点发展对象。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凭借普惠金融先行优势,普惠金融贷款客户数量长期处于六大行的前列。

  个人客户层面。各行在个人客户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2022年,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个人客户数量位居六大行的前三位(见表11),个人客户规模增长空间接近上限。目前,各大行逐步从获客转向深度挖掘高净值客户、提升基础客户黏性等留客阶段。2022年,“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私人银行客户及管理资产规模均实现了8%以上增长,其中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增长13.3%,管理资产增长13.0%,明显领先于其他大行。当然,由于消费互联网时代走向尾声,个人客户的生活场景被大量App分割,场景获客可能需要有所整合。如何通过场景、平台与客户建立起金融信任,可能是未来国有大行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表11 2022年六大行个人客户及资产规模比较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渠道通路

  渠道是商业银行与客户进行沟通、接触并传递其价值主张的媒介,形式上主要包括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

  线下渠道

  2022年,六大行物理网点削减的整体趋势未改,且有逐步加速趋势。2022年,六大行网点数量总数减少492个,同比多减326个(见表12)。2022年邮储银行网点数量高达39533个,是交通银行网点的13.5倍,其中自营网点7777个、代理网点31756个,其中邮政集团的代理网点以邮储银行名义提供吸收储蓄存款、结算代理等服务,邮储银行“自营+代理”模式及“邮银协同”形成的渠道优势同业难以复制。

  表12 2022年六大行网点数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数字化转型趋势下物理网点总量收缩的大势难改,但偏远地区对于物理渠道的需求依旧强烈,因此六大行对存量网点进行布局结构调整以及功能优化。一方面,加大城区低效密集网点撤并迁转,拓展城市规划新区和县域网点覆盖等。另一方面,网点服务功能逐渐向综合与特色结合、金融与非金融结合的场景生态服务功能转型升级。未来,线下网点可能会成为社区银行、复杂业务办理点或金融体验店等,六大行应充分利用好传统物理渠道优势。

  线上渠道

  从线上渠道的主要代表手机银行的相关数据看,六大行手机银行用户数均破亿,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MAU)优势明显(见表13)。农业银行在手机银行运营方面表现突出,可能与农业银行整体服务重点在乡村有关。目前,六大行手机银行客户拓展面临瓶颈,尤其在个人客户存量竞争时代,需要构建自身的特色,以吸引外部客户。

  表13 2022年六大行手机银行对比

  注:建设银行手机银行MAU为2022年上半年数据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技术支撑

  技术是连通商业银行业务、客户及渠道的核心资源。六大行金融科技投入虽然连年提升,但资金和人员投入仍大幅低于国际领先银行。高盛等国际领先银行在过去五年间的金融科技投入普遍保持了10%以上的营收占比,而六大行2022年的投入占比普遍仅为3%左右(见表14)。工商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和人员数量长期位居六大行的首位,尤其是2022年科技人员数量已是第二名的建设银行的两倍多。

  表14 2022年六大行金融科技投入对比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经过多年深耕,六大行在金融科技的基础技术、应用创新、信息安全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通过年报可以看出各家银行的侧重点依然有所不同。以金融科技较为领先的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为例,工商银行更侧重于基础设施关键核心领域的技术攻关和安全生产运营,整体更加稳健,而建设银行更侧重于全面云化转型和对内与对外赋能相融并进,整体更加灵活。同时,建设银行还将强大的云计算能力对外输出赋能,已为超过200家金融同业、政府等客户提供科技服务。同业输出的模式使建设银行的金融科技获得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其金融科技子公司也可以提高在市场竞争中“活下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具有持续性。

  锚定需求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需求端来看,近年来实体经济较为关注的房地产、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居民消费、财富管理、百姓养老、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已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六大行对这些关键领域的支持举措与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

  房地产金融:政策支持需求端,银行探索差异化支持模式

  2022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受宏观经济承压、疫情蔓延与微观主体风险事件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处于下行态势,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从六大行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银行受房地产行业影响明显。

  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大幅攀升。受行业整体影响,2022年六大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大幅攀升(见表15)。不良率的上升使银行惜贷情绪明显,表现在“金融十六条”出台前对房地产行业的供给存在明显不足,即使在“金融十六条”出台后,依然存在偏好于国有房企和优质民营房企的结构性供给不足问题。

  表15 2022年六大行房地产业公司类贷款和不良贷款结构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房地产业公司类贷款增幅低于平均增幅。以工、建、中、农四大行为例,2022年四大行公司类贷款平均增幅均在10%以上,但房地产业公司类贷款增幅远低于平均增幅。同时,四大行中仅有中国银行的房地产业公司类贷款在全部公司类贷款中的占比有所上升(从4.38%升至4.42%),工、建、农三家银行占比均有所下降(见表15)。

  个人住房贷款增速较低。2022年六大行个人住房贷款增速仅有邮储银行数据较高,为4.26%,其他五家银行都在2%以内,中国银行甚至出现负增长(见表16)。个人住房贷款数据体现房地产市场需求不足的特征。

  表16 2022年六大行个人住房贷款比较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六大行贯彻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积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总体来看,六大行都积极支持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全面做好“保交楼”配套金融服务及开展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等工作。除此之外,六大行也在探索差异化的房地产行业支持模式。比较典型的如建设银行发起设立全国第一只住房租赁基金(规模为300亿元),用于收购房企自持住宅、商办物业、低成本租赁用地项目等存量资产并改造为租赁住房,助力探索租购并举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普惠金融:小微贷款“量升价降”,科技金融积极破局

  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是稳经济、稳就业的重要基础。2022年,六大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再创新高,增速均在20%以上,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增速甚至在40%左右(见表17);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合计达到8.54万亿元,比六大行向房地产企业投放的贷款总额还高4.7万亿元。在利率方面,六大行全年新发放贷款利率相较2021年大幅下降,平均为4%左右。从总量和价格看,六大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力度非常大。

  表17 2022年六大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比较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六大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时均充分使用数字化手段,以信贷为核心,并逐渐向综合化服务方向前进。如建设银行的“惠懂你”、农业银行的“普惠e站”等不断迭代升级,成为“大银行”服务小企业的新路径。与此同时,建设银行着力打造集信贷、财富、经营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共享和可持续的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生态体系;工商银行也在积极构建小微企业“融资、融智、融商”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近年来,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得到高度重视。六大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助力科创企业发展壮大、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提供支撑。就披露的数据看,六大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速高于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见表18)。六大行支持科创企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构建适合科创企业的评价体系。如建设银行构建“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已覆盖超过60万户科创企业,推动从“重砖头”到“重专利”的根本转变。二是丰富针对科创企业的产品体系。如农业银行积极打造“投、贷、服”一体化的科创企业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推出线上场景、政府增信、投贷联动、公私联动等多类专属产品。三是建立科技金融专业化经营机制。如邮储银行在全国重点区域成立30家科创金融专业机构,为科创企业提供专业、专注的综合服务。

  表18 2022年六大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比较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民生金融:消费、财富、养老共同发力,助力构建健康的家庭资产负债表

  2022年,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国消费市场整体疲软,居民消费支出实际增速略有回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国家积极推进扩大内需发展战略,六大行以满足居民合理消费融资需求、增强客户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银行消费金融在扩内需、促消费、保民生等方面的担当作用。

  具体来看,一是努力减轻居民住房融资成本及交易负担。六大行贯彻落实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降低居民住房融资成本。建设银行还试点探索“带押过户”再交易住房贷款产品,减轻居民住房交易费用负担。二是以“数字化+场景化”的消费贷款模式更好地服务居民的美好生活。六大行积极推进消费金融领域产品创新及场景拓展,推出汽车、装修、旅游、教育、留学等领域消费信贷服务。尽管2022年整体居民消费动能有所放缓,但六大行个人消费贷款增速普遍较高,工、建、农三家银行保持两位数的增幅(见表19)。

  表19 2022年六大行个人贷款比较(不含个人住房贷款)

  注:“其他”项包括信用卡透支,农业银行还包括农户贷款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财富管理是银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手段。但财富管理非常考验银行的投研能力,是国内银行相较于国际投行的最大短板。各家银行都在投研方向发力,如建设银行推动财富管理投研专家、财富顾问和对私客户经理“三支队伍”建设,配置人数增长近14%。2022年,我国债券市场波动导致的理财产品“破净”引发了客户赎回现象,客观上要求银行加强对股市债市的跟踪研判,把握大类资产轮动节奏,“下先手棋、打主动仗”。

  此外,各家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普遍做法是平台化,如建设银行打造覆盖线上线下渠道“一站式”的大财富管理平台;工商银行推出开放式财富管理平台等。比较有特色的是中国银行,其充分发挥全球化优势,推进亚太私行平台建设,创新推出“企业家办公室”服务,持续提升高净值客群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2022年是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元年,六大行积极落实资管新规系列监管政策,加快推进理财业务转型。六大行中,工商银行理财业务规模最大,但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与其他银行相比较低,仅为82.19%(见表20)。六大行基本完成了理财业务转型发展任务,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除工商银行外都在90%以上。

  表20 2022年六大行理财业务比较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2022年,个人养老金政策密集出台,六大行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在个人养老金业务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主要采取的是“平台化+场景化”服务手段,支持“银发经济”发展(见表21)。工商银行积极试点特定养老储蓄、养老理财产品等养老金融产品,打造全品类、货架式的个人养老金产品体系。

  表21 2022年六大行养老金业务比较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绿色金融:积极落实国家政策,体现国有大行责任

  六大行高度重视对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全面把握绿色金融发展机遇。整体上,六大行的绿色贷款增长迅猛。《2022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六大行合计占比高达56.94%,比上年提升5.5个百分点。比较来看,2022年六大行绿色贷款增速均超过30%。其中,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最高达39784.58亿元,增速高达60.38%,远超同业(见表22)。

  表22 2022年六大行绿色贷款比较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六大行创新推出多元化的绿色主题金融产品。例如工商银行发行境内首单人民币碳中和绿色金融债,规模达100亿元。除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外,六大行还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制度体系和推动投融资结构绿色调整,如工商银行印发《中国工商银行投融资绿色指南(试行)》,为投融资业务ESG风险防控提供丰富的操作指南。当然,绿色金融不仅仅代表对资金投放的绿色标准要求,更代表的是一种经营理念。六大行对内已经在逐步推行绿色网点、绿色办公,如工商银行在全行全面开展自身运营碳足迹管理工作,在国内金融同业中首家实现碳足迹数据信息化管理。

  乡村振兴:重视数字化手段,服务“三农”各具特色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对六大行而言是重要的经营责任,也是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之后的又一个竞争洼地。2022年六大行继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其中,农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一骑绝尘”,高达55306亿元,832个脱贫县和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贷款增速均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其余五大行涉农贷款规模虽低于农业银行,但增速均在10%以上(见表23)。

  表23 2022年六大行涉农贷款比较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六大行支持乡村振兴的做法有共同之处也各具特色。共同之处在于高度重视数字化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运用,如工商银行不断推广工银“兴农通”App,推进乡村金融服务触达体系建设。特色之处在于,建设银行通过核心企业和服务平台发挥供应链金融优势,打造“裕农合作”等服务模式,服务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农业银行采用针对细分产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思路,如单独制定白酒、畜牧、屠宰及肉类加工等涉农信贷政策。

  展望未来,审慎中阔步前行

  未来,国有大行应继续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强化大行责任担当,多举措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维护金融稳定,助力高质量发展。

  聚焦实体经济薄弱环节,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六大行的发展战略必须立足于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与国家导向保持高度一致。2023年,提振居民消费是稳增长、扩内需的重中之重,六大行可在消费金融、住房金融、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发力,优化金融供给结构。以消费金融为例,2022年六大行消费金融增量明显,但也存在诱导消费的趋势,需要审慎扩张消费金融总量,调整消费金融结构,以满足客户刚需和改善需求为主,并注重产品的长期回报性。可逐步探索家庭消费金融体系建设,以家庭为单位重新布局大消费金融。综合家庭成员信用资质构建家庭消费信用指标,家庭综合信用符合消费金融门槛,家庭成员即可共享消费金融额度,家庭内部不同年龄结构成员间消费能力可进行转移和分享,以家庭为单位实现不同年龄客群收入和消费能力的平衡。

  居安思危,考虑危机模式下的生存逻辑。新冠疫情以来,各界对于金融风险的担忧始终较为强烈。按通常的危机判别标准,美国实质上处于经济危机中。2023年初,欧美银行的暴雷事件逐步拉开了危机序幕。考虑到近十年监管的严格要求,金融体系风险的爆发演化周期将比上一轮更为持久。在内外环境都较为不利的情况下,六大行虽然保持了净利润增长,但需要居安思危,充分考虑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

  保持战略定力,深化中长期思维。在经济增速承压的背景下,六大行的战略目标应契合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解决内部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等问题。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更要保持战略自信,正确审视自身的优势和特长,防止盲目跟风,避免战略摇摆。要考虑优化内部机构职能和管理路径,探索解决纵向管理与横向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之间的矛盾。要避免过度紧缩信贷,防止金融与经济体系的恶性循环。要解决考核“一刀切”的问题,各层级在任务分解过程中,要考虑区域和机构特色,突出核心指标和重点指标,明确基层机构的发展着力点。要建设求真务实、主动担当的企业文化,推动服务下沉。当然,也要持续跟踪外部形势变化,按阶段进行战略重检。

  深化数字化转型,适应数字经济新特征。六大行首先要做好自身的数字化重构工作。夯实银行的数据基础,不断拓展数据维度,让大数据实现真正的“大”;加强数据治理工作,统一数据标准,持续提升数据质量。深化管理数字化转型,让业务流程、管理控制尽可能实现线上化,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探索开放、共享、协同的柔性组织管理体系,以组织架构的前瞻性调整释放数字化潜力。其次,六大行要积极提供符合数字经济特征的金融服务。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将增加数据价值共创联系,同时银行与企业的联系也会扩大到银行与产业的联系,银行服务更加需要具有全局性。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流动,对应的数据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及时跟进。

  践行金融公平,夯实金融服务的社会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传统金融对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升、生活品质改善具有促进作用,但“嫌贫爱富”的偏好较为明显。普通群众或者社会弱势群体获得的金融发展红利较少。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金融要为大众服务,而不是为“钱”服务。我国未来的金融发展要重点向普通人群倾斜。客观上,普通老百姓(603883)和富人阶层的定价曲线不同,六大行需要在小额金融服务中进一步创新,构建锚定客群长期成长和价格承受能力的金融服务。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教育、旅游、体育、文化等民生领域加大金融服务。在数字金融时代还需要考虑数字公平,要推进智能金融领域的算法治理,不断提高数字化策略的透明性和可解释性,保障居民基本权利。

  做好全球竞争准备,提升金融主权化时代的国际话语权。未来几年,金融领域的博弈会更加激烈。相对于贸易限制、技术打压,资本市场中的金融博弈更加具有隐蔽性和破坏力。美元作为全球货币肆意而为,让其他经济体深受其害,这也成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驱动因素。未来,有可能构成多极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六大行要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在全球资产定价、安全资产供给、国际金融治理等方面积极贡献自身智慧,为国家金融主权争取更大话语空间。

  结语

  2023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的中期节点。过去几年,我国经受住贸易摩擦、新冠疫情、房地产市场波动等多重冲击,宏观利空因素逐渐出尽,恢复经济将是2023年全年工作的重点。对六大行而言,2023年也是重要的业务转型窗口,未来的业务发展有望迈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

  文章刊发于《银行家》杂志2023年第5期「特别关注」栏目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银行家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