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金融系副主任赵颖岚:数字普惠金融为居民家庭财富增长带来新的可能
2023-06-20 12:04:15
普益标准 微信号
6月16日,由普益标准主办的“慧聚资管动力 智启财富篇章——2023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大会暨第三届‘金誉奖’颁奖典礼”在蓉成功举行。

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家庭财富”主题发言中,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金融系副主任赵颖表示,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相结合的产物,为推动居民家庭财富增长带来了新的可能。

以下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金融系副主任赵颖岚的发言实录(由普益标准根据嘉宾发言实录整理,并经嘉宾确认):
数字普惠金融以数字技术为媒介,能够提高居民获得参与经济活动所需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并且在拓宽金融服务范围、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居民就业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此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能够有效降低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和门槛,提升传统金融难以触及的长尾群体的金融可得性,有助于中低收入者实现资产优化配置,促进家庭资产配置结构优化,拓宽居民家庭财富增长渠道。
“以前去银行买理财产品,起点就是5万,10万,现在在网上APP操作1块钱都可以投资,金融服务门槛大幅度降低,从而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这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赵颖岚表示。
赵颖岚指出,我国居民在配置家庭资产的时候倾向选择非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上的配置比重比较低,至于数字普惠金融该如何助力居民家庭财富提升,主要有三个途径。第一是降低借款人对抵押品的要求;第二是具有便利性的快捷性;第三是突破物理和地理的局限,增加金融资源的可达性。
“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富影响是倒U型,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居民家庭财富差距变大,但是到了一定阶段之后,数字普惠金融继续发展,它就会降低居民家庭财富差距。理论上来说,数字普惠金融的建设,对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要求。例如5G、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在发达地区做的很好,但是落后地区要差很多。从长远来看,随着农村地区金融设施和金融知识普及,中低收入者也能够使用到数字技术,普惠金融发展会降低居民财富差距。”赵颖岚说道。
据赵颖岚介绍,数字普惠金融还可以帮助家庭匹配金融投资策略。例如给风险偏好低的家庭匹配存款,匹配稳定的保本的理财产品,风险高的匹配基金、股票,这样能够使真正的金融产品和投资者更好匹配起来,从而提高投资效率。
总体而言,赵颖岚建议,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居民财富,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提高农村地区的数字建设水平、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二是建立金融体系,发展特色数字普惠金融;三是金融机构进一步挖掘数字金融业务潜力,缓解居民家庭创业的融资约束;四是提升居民金融素养,提高居民使用数字普惠金融的能力和意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普益标准。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