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之潜

2023-08-30 20:43:33 看懂经济 微信号

韧性,是发展的持续性。潜力,是发展的可能性。

今天,面对中国银行(601988)业和其所处的中国经济,各种质疑声音一直不断,外有投行高盛小作文构陷做空,内有国内怀疑论者惊弓之鸟。

回答这一切,只能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2023年8月29日,中国农业银行发布了一份充满“潜力”的半年报。数据显示,农行上半年净利润1338亿元,增速3.9%,营业收入3658亿元,增速0.8%,手续费净收入507亿元,增速2.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为11.43%。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内普遍反映有效贷款需求不足的当下,2023年上半年,农行人民币实体贷款新增2.17万亿元,增速12.0%,增量、增速均居同业首位,展现出了巨大发展潜力。

这一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2021年农行年度报告中,董事长谷澍首次提到了农行要确立两个定位,一是要做“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二是要做“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银行”。农行横跨城乡、服务乡村和实体经济的双重定位,让今日农业银行之资产结构,最大程度的镜像了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

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出了权威定调:“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同样的,在农行的财报中,我们也能看到服务乡村振兴、支持实体经济、扩内需促消费等领域金融服务需求的显著提升。因此,农行的韧性,来源于中国经济的韧性,农行的潜力,植根于中国经济的潜力。

下面,我们不妨从财报和农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从微观上一探农行潜力之源。

乡村振兴之潜

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

7月底,农业农村部传来了夏粮产量信息,夏粮总产量2923亿斤,全国早稻总产量增长0.8%。

是的,在国际环境风高浪急、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今天,中国式现代化能走得多远,既取决于城市的发展好不好,也取决于乡村振兴的根基牢不牢。

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覆盖,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一座座村庄在产业链上纵向延伸,在功能上横向拓展,加速融入城乡经济循环,释放出乘数效益。

实体和金融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无论是贷款需求还是理财需求,乡村振兴所激发出的金融需求都在同步上升,农行乡村振兴领域的潜力也正在逐渐释放。

作为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农业银行有1.26万个县域网点,19.8万个“惠农通”服务点,覆盖了94%的乡镇。这种独有的城乡联动优势,已经并将持续受益于整个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过程。

此外,近几年农业银行持续致力于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在大数据应用、线上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金融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为长期稳健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

在业绩发布会上,农行副行长刘洪用“三个万亿”概括农行在县域金融取得的成绩:

“第一个万亿”是,农行今年上半年县域贷款增加1万亿元,余额突破8万亿元,达到8.3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9%,高于全行3.65个百分点,县域贷款在全行占比38.3%,比上年末提升1.2个百分点。

“第二个万亿”是,农户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613亿元,较年初增长33.5%,高于全行23.2个百分点;服务农户达到588万户。

“第三个万亿”是,在县域地区为老百姓(603883)提供各类金融产品,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其中,县域存款新增1.2万亿元,余额达到12万亿元,这也为服务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另外,积极发展县域地区及乡村振兴主题的理财、保险、基金等业务,为县域客户的财富增长提供支撑。

刘洪表示,农行始终把增加县域农村金融供给放在第一位,农行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主体业务,不断推动“三农”县域业务高质量发展。

发展县域贷款,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和其他种类贷款相比,县域贷款的净息差较高,不良率也低,这个市场是很多银行竞逐的新蓝海。

所以,农行行长付万军在回答瑞银分析师有关净息差提问时也特别提到,将进一步加大县域、农户、普惠领域的信贷投放。伴随着乡村振兴的大幕徐徐拉开,农行乡村振兴发力曲线才刚刚拉起。

服务实体之潜

客观的说,中国经济确实面临困难,但是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构成了中国经济 “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动力。

今天,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中国向全球提供50%的风电设备、80%的光伏组件设备......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体现在了信贷需求上。

银行业者集体寻找突围方向的今天,大家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聚焦到了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所释放出的潜力上。

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农行行长付万军坦承,需求的表现在不同的行业之间也不同。房地产以及相关的产业,还有一些部分出口领域的需求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像县域“三农”、新能源、电动汽车、科创金融、绿色金融、绿色低碳领域的这些信贷的需求依然旺盛,仍需要及时去发现和提供金融供给,农行下一步将加大对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力度。

盘点上半年,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银行,农行在加大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依旧强劲,制造业贷款余额2.91万亿元,新增6120亿元,增速26.6%,中长期制造业贷款增速45%,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1.8万亿元,增速超40%,与近七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农行科创企业信贷客户超过5万户,贷款余额超过1.5万亿元,增速超过20%。

值得注意的是,从增量上看,制造业贷款增量、增速,中长期贷款增速均领先同业,这就是农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潜力所在。

在业绩发布会上,农行副行长刘加旺表示,下一阶段,农行将围绕“七新”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在新客群、新架构、新生态、新政策、新产品、新创投、新保障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科创企业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和可获得性,努力实现农行科创金融服务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零售业务之潜

水大鱼大。

今天,农行的个人金融客户超过了8.6亿,居同业首位。这意味着每一百个中国人中,就有61个人使用农行的服务。庞大的客户基数,代表着农行发展零售业务巨大的潜力。

截止6月末,农行个人客户金融资产总量达到19.6万亿元,上半年个人储蓄存款增加1.5万亿,个人零售贷款余额超过 7.97 万亿元,贷款增量 4320 亿元,同比多增 658 亿元,增幅 5.7%。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行零售信贷增量已经连续三年领先市场。增量份额在可比同业中占比达到 35.7%,住房按揭、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类贷款、信用卡业务等都实现了“领涨同业”。

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在整体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的今天,农行能做到零售贷款余额增量,在可比同业中占比达35.7%,这足以说明农行庞大的用户基数对于农行发展零售业务上的优势和潜力。

主管零售的农行副行长林立,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农行将坚持“个贷优先发展”定位,聚焦“住房按揭、生活消费、普惠经营”三大领域,在城市、乡村两大市场齐头并进,借助完善的金融渠道和专业人才队伍,加强主动营销和场景营销,零售信贷服务能力和综合贡献进一步增强。

发掘零售业务的潜力,也与农行数字化转型的功效密不可分。

最新数据显示,农业银行手机银行月活用户数1.93亿,位列大型银行之首。实际上,早在2021年3月农行MAU上升到1.2亿户,正式跻身同业第一。到现在,已经连续26个月保持同业手机银行月活用户数第一,这个数据不仅被同业交流数据所佐证,也被艾瑞、QuestMobile等第三方咨询机构数据所证实。

在手机银行整体框架下,农行推出手机银行“乡村版”以及“乡村振兴频道”,既满足了城市居民享受乡村服务的需要,又紧扣县域用户的日常需求,实现了区域性、差异化服务供给。目前乡村版月活用户已经高达3000万,等同于一个中小股份制银行的MAU。

农行手机银行MAU领跑的事实,反映出农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领先做法和持续努力,也反映出农行对数字化转型的独到理解和探索,这些都是属于农行自身的发展潜力。

今天的农行,不仅有庞大的线下网点优势,其手机银行APP也织就了一张服务零售客户的网。

在线上,结合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数字经营,打好“数据+场景”组合拳,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丰富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做到“让客户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提升信贷可得性、便利性。重点打造“个人e贷”和“惠农e贷”两条线上零售信贷产品线,截止6月末,“个人e贷”余额14470亿元,增幅21%;“惠农e贷”余额10172亿元,增幅36%。同时,创新推出“商户e贷”“房抵e贷”等拳头产品,“商户e贷”推出2个月就投放近300亿元,得到市场和客户的好评。

在线下,借助农行雄厚的网点优势,在全国2万多个网点全面铺开零售信贷业务,在分支机构成立1.8万支“乡村振兴服务先锋队”,围绕消费者“衣食住行学”和生产经营等民生需求,走进企业社区、走进专业市场、走进田间地头,为客户送上专业性普惠金融服务。主题教育以来,通过调研检视,不断优化制度流程,实现了线下贷款“最多只来1次网点”,客户体验大幅提升。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家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一系列促消费、扩内需政策的落地,农行零售业务的潜力将借助于产品和渠道的创新而逐步释放。

资本集约之潜

7月4日,美国投行高盛发布了一篇研究报告,把包括农行在内的中国主流商业银行都降到“卖出”评级。

有意思的是,年初以来,硅谷银行、标志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等,上演多米诺骨牌式破产。而高盛自身偏重于被美联储列为较高风险的交易业务,其资本水平下降幅度最大,高盛彼时下调了非常稳健的中国银行股的评级,不免让人疑窦丛生。

熟悉银行的人都知道,资本一方面代表着银行对资产损失抵补能力,另一方面也表征其扩张的潜力,资本规模的天花板,就是银行潜力的天花板。

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

农行以3799亿美元一级资本总额,位列《银行家》2023年度全球银行1000强第3名。上半年,农行成功发行700亿元二级资本债,资本充足率提升0.32个百分点,农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达到16.25%。就在一周之前的8月24日,农行又成功发行了400亿元永续债,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了0.18个百分点。

其实,除了资本补充之外,农行更重视通过优化资产总量和结构安排和内源资本补充,来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上半年,农行资本消耗较低的个人贷款增量和增速继续保持同业领先,同时农行加大对国债等低风险权重业务的配比,有效拉动资产风险度较年初下降1.4个百分点,目前为57.2%。另外,农行上半年实现的净利润1338亿元,除用于股利分配外,全部用于补充夯实资本实力。

当前,农行资本管理目标是保持“合规、合理、合适”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合规就是满足监管要求。合理就是树立资本集约式发展理念,提升资本的使用效率。合适就是以满足银行的长期发展和抵御风险能力为评价标准,不盲目追求过高的资本充足率水平。

农行董秘韩国强表示,农行将结合业务发展特别是服务实体经济需要,在内源资本补充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监管达标要求和资本工具到期等因素,科学确定各类资本工具发行计划,平衡好达标约束与成本效率之间的关系。

另外,对于目前市场上,有一些通过“线性外推”及“简单假设模型”等方式机械理解利润增速、资本充足率等因素对分红率影响的观点,韩国强也提醒投资者特别甄别。在他看来,从农行来讲,未来分红率具有长期稳定的基础,分红水平仍将保持稳定。

首先,从利润角度看,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主要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以及向股东分红,并通过资本的杠杆作用再次作用服务于实体经济。短期看,当前利润增速有所放缓,但是未来随着经济复苏向好和支持政策陆续落地,盈利前景仍然乐观。同时农行当前拨备余额达8969亿元,有着扎实的财务基础。

另外,从资本角度看,农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目前为10.4%,未来弹性空间也较大。一方面,随着资本新规实施,预计农行风险加权资产会降低,这有助于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另一方面,当前农行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比率为57.2%,该指标仍有优化空间,这也有助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稳定和提升。

韩国强表示,据统计,上市之后十几年来,农行股票综合回报的年化水平达到了6.38%。已累计现金分红7665亿元,是IPO募集资金1504亿元的5倍。如果按2022年度分红派息计算,A、H股股息率分别达到7.6%和9.1%,投资回报水平在持续提高,明显超过同期国债和理财产品的收益。自上市至今,农行分红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

7800亿元!

就在昨天,农行行长付万军还透露了一个关键数字。上半年农行已审批未放款储备项目的金额,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800亿元。在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的今天,这个成绩难能可贵。

这,就是潜力的体现。

相信在上述四个方面挖潜之后,诸位对农行的潜力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

总结一下,农行潜力来源于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来自于其“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的两个战略定位。农行横跨城乡的布局优势和资产摆布,赋予了其最大规模的零售客户群,使其金融资产能最大程度上镜像了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又让农行在线下庞大的网点之上,拥有了线上数字化经营平台的加持。

这就是我们眼中农行的潜力。

你get了么?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传播星球APP

将“看懂经济”设为星标,

精彩内容,抢先知道!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懂经济。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晓波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