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5月全市场共新发了2491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70款,其中354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8%;2137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1%。
2023年5月理财公司新发994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24款,占全市场理财产品发行量的39.90%。
2023年5月全市场共有6896款理财产品在售,环比增加80款,其中3369款为理财公司产品,占比48.85%。
截至2023年5月末,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共34748款,环比增加660款,其中12399款为开放式产品,22349款为封闭式产品。从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最多,共有31308款,环比增加673款。
截至2023年5月末,理财公司存续理财产品15601款,环比增加409款,占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的44.90%。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40%,环比下跌1.02个百分点。
2023年5月全市场共有4298款理财产品到期,环比增加159款,其中2611款为开放式产品,1687款为封闭式产品。从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最多,共有4015款,环比增加155款。
2023年5月理财公司共有2046款理财产品到期,环比增加78款,占全市场到期理财产品的47.60%。理财公司到期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兑付收益率(年化)为3.01%,环比上涨0.02个百分点,落后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0.43个百分点。
理财产品新发市场相对稳定,2023年2月以来,除3月新发环比涨幅较高外,其余月份新发数量基本稳定在2400款左右。理财产品区间收益有所下降,由于前期收益率上涨幅度较大,近1个月收益率环比整体有所下降。
▼
统计说明:
为适应银行理财市场全面净值化转型的新发展阶段,除另有说明外,本报告所有统计结果均不包含非净值型产品、结构性产品以及外币产品。
按产品登记编码统计产品数量。开放式产品在统计期内存在多个符合统计条件的子周期时,仅被统计一次;分份额产品在统计期内存在多个符合统计条件的子份额时,仅被统计一次。
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和平均收益率均为算术平均值。计算平均业绩比较基准时,仅对单一数值型或区间数值型的业绩比较基准作算术平均;计算平均收益率时,未具体区分各机构披露的净值数据是否已扣除超额报酬或浮动管理费;为贴合市场真实情况,开放式产品在统计期内存在多个符合统计条件的子周期时,符合条件的各子周期数据均参与计算;分份额产品在统计期内存在多个符合统计条件的子份额时,符合条件的各子份额数据均参与计算。
此外,统计结果与往期报告差异系后期补充产品数据或调整统计口径所致,请以最新日期报告为准。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存在误差,仅供参考。
一、理财产品新发情况
(一)新发理财产品简况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5月全市场共新发了2491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70款,其中354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8%,环比上涨0.13个百分点;2137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1%,环比下跌0.03个百分点。
2023年5月理财公司新发994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24款,占全市场理财产品发行量的39.90%,其中274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8%,环比上涨0.20个百分点;720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57%,环比下跌0.03个百分点。
(二)开放式理财产品新发情况
1、全市场视野
2023年5月全市场共新发开放式理财产品354款,环比增加32款,在当月全市场新发理财产品中占比14.21%,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8%,环比上涨0.13个百分点。
从机构类型来看,理财公司发行数量最多,共发行了274款,占比达77.40%。此外,城商行的发行数量也占有较大比重。业绩比较基准方面,农村金融机构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3.71%,环比上涨0.07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36%,环比下跌0.16个百分点。
从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最多,共有325款,环比增加30款;混合类产品次之,共有23款,环比增加8款;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6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7.49%,环比上涨2.62个百分点;固收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59%,环比上涨0.10个百分点。
从风险等级来看,R2级产品最多,共有230款,环比增加24款;R1级产品次之,共有79款,环比增加2款;R3级、R4级、R5级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44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R5级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7.49%,环比上涨2.62个百分点;R1级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2.61%,环比上涨0.02个百分点。
2、理财公司视野
2023年5月理财公司共新发开放式理财产品274款,环比增加38款,在当月全市场新发开放式理财产品中占比77.40%,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8%,环比上涨0.20个百分点。
从控股股东类型来看,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数量最多,共发行了179款,占比达65.33%。此外,城商行理财子公司的发行数量也占有较大比重。业绩比较基准方面,合资理财公司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4.50%;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29%,环比上涨0.48个百分点。
从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最多,共有256款,环比增加37款;混合类产品次之,共有16款,环比增加3款;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权益类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2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7.49%,环比上涨2.62个百分点;固收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57%,环比上涨0.16个百分点。
从风险等级来看,R2级产品最多,共有164款,环比增加29款;R1级产品次之,共有76款,环比减少1款;R3级、R5级、R4级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33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R5级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7.49%,环比上涨2.62个百分点;R1级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2.71%,环比上涨0.13个百分点。
(三)封闭式理财产品新发情况
1、全市场视野
2023年5月全市场共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2137款,环比增加38款,在当月全市场新发理财产品中占比85.79%,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1%,环比下跌0.03个百分点。
从机构类型来看,农村金融机构发行数量最多,共发行了806款,占比达37.72%。此外,理财公司的发行数量也占有较大比重。业绩比较基准方面,股份制银行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3.93%,环比上涨0.27个百分点;外资行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00%,环比持平。
从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最多,共有2117款,环比增加46款;混合类产品次之,共有15款,环比减少8款;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5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权益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4.79%,环比上涨0.25个百分点;固收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61%,环比下跌0.03个百分点。
从风险等级来看,R2级产品最多,共有1911款,环比增加53款;R3级产品次之,共有160款,环比增加2款;R1级、R4级、R5级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66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R4级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4.85%,环比上涨0.60个百分点;R1级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2.74%,环比下跌0.02个百分点。
从产品期限来看,6-12个月(含)期限产品最多,共有916款,环比增加83款;1-3年(含)期限产品次之,共有759款,环比减少9款;其余期限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462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3年以上期限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4.50%,环比下跌0.21个百分点;3-6个月(含)期限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27%,环比持平。
2、理财公司视野
2023年5月理财公司共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720款,环比减少14款,在当月全市场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中占比33.69%,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57%,环比下跌0.03个百分点。
从控股股东类型来看,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数量最多,共发行了302款,占比达41.94%。此外,城商行理财子公司的发行数量也占有较大比重。业绩比较基准方面,城商行理财子公司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3.86%,环比下跌0.13个百分点;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28%,环比下跌0.09个百分点。
从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最多,共有707款,环比减少13款;混合类产品次之,共有8款,环比减少1款;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5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权益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4.79%,环比上涨0.25个百分点;固收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56%,环比下跌0.03个百分点。
从风险等级来看,R2级产品最多,共有567款,环比减少10款;R3级产品次之,共有102款,环比增加8款;R1级、R5级、R4级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51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R4级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4.85%,环比上涨0.60个百分点;R1级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2.74%,环比下跌0.02个百分点。
从产品期限来看,1-3年(含)期限产品最多,共有389款,环比增加21款;6-12个月(含)期限产品次之,共有195款,环比增加8款;其余期限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136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3年以上期限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4.43%,环比下跌0.32个百分点;3-6个月(含)期限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2.94%,环比下跌0.03个百分点。
二、理财产品在售情况
(一)在售理财产品简况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5月全市场共有6896款理财产品在售,环比增加80款,其中4291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56%,环比持平;2605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2%,环比下跌0.03个百分点。
2023年5月理财公司有3369款理财产品在售,环比增加48款,占全市场理财产品在售量的48.85%,其中2480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0%,环比下跌0.01个百分点;889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57%,环比下跌0.03个百分点。
(二)开放式理财产品在售情况
1、全市场视野
2023年5月全市场共有4291款开放式理财产品在售,环比增加60款,在当月全市场在售理财产品中占比62.22%,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56%,环比持平。
从机构类型来看,理财公司在售数量最多,共有2480款,占比达57.80%。此外,城商行的在售数量也占有较大比重。业绩比较基准方面,理财公司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3.60%,环比下跌0.01个百分点;国有银行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2.33%,环比持平。
从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最多,共有3342款,环比增加68款;混合类产品次之,共有402款,环比减少1款;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71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7.48%,环比上涨2.61个百分点;固收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48%,环比下跌0.01个百分点。
从风险等级来看,R2级产品最多,共有2535款,环比增加46款;R3级产品次之,共有990款,环比减少3款;R1级、R4级、R5级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767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R4级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5.98%,环比上涨0.05个百分点;R1级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2.69%,环比上涨0.02个百分点。
2、理财公司视野
2023年5月理财公司共有2480款开放式理财产品在售,环比增加61款,在当月全市场在售开放式理财产品中占比57.80%,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0%,环比下跌0.01个百分点。
从控股股东类型来看,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售数量最多,共有1189款,占比达47.94%。此外,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在售数量也占有较大比重。业绩比较基准方面,合资理财公司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3.85%,环比上涨0.19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52%,环比上涨0.05个百分点。
从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最多,共有2134款,环比增加74款;混合类产品次之,共有332款,环比减少9款;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14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7.48%,环比上涨2.61个百分点;固收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49%,环比下跌0.01个百分点。
从风险等级来看,R2级产品最多,共有1446款,环比增加59款;R3级产品次之,共有642款,环比减少16款;R1级、R4级、R5级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393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R5级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7.48%,环比上涨2.61个百分点;R1级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2.61%,环比上涨0.01个百分点。
(三)封闭式理财产品在售情况
1、全市场视野
2023年5月全市场共有2605款封闭式理财产品在售,环比增加20款,在当月全市场在售理财产品中占比37.78%,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2%,环比下跌0.03个百分点。
从机构类型来看,农村金融机构在售数量最多,共有964款,占比达37.01%。此外,理财公司的在售数量也占有较大比重。业绩比较基准方面,股份制银行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3.86%,环比上涨0.07个百分点;外资行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00%,环比持平。
从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最多,共有2576款,环比增加27款;混合类产品次之,共有22款,环比减少6款;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7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权益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4.79%,环比上涨0.01个百分点;固收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61%,环比下跌0.02个百分点。
从风险等级来看,R2级产品最多,共有2323款,环比增加36款;R3级产品次之,共有196款,环比增加1款;R1级、R5级、R4级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85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R4级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4.85%,环比下跌0.15个百分点;R1级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2.76%,环比下跌0.01个百分点。
从产品期限来看,6-12个月(含)期限产品最多,共有1077款,环比增加70款;1-3年(含)期限产品次之,共有956款,环比减少5款;其余期限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572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3年以上期限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4.53%,环比下跌0.22个百分点;3-6个月(含)期限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27%,环比上涨0.01个百分点。
2、理财公司视野
2023年5月理财公司共有889款封闭式理财产品在售,环比减少13款,在当月全市场在售封闭式理财产品中占比34.13%,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57%,环比下跌0.03个百分点。
从控股股东类型来看,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售数量最多,共有360款,占比达40.49%。此外,城商行理财子公司的在售数量也占有较大比重。业绩比较基准方面,城商行理财子公司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3.87%,环比下跌0.13个百分点;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31%,环比下跌0.07个百分点。
从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最多,共有870款,环比减少15款;混合类产品次之,共有12款,环比增加2款;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7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权益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4.79%,环比上涨0.25个百分点;固收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56%,环比下跌0.03个百分点。
从风险等级来看,R2级产品最多,共有698款,环比减少3款;R3级产品次之,共有125款,环比增加4款;R1级、R5级、R4级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65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R4级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4.85%,环比上涨0.60个百分点;R1级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2.75%,环比下跌0.02个百分点。
从产品期限来看,1-3年(含)期限产品最多,共有481款,环比增加34款;6-12个月(含)期限产品次之,共有234款,环比增加6款;其余期限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174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3年以上期限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4.48%,环比下跌0.31个百分点;3-6个月(含)期限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2.95%,环比下跌0.02个百分点。
三、理财产品存续情况
(一)存续理财产品简况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末,全市场共存续理财产品34748款,环比增加660款,其中12399款为开放式产品,环比增加161款,占比35.68%;22349款为封闭式产品,环比增加499款,占比64.32%。
从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最多,共有31308款,环比增加673款;混合类产品次之,共有2280款,环比减少19款;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453款。
上述31308款存续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中,现金管理类产品有465款,环比增加24款;开放式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有9950款,环比增加119款;封闭式产品有20894款,环比增加530款。
截至2023年5月末,理财公司共存续理财产品15601款,环比增加409款,占全市场理财产品存续量的44.90%,其中6661款为开放式产品,环比增加126款;8940款为封闭式产品,环比增加283款。
从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最多,共有13587款,环比增加416款;混合类产品次之,共有1738款,环比减少10款;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276款。
上述13587款存续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中,现金管理类产品有338款,环比增加24款;开放式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有5388款,环比增加91款;封闭式产品有7862款,环比增加301款。
(二)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管)区间收益表现
1、全市场视野
截至2023年5月末,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68%,环比下跌0.86个百分点;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4.16%,环比下跌0.28个百分点;近6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85%,环比上涨0.85个百分点;近1年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63%,环比下跌0.09个百分点;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19%,环比上涨0.08个百分点。
2、理财公司视野
截至2023年5月末,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40%,环比下跌1.02个百分点;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91%,环比下跌0.37个百分点;近6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70%,环比上涨0.90个百分点;近1年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41%,环比下跌0.09个百分点;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02%,环比上涨0.09个百分点。
(三)存续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区间收益表现
1、全市场视野
截至2023年5月末,全市场存续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近7日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30%,环比下跌0.09个百分点;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34%,环比下跌0.03个百分点;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31%,环比上涨0.03个百分点;近6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23%,环比上涨0.02个百分点;近1年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32%,环比下跌0.02个百分点;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48%,环比下跌0.09个百分点。
2、理财公司视野
截至2023年5月末,理财公司存续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近7日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30%,环比下跌0.11个百分点;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35%,环比下跌0.04个百分点;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31%,环比上涨0.03个百分点;近6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23%,环比上涨0.02个百分点;近1年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31%,环比下跌0.02个百分点;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43%,环比下跌0.10个百分点。
(四)存续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区间收益表现
1、全市场视野
截至2023年5月末,全市场存续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4.49%,环比下跌1.38个百分点;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5.47%,环比下跌0.70个百分点;近6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56%,环比上涨1.04个百分点;近1年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33%,环比下跌0.08个百分点;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86%,环比上涨0.16个百分点。
2、理财公司视野
截至2023年5月末,理财公司存续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58%,环比下跌1.74个百分点;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4.60%,环比下跌0.98个百分点;近6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21%,环比上涨0.96个百分点;近1年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04%,环比下跌0.16个百分点;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24%,环比上涨0.14个百分点。
四、理财产品到期情况
(一)到期理财产品简况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5月全市场共有4298款理财产品到期,环比增加159款,其中2611款为开放式产品,环比增加112款,占比60.75%;1687款为封闭式产品,环比增加47款,占比39.25%。
从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最多,共有4015款,环比增加155款;混合类产品次之,共有268款,环比增加4款;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13款。
上述4015款到期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开放式产品有2386款,环比增加116款;封闭式产品有1629款,环比增加39款。
2023年5月理财公司共有2046款理财产品到期,环比增加78款,占全市场理财产品到期量的47.60%,其中1590款为开放式产品,环比增加58款;456款为封闭式产品,环比增加20款。
从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最多,共有1817款,环比增加89款;混合类产品次之,共有220款,环比减少10款;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9款。
上述1817款到期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开放式产品有1395款,环比增加70款;封闭式产品有422款,环比增加19款。
(二)到期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兑付收益表现
1、全市场视野
2023年5月全市场到期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兑付收益率(年化)为3.20%,环比上涨0.07个百分点,落后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0.24个百分点。
2、理财公司视野
2023年5月理财公司到期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兑付收益率(年化)为3.01%,环比上涨0.02个百分点,落后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0.43个百分点。
(三)到期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兑付收益表现
1、全市场视野
2023年5月全市场到期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兑付收益率(年化)为3.62%,环比上涨0.02个百分点,落后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0.21个百分点。
2、理财公司视野
2023年5月理财公司到期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兑付收益率(年化)为3.27%,环比下跌0.08个百分点,落后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0.55个百分点。
五、本期亮点梳理
理财产品新发市场相对稳定。2023年5月全市场共新发了2491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70款,其中理财公司新发994款理财产品,环比仅增加24款。2023年2月以来,除3月新发环比涨幅较高外,其余月份新发数量基本稳定在2400款左右。
理财产品区间收益有所下降。截至2023年5月末,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管)、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68%、4.49%,环比分别下跌0.86个百分点、1.38个百分点。由于前期收益率上涨幅度较大,近1个月收益率环比整体有所下降。
存款与理财间的“跷跷板”效应显现。自5月15日起,多家银行下调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利率,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存款“搬家”现象,部分存款流回理财市场,存款与理财间的“跷跷板”效应显现。长期而言,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合理分配资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普益标准。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